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信息生态链研究
一些学者对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基本概念、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构成与结构、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与运行机制、网络信息生态链的优化对策等方面展开了研究。
(1)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相关概念
国内至今还没有形成关于一般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完整定义,与此相关的名词有网络食物链、网络社会群落食物链、网络信息链、宽带生态链等。还有一些专门的网络信息生态链术语,比如电子商务生态链、电子政务生态链、数字图书馆生态链、网络出版(媒介)生态链、网吧信息生态链、网络出版生态链、网络教育生态链、手机生态链、网上银行产业链、博客信息生态链、网络游戏生态链等。以下与网络信息生态链相关的术语是有明确定义的。
网络社会群落食物链。夏木美认为,网络社会群落食物链是指在网络社会生态系统内一个企业群落的生产过程中,企业个体之间以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彼此联系起来的按照一定的供需关系和逻辑关系排列起来的能够完成一定功能的序列[57]。网络社会群落食物链具有纽带作用,可以将网络社会群落内的各成分连接起来。
网络信息链。张军认为,网络信息链是在特定的互联网信息环境下,采用某种技术手段向用户提供服务,使信息在具有信息生产、储存、传递、加工、整合、消费等功能的节点间流动增值而形成的链状序列[58]。
宽带生态链。蔡劼提出了宽带生态链的概念,认为宽带生态链是以宽带城域网网络层为基础,为丰富宽带网络业务而建立的连接NSP/ISP/ICP的业务利润纽带。宽带生态链依靠NSP所拥有的宽带城域网网络层所提供的用户管理、业务跟踪、业务批发与结算等功能,向ISP/ICP提供开放的网络接口以及灵活的业务结算模式/接口[59]。
博客信息生态链。谢守美、方志认为博客信息生态链是指在博客信息生态系统中,由博客信息生产者、博客信息传递者、博客信息消费者和博客信息分解者所形成的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60]。
(2)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构成与结构
我国学者对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构成要素和结构模型有一定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从总体上谈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组成要素。张旭在《网络信息生态链形成机理及管理策略研究》一文中认为,网络信息生态链是信息生态链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信息、信息主体以及信息环境三种类型。网络信息生态链上的信息主体包括网络信息生产者、网络信息管理者(信息传递者、信息分解者)以及网络信息消费者。网络信息生态链上的信息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大类[61]。
第二类,从构成主体来谈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构成要素。戴伟辉、戴勇认为,网络游戏用户、网络游戏运营商、网络游戏开发者构成了网络游戏生态链中最重要的三个种群: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62]。王奕认为,电子政务生态链中的各种构成要素:政府是主体,IT企业提供技术载体,而咨询机构提供保姆式的服务和增值开发。陈旭东提出了移动互联生态链的构架:第一段是客户端,也就是包括联想在内的各种终端智能手机厂商;第二段是接入端,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未来三网融合之后还将会有广电运营商;第三段是内容和应用端,包括所有为移动互联提供内容和服务的厂商和机构;第四段是后台端,包括所有后台设备提供商,如服务器、存储、高性能计算机厂商[63]。黎焱卿、刘志迎分析了网上银行产业链结构:金融认证中心、第三方支付平台、系统软件服务商、硬件服务商、网络服务商和物流部门,形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的产业链网络[64]模型。陈如同分析了因特网上的食物链的构成,认为因特网上的食物链由四部分组成:一环是网民,上网就是要找东西看,要交流信息;另一环是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在网上提供信息;下一环是厂商,花钱在人气足的地方贴广告,图的是宣传效果;最后一环就是信息的制造者,如免费小说的作者,免费电影的制作人等[65]。万芳、任中峰等探讨了电视节目交易的“食物链”问题,指出电视节目交易市场存在三个显性的主体:包括制作商、发行商、播出商即电视台和一个看不见的主体(节目消费者、电视节目交易市场)的四个主体构成了电视节目交易的“食物链”的四个营养级[66]。谢守美、方志认为,博客信息生态链由博客信息生产者、博客信息传递者、博客信息消费者、博客信息分解者构成[67]。
第三类,从网络信息生态链中流转的内容来谈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构成要素。星辰急便速递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平指出,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构成了电子商务的生态链。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生态链组认为:通过打通产业链,利用有效的机制将企业电子商务领域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支付渠道以及人才等环节很好地关联起来,建立良性的企业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戴伟辉、戴勇认为,网络游戏生态链中有两种能量流在三者之间流动:游戏文化(以软件为载体)和资金。一方面,网络游戏用户消费游戏运营商提供的游戏文化,开发者为运营商开发出网络游戏软件。从游戏文化这个信息流来看,是从开发者流向运营商,再流向用户。另一方面,用户向运营商交纳费用,运营商再用这些资金购买好的网络游戏,开发者有了资金就可以去开发新的、更有趣的网络游戏。从资金流来看,是从用户流向运营商,再流向开发者[68]。
