理论教育 年轻一代的选择与态度:悉心面对命运

年轻一代的选择与态度:悉心面对命运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死于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这句话,仿佛黑夜中的一道闪电,深深地印在作为观众的笔者心里。三次调查都面向年轻人。一直以来,很少人知道,中国这一代年轻人的“水”有多深。认真读着报告中各种各样的数字,“死于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那句话又在笔者脑海里跳了出来。这就叫作“漫不经心”。这一届年轻人,似乎既浪漫又慵懒,既清醒又迷糊。

年轻一代的选择与态度:悉心面对命运

既浪漫又慵懒,既清醒又迷糊。大概是因为,现实的残酷尚未充分清晰地展现在面前。

如果评选过去10多年里中国最重要的电视剧,2009年开播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必在榜单之列。它的主题是战争,然而,正如影评家们所说,这场战争超越了民族恩怨,不仅是国与国之间的对话,更是战争与历史、历史与人性、人性与命运的对话。

剧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初遇“团长”。一队中国士兵刚刚在缅甸降落却因坠机而困窘异常,为了激励士兵去救援被困机场的英军盟友,“团长”龙文章仰望苍天,对并未信服自己的士兵们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英国士兵“死于狭隘和傲慢”,中国士兵“死于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

“死于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这句话,仿佛黑夜中的一道闪电,深深地印在作为观众的笔者心里。在此后的诸多生活场景中,这句话总是跳出来。

2018年、2019年,富达国际与蚂蚁财富各完成了一次《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2020年,富达国际与支付宝共同完成《后疫情时代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

三次调查都面向年轻人。2018年的调查以“中国年轻一代的养老储备现状”为主题,覆盖了28440位蚂蚁财富用户,75%受访者为18~34岁的年轻一代;2019年的调查覆盖面扩大,有50050名蚂蚁财富用户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调研,73%的受访者仍是18~34岁的年轻一代;2020年的调查覆盖了支付宝平台上61189名用户,其中49%为18~34岁,16%为35~39岁。

一直以来,很少人知道,中国这一代年轻人的“水”有多深。因为,信息时代下的他们,生活具备圈层化的特点,似乎每个群体都生活在各自的“信息茧房”中,彼此不了解,穿透圈层并不容易。连续3年的调查,算是一次小小的探查,而且,调研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我们先看2018年的调查结果:

大部分调查对象期望及早退休,这一期待的平均值为57.6岁。很少有人认为自己65岁以后还会继续工作——持有这个想法的年轻一代只占9%。

他们似乎对全球包括中国正在延迟退休的趋势缺乏明确的感知,以至于当韩国人80岁还在街头拼命工作的文章出现在朋友圈时,使立即被刷屏。

大多数调查对象还相信,他们将会拥有舒适的老年生活。年轻人认为,为此,他们需要163万元。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仅有不到1/3的人表示,他们在选择养老储蓄产品时注重长期回报。即便年轻一代每人每月将21%的收入(1339元)存下来用于养老,他们也需要接近60年才能达成他们认为所需的养老储蓄目标。

54%的调查对象承认,并未开始为养老而储蓄。这其中,38%的人说,还没有考虑过这件事情。

认真读着报告中各种各样的数字,“死于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那句话又在笔者脑海里跳了出来。什么叫作“漫不经心”?这就叫作“漫不经心”。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们虽然对自己未来的晚年生活充满“迷之自信”,在另外一个问题上却特别清醒:只有5%的人认为,他们的晚年会得到子女的支持。这是与上一世代普遍性的“养儿防老”完全不同的认知。

这一届年轻人,似乎既浪漫又慵懒,既清醒又迷糊。大概是因为,现实的残酷尚未充分清晰地展现在面前。

不过,从历史的眼光看,不做分析地指责年轻一代不未雨绸缪为养老做准备,未免有一些“何不食肉糜”的味道。

新世纪之前,我国自1949年以后出现过三次生育高峰,分别是1950~1956年、1963~1973年、1986~1990年。其中1986~1990年出生的人数约为1.2亿,这部分人目前处在30~35岁。