第四类,从网络信息生态链节点组成及其关系来构建网络信息生态链结构模型。郑亚琴、李琪提出了农业网络信息链结构模型。他们认为,农业网络信息链由三大部分组成:省级农网、上级信息部门、农民。省级农网的核心内容包括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农技110、短信服务、信息员、广播、电视、电话、报纸、黑板报、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服务内容;与省级农网相通信息的部门有国家部委信息网、省级涉农部门信息网、各省农网、市场信息网及涉农企业网、农业专家系统及农业技术咨询网、研究机构网等。在农业网络信息链条上,省级农网建设水平和辐射能力的发挥是核心,通过它把各级政府部门、各省农网、农业专家系统及研究机构网连接起来,通过其信息资源的提供和服务支持给农企、农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农民提供网上交易和支付的平台;农业核心网站建设是切实推进中国农业信息网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凝聚力和信息集散力的主要办法,通过各种形式把信息提供给农民[69]。林兰建构网络审丑生态链结构模型,指出网络审丑依附在互联网这个庞大而又复杂的有机体上,并衍生出一条新的生态链:网络作为审丑的媒介平台,是网络审丑滋生的土壤;幕后推手作为隐藏在网络背后的军师,为网络审丑“出谋划策”,是策划一场场审丑盛会的主谋;网络丑角们占据了审丑舞台最中心的位置,备受瞩目;围观网络丑角表演的亿万受众,关系到审丑活动的成功与否,与围观的人数相对应的是网络审丑的成功指数。据此得出,丑角、幕后推手、受众、媒体四位一体形成一条隐形的循环往复的网络审丑生态链结构模型[70]。
(3)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与运行机制
我国学者对一般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与运行机制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可以说目前在学术界还处于起步阶段。
从博弈的角度探讨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黎焱卿、刘志迎对网上银行产业链节点企业间的博弈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网上银行产业链的形成是经济一体化、信息化和社会分工不断专业化、细致化的必然产物,是各个战略合作伙伴间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理性选择的结果。通过对网上银行产业链中政府与成员企业、各成员企业之间的博弈来形成网上银行产业链的良性生态链[71]。
从价值与利益平衡的角度探讨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林兰在对网络审丑生态链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将价值嬗变作为网络信息审丑生态链中一个主要因素[72]。谈进、刘敏在《浅析服务驱动的电子商务生态链》一文中,分析了电子商务生态链中最重要的两个支撑环节——电子商务服务业和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体系的形成及发展趋势,指出价值运行机制是衡量该网络信息服务体系的重要杠杆[73]。方中华认为,只有产业链中的作者、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分销商、读者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利益平衡点,数字出版产业才能健康和谐发展[74]。
从多方面分析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发展机制。张军研究了信息需求、信息交换价值和信息势能在信息链形成上的互动关系,认为正是这三大因素的变化推动着网络信息链不断演变、发展[75]。吕鲲等人根据演化要求,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从个体特征、连接结构以及学习规则三个方面确定了从信息个体到群体演化的形成要素,然后通过输出函数确定了需要的信息个体,分析了信息群体的形成过程[76]。信息链功能与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信息需求变化、信息链节点间的供需平衡、信息反馈。夏木美在其硕士学位论文《网络社会企业间食物链关系演化模型研究与应用》中,以企业群落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企业间食物链演化机制。文章借鉴产业链、供应链演化的研究思路,在企业群落生命周期发展不同阶段的框架下,提出网络社会群落食物链演化的机制。文章还通过研究增长率与食物链规模之间关系,建立了食物链的个体数量模型;通过演化博弈论来分析企业在食物链中的作用,建立了食物链关系模型[77]。卢晓宾等人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理论维度下大数据对政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构成要素、信息流转和信息生态链结构的影响,以及实践维度下大数据对政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运行机制和效能分析的影响[78]。
按信息主体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演化机制。张旭对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演化机制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网络信息生态链是动态发展的且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特点,按照其信息主体之间的关系将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发展进行划分,能够反映出网络信息生态链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点,根据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判断该条网络信息生态链所处的阶段及发展方向。他将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发展划分为生产者主导、传递者主导、消费者主导、分解者主导四个阶段,并根据主体称之为相应的网络信息生态链。
(4)网络信息生态链的优化对策
张军在《网络信息链的分析流程与重构方法》一文中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网络信息生态链的优化方法,明确了网络信息链的五步骤分析流程,即确定分析目标与识别信息节点、描述信息环境与信息人特征、网络信息链的视图化描述、采集数据与计算信息链指标、网络信息链的分析思路;提出了信息链重构多途径多级利用、生产力、激励相容三原则;借鉴生态学的食物链设计方法,阐述了增益环、减耗环、回收利用环、功能复合环四种信息链的重构方法[79]。
综合国内学者现有的研究成果,网络信息生态链优化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网络信息生态链构成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如马捷等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社会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构成因素、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揭示社会网络信息生态链运行机制。他们还针对现有社会网络信息生态链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80]。