认真看看现在年轻人真实的生存状态,也许会多一些感同身受。

在我们所访问的人群中,有这样一位在上海工作的普通年轻人。从一所财经大学毕业后到上海找工作时,他身上只有3000多元。

他的第一站,是嘉定区丰庄附近的一家无证小青旅,住六人间,包水电网费,租金是每月700元。“和我一起常住的,有四处串场子折腾B-box的北京小哥,有备考公务员的四川老兄,有KTV的服务生,还有一个做游戏代练的阿宅。”这帮年轻人都没钱,所以,虽然关系不错,一起吃饭的时候,谁也不常请客。考公务员的四川兄弟快没钱了,吃了将近1个月的西红柿青菜挂面,还是不行,就跑去和老板娘商量,能不能晚上睡客厅沙发、平时帮忙打扫卫生减房费。老板娘心一软,答应一个月300元,才让他勉强撑过那段日子。

4年之后,我们访问的这位年轻人在浦东一家写字楼里谋了个文职,渐渐安顿下来。他的几位舍友去向如下:在KTV的兄弟跑回老家参军;阿宅签了工作室,每天起早贪黑做游戏直播;考公务员的大兄弟在进出口公司做报关员;B-box小哥一边卖健身卡,一边给音乐培训机构当B-box老师。

4年间,这几位年轻人的工资少说也涨了四五千,但聊下来后发现,他们要考虑的问题是旅游、买房、恋爱、结婚,以及即将到来的养娃,哪里还有精力考虑养老?

年轻一代,尤其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非富二代年轻人,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养老问题还没有来得及“提上日程”。

与其说不准备钱来养老,不如说是缺钱。

现在我们来看第二个调查结果:《2019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

基本面来看,形势依旧。仍有超过一半的年轻一代(52%)尚未开始为退休储蓄,而对于已经开始储蓄的人(48%),储蓄水平仍未达到目标。但是,已经有一些积极的变化了。比如,78%的人有了退休储蓄目标的概念,而2018年这一比例为65%。已经开始采取积极行动、着手储蓄的年轻一代比例,也从2018年的44%增加到48%。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18年,2019年的受访者关于退休准备方面的自信程度下降不少。2018年尚有44%的受访者表示有信心(包含“非常自信”和“较为自信”)在工作生涯结束时有足够的储蓄,2019年,这一比例降至32%。

“信心赤字”出现了。

在已经开始储蓄的受访者中,对达成退休储蓄目标充满信心的受访者也从2018年的55%降至今年的40%,只有少数受访者(6%)依旧表示“高度自信”。

另有一项调研显示,同中国一样,英国年轻一代也没有高度重视退休保障,他们直到30岁以后,才开始对退休保障越来越重视。

2020年的调查时间是5月,这一年的变数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范围内,不确定性均达到一个高峰值。结果显示,所有年龄段中,为退休储蓄的受访者比例持续提升了,过半(51%)的年轻一代受访者和近六成(59%)的35岁及以上人群已开始为自己的财务未来做准备。这与2018年相比有了显著提高,当时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4%、50%。月均储蓄额也从994元提高到了1334元。

可见,国人对未来安全感的追求在逐步提升。(www.daowen.com)

数据来自富达国际、支付宝2020年9月《后疫情时代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

调查还显示,虽然大多数人更加现实了,但仍然有强烈的提前退休的意愿,受访对象的退休年龄目标为57.6岁。这一数字较2019年(55.8岁)略高,与2018年首次调查时完全相同。

实际上,也是在2020年,国家的公共政策层面已经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延迟退休已经从理论探讨层面逐渐步入实操阶段了。

大概是已经感知到社会“温度”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受访者意识到需要学习投资知识。2019年,18~34岁人群中,只有9%的人认识到,缺乏知识是开始储蓄的障碍;到2020年,这一数据提高到了24%。

与此同时,这三年来,退休储蓄目标也在逐年下降,2020年已经降到了150万元。这说明,受访者对于退休后的财务需求和目标不够明确。当然,这也不奇怪,另据《富达国际全球退休调查》,在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也有39%~52%的人士不了解他们需要多少钱来维持其退休后的开支。

最大的障碍仍然是“钱不够用”,50%的人表示收入不足以支撑长期储蓄。49%的人表示每月开支几乎耗尽了所有收入。

资料来源:富达国际和支付宝理财平台百分比数据加总结果并非100%,因为受访者可以选择多个选项

如果我们再观察已婚的年轻人,会发现,这一代人面临的问题是如此同质而普遍:

看上面,过去的“上有老”,一般是父母双亲,如今的“上有老”是夫妻双方的父母双亲、爷爷奶奶,往往是8位;看自己,他们是历史上空前的“独生子女”一代;

看下面,当前在鼓励生二胎,也就是说,他们的“下有小”与上一代也不同,养育负担更重。

河北省有一位幼儿舞蹈教师、摄影爱好者张审军,她到安新县医院看护生病老人时,听说隔壁病房一位中年人家中的两个老人同时生病了,和爱人忙着照顾。张审军由人及己,感触顿生,拍了一张照片。2016年,这张取名“独生子”的摄影作品参加了一个摄影比赛,随即在互联网持续刷屏。

《独生子》,张审军摄

这张照片触到了社会的痛点。经历了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许多中国人都和“独生子女”或多或少有关系,可能是独生子女的爷爷奶奶,也可能是独生子女的爸爸妈妈,以及,可能是自己。如今,人口结构性的压力渐增,当夫妻双方的父母均生病时,一些中年人已经能感觉到那种扑面而来的压力:比自己养老更着急的,是把当前的老人养好。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在中国,银行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9年的50.5%下降至2015年的45%。

这种下降趋势延续至今,这说明,中国的高储蓄率正在下降,更多的人正在花费自己的积蓄。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使用信用卡以及网络小额贷款。这种对未来收入的透支,渐成扩大趋势。政策层面对此已有反馈。2020年11月2日,银保监会会同央行等部门起草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社会意见,引起广泛关注。这一办法的特点是大幅度降低贷款限额,以此防止借款人过度负债。

如果我们细致而广泛地观察各大社交媒体,将不得不注意到:这一代年轻人尤其偏爱“熬夜修仙”,消耗身体。

这是另一种透支。

以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着急”结婚生子。甚至,他们也越来越不关注公共事件,而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只在自己的小圈层中消磨时光。

敏锐的观察者会感觉到那种听天由命的劲儿——反正,将来总会好的吧。虽然大家内心都隐约知道,没有人能绝对保证将来会好。

前面提到的那个调查里有一个细节:很少有人认为,退休后要靠养老基金、租金收入、股票来获得收入。有超过半数的年轻人表示,他们将依靠现金储蓄和社保作为退休收入的主要来源。只有少数人意识到投资对于实现退休目标的重要性。

年轻一代对有效的养老投资策略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在购买养老投资产品时,只有不到1/3的人表示会优先考虑长期回报。

可叹的是,基本养老的关键词“替代率”始终为众人所忽视。而“替代率”的整体趋势是越来越低。

2018年6月,国务院有关部门宣布: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中央调剂制度,对各省养老保险金进行适度调剂,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简单地说,养老保险金的中央调剂制度,就是从各省的养老保险金中提出一部分形成“资金池”,由中央统一调剂使用。

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说,养老金结余主要集中在南方、东部地区,其中的7个省份占全部结余的2/3。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老年人会越来越多,而年轻人将越来越少;年轻人越来越少,社保资金池的水源就越来越小,而支出又越来越多……尽管政府会积极行动,推出相关的政策,来应对基本养老保险的现实,但是,很显然,在全新的老龄化时代,每一个人都需要行动起来,而不是听天由命、漫不经心地无所作为。

让我们回到《我的团长我的团》。

这部43集连续剧的开头,是一支中国军队在缅甸因为装备问题溃散,军需官龙文章穿着一身军服假冒团长,他连拉带拽,奇招迭出,硬是将一千多名散兵集合到一个队伍里。

这些失去组织的士兵原本听天由命、漫不经心,但是龙文章不愿意听天由命,不愿意看到大家漫不经心;他知道,不抵抗,分散的士兵们将成为日军的靶子,陈尸异国丛林;抵抗,尤其是集合起来玩命抵抗,反而会给日军以打击,鼓舞已经在丛林中消失的士兵的士气,还会给妇孺华侨一个活命的机会,给友军打出固防的时间。

故事的最后,他真的带着一些人回到了祖国。

今天的年轻人,不能再接受“听天由命和漫不经心”,而是要打有准备的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