从网络信息生态链环境角度进行优化。如娄策群等分析了技术环境对网络信息生态链形成与进化、运行效率与信息安全的影响,提出了网络信息生态链技术环境优化原则和措施[81]。
提高节点信息人的素养。李卓娅针对网络广告生态链的改进策略就提出了提高广告主的网络营销意识的观点[82];周鸿祎提出通过普及平民上网,增加平民的网络知识来提高电子商务链的功能[83];谢守美、方志提出对博客信息生态链的维护和管理中应加强博客自律、强化博客他律[84]。
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李卓娅针对网络广告生态链的改进提出,目前国内的平台技术与国外同行相比的确有一定差距。重要的是要采取自主创新策略,在学习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改进自主研发技术[85]。张军也认为,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信息技术创新是目前优化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必要举措。李卓娅提出相关网络广告技术发展推动会推动整个行业发展,有利于网络广告生态链的良性发展。蔡劼提出通过构建宽带生态链来优化网络信息生态链[86]。
加强资源优化配置、开发与共享。董文军认为,对图书情报网络信息生态链的改进,要强化网络条件下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实现网络资源配置的优化,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87];谈进、刘敏提出通过建立、健全相关部门间信用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推进在线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信用数据的动态采集、处理和交换等措施来优化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体系[88]。
优化信用服务体系。李卓娅针对网络广告生态链的改进策略提出要加强网络广告监测[89]。谈进、刘敏提出了优化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体系的策略,指出企业和政府要共同协作,加强监管,严格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最终形成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体系[90]。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谢守美、方志认为,由于博客用户的数量庞大,博客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垃圾信息。他们提出,从博客服务提供商角度来看,应该加强博客信息发布的验证机制,验证码模块至少具备随机散列、随机噪音、字体形变等特性;定期检查博客网站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安全漏洞,避免在提供新功能的同时埋下安全炸弹;从信息传输的安全、信息存储的安全以及对网络传输信息内容三大方面加强管理。从博客用户角度来看,应该设置复杂的登录密码,防止黑客利用弱口令获取博客管理权限;安装使用具有强大防挂马功能的安全软件,保证上网时不受挂马网站的威胁;必须及时安装平台系统补丁,包括个人博客系统运行平台和操作系统平台两层[91]。
网络信息生态链优化模型研究。张海涛等从物理学中有关质点、位、场、能的概念出发,阐述信息生态学中信息质点、信息生态位、信息场、信息能的概念,详细阐述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特征,利用能值理论和能值分析方法构建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能值模型,通过情景分析梳理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优化方案实施前后的能值流量变化模式[92]。
2.价值管理研究现状
(1)价值创造
对价值创造的研究目前还比较丰富,分布在不同的学科当中。以下主要按照价值创造的主体,将价值创造的研究划分为企业(公司)价值创造研究、价值链价值创造研究、供应链价值创造研究以及其他主体的价值创造研究等。
①企业(公司)价值创造
对于企业(公司)价值创造的研究方面,沈漪文、卢智健对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基于不同理论视角的公司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包括:如何改进劳动工具,如何改进劳动方式、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劳动成本,如何提升顾客价值、公司战略、公司治理、管理控制;基于内外环境的公司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基于不同层次的公司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包括:表层因素、中层因素和核心因素[93]。
王田苗等[94]和吴海平[95]提出了通过企业流程再造来提升企业的价值,其中王田苗给出了系统的方法;刘芍佳等[96]和蒋茵[97];分别将价值与企业绩效评价相结合为企业价值提升提供了一个指导方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张家伦教授在其著作中给出了一套完整的企业价值评估与价值创造的方法[98];国内著名咨询公司指出企业进行价值管理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问题。
②价值链价值创造研究
刘立华认为横向价值链作为一种中间组织,是市场组织和企业组织配置资源的补充,在资源配置中同样存在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但由于横向价值链企业间是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企业间的资源和行动协调,可以有效减少随机交易的交易成本和企业扩大带来的管理成本,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横向价值链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企业成本的降低和能力提升带来的收益增加,其成本主要为进入成本、维持成本和风险成本。他还根据对横向价值链收益和成本的分析,提出了横向价值链创造的价值模型[99]。
张耀中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产业价值链中的价值创造研究》中,认为价值创造的实质是提高生产环节中有形资本品和无形资本品使用形成的效用,即正的效用价值;减少供应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中的耗费价值,进而实现价值增值即价值创造。一是产业价值链整体的价值创造;二是各组成部分的价值创造,即各组成环节的价值创造,包括供应商价值链的价值创造、制造商价值链的价值创造、销售商价值链的价值创造。从价值链形成的过程来看,各环节中价值创造的特点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基于产业价值链的整体优势实现的价值创造[100]。
杜义飞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基于价值创造与分配的产业价值链研究》中,认为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有效地实现了整条链的价值,反映出价值的转移、创造和分配,从更高和更宏观层面上寻求资源和价值活动的融合;把资源配置到具体的价值活动中,以资源和价值活动创造价值的不同方式来阐明产业价值链创造价值的过程。以基于资源交换的价值创造观,分析了战略均衡实现的不同途径,提出路径依赖的观点和一般战略均衡的概念[101]。
③供应链价值创造研究
由于供应链较企业更为复杂,多数研究只停留在定性的分析上,且研究问题比较零散,不够系统。
国内有人定性地分析了通过优化生产管理和供应商管理创造供应链价值。也有人提出通过生命周期管理和库存管理来创造供应链价值。电子科技大学的杜义飞对供应链的价值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基于中间产品定价的博弈分析方法。
赵娜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供应链价值创造与提升的过程及绩效评价研究》中提出了供应链价值创造与提升的思路:以同时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和付出成本最小化为供应链价值创造与提升的战略目标,构建一个与之相匹配的供应链系统并有效地实施;之后提出了能够支持思路运行的两个工具——价值因素与价值活动关系表和供应链价值系统[102]。
赵红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虚拟整合供应链网络价值创造研究》中,在三种价值配置逻辑的基础上,提出虚拟整合供应链网络的价值创造源泉在于通过流程协同效应、组织间学习效应以及社会资本累积效应的共同作用,所获取的彭罗斯租金、L租金和关系租金。为确保流程协同效应、组织间学习效应、社会资本累积效应的有效发挥,实现三种经济租金的获取,必须综合运用信息协调、知识治理和关系治理三种协调机制,协调供应链网络成员的活动,这是虚拟整合供应链网络价值创造实现的必要条件[103]。
④其他主体的价值创造研究
刘剑虹从价值网理论角度出发,构建了图书馆价值创造体系,并从价值创造的驱动因素、核心内容、支撑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探析,试图给图书馆提供价值创造的新手段和方法[104]。
方润生和李垣针对传统价值链模式在科技期刊价值创造中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科技期刊价值网络进行价值创造的思想;阐述科技期刊的价值来源以及基于价值网络的科技期刊价值创造机制;指出价值网络并不是以往价值链模式的简单叠加和复杂化,从本质上讲,它更重视网络中相关主体各自的价值需求,并强调通过价值交换来满足网络中各行为主体的各种效用[105]。
(2)价值评估的相关理论
国内关于价值评估的研究可以根据评估对象分为以下两类:企业价值评估模式研究和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①企业价值评估模式研究
一些学者通过分析传统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价值管理环境下,改进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路和模式。例如陈共荣等分析了企业绩效评价主体的历史演进对绩效评价的影响[106];王化成等提出企业绩效评价的模式可以分为财务模式、价值模式和平衡模式三种,并且指出,依据中国企业的特点,应选择平衡模式进行绩效评价[107];侯梅、李文对传统绩效评价模式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绩效管理会逐渐发展为面向价值管理的绩效管理[108];卢锐从价值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针对企业管理层业绩的评价体系[109];李晓明等人认为从价值管理角度看,企业价值评估的最佳方法是对经济利润进行分析,他还分析了经济利润中与价值相关的各类因素[110];刘淑莲首先从价值创造战略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的价值评估模式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企业价值创造中的六大驱动因素,并把这些因素同企业的经营战略与财务战略相联系,服务于企业的价值创造[111];徐泓等指出财务会计报告与现行价值评估之间存在冲突,改进财务会计报告是保证价值评估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方面[112]。
②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还有很多学者提出了一些针对企业整体价值评估方法的完善或修正意见,并将其与战略相联系。肖翔和权忠光将企业整体价值评估与经营价值评估相结合,在评价不同类型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了平衡记分卡原理,提出了五个影响企业价值大小的因素,并将绩效评价体系与企业价值评估进行了整合,建立了定量与定性、静态与动态、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企业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综合评价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但是这一方法也存在缺陷:目前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对企业整体价值进行估算,其结果是一个绝对值;而通过企业经营价值评估方法,企业价值的评估结果是一个加权平均后的相对值,这一结果适用于对不同企业经营价值进行比较和评价[113]。他们所分析的这两种不同的方法,看起来后一种方法是对前一种方法的修正,两者之间似乎具有密切联系,而实际上却无法真正解决企业整体价值评估优化的问题。
(3)价值分配的相关理论
①价值分配的依据
李奋等通过对按劳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与要索价值论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价值分配的理论依据,对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了分析[114]。周芬等从价值链分析着手探讨了纵向价值链上企业间的价值分配问题[115]。
②价值分配的方式
孙羽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产权投资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协同价值分配研究及案例分析》中,对产权投资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协同价值分配问题进行了探索。作者首先在研究背景中细化了目标企业的价值构成,指出了投资双方就收购价格的博弈实际上就是协同价值分配的问题;然后基于有效市场中股东同股同权的原则和协同价值合理化分配的假设,根据逆向思维进行了协同价值分配的研究,并秉着这一思想推导出协同价值分配模型,发现了直接应用分配模型的方法解决产权投资评估问题的优越性[116]。
③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
这一类研究相当多。张凤林认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问题。认识两者的区别和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分离是理解中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关键所在;而理解两者的联系和逻辑的统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关键[117]。闫永琴认为,在我国理论界出现了价值形成和价值分配理论严重背离的倾向,在收入分配领域则弱化了上述二者的理论基础地位;并从马克思经济理论形成的渊源上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价值形成和价值分配理论在经济理论体系中形成的内在逻辑关系[118]。刘解龙提出,创新价值论和知识价值论实际上是劳动创造价值的新的表现形式,要素价值论是配置生产要素的劳动创造价值,按生产要素分配或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是按配置生产要素的劳动及其贡献进行分配[119]。
④价值分配的创新或优化
这类研究主要是在分析当前价值分配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价值分配的新方法或优化措施等。胡乔宁等针对价值链中各参与者的不同行为模式,从价值分析和成本分析入手对企业价值链的稳定性问题和价值链调整的合理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判定公式和相应经济学解释来解决价值链稳定性及调整合理性的判定问题;阐述了在价值贡献和价值分配之间产生偏差的原因和几种情况;依据博弈论原理建立了价值链价值分配议价模型,模型分析表明存在唯一的子博弈完美均衡,最终可以得到一个均衡策略。其研究结果为合理构建和调整企业价值链提供了理论依据[120]。李涛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从价值分配到价值分享》中,对价值分配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价值分配的意义与局限性。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价值分享的概念、背景与特征,说明了价值分享的产权基础,指出了价值分享的意义;然后分析说明了价值分享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从价值分配到价值分享的变化[121]。
【注释】
[1]胡曙光.《浮现中的数字经济》评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9(1):74.
[2]Detlor B.Utilizing Web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Work: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Ecology and Information Behaviors of User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Company[R].Washington: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9.
[3]Huberman B A.The Laws of the Web:Pattern in the Ecology of Information[M].The MIT Press,2001.
[4]Jordán F,Scheuring I.Network Ecology:Topological Constraints on Ecosystem Dynamics[J].Physics of Life Reviews,2004(1):139-172.
[5]Shim S,Lee B.Evolution of Portals and Stability of Information Ecology on theWeb[C].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Commerce(ICEC).Fredericton,2006.
[6]Mcauliffe E,Rothschild C.Tearing down the Wall to Myanmar's InformationEcosystem[EB/OL].[2017-07-17/2018-08-20].https://digital.lib.washington.edu/researchworks/bitstream/handle/1773/39423/TASCHA_Myanmar_Info_Ecosystem_EMR_case_study_2017.pdf?sequence=6.
[7]Detlor B.Utilizing Web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Work: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Ecology and Information Behaviors of User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Company[R].Washington: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9.
[8]Javalgi R G,Todd P R,Scherer R F.The Dynamics of Global E-commerce:An Organizational Ecology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2005(4):420-435.
[9]Assadourian E.Global Economic Growth Continues at Expense of Ecological Systems[J].World Watch,2008(3):30-31.
[10]Abukhader S M.Eco-efficiency in the Era of Electronic Commerce—Should“Eco-Effectiveness”Approach be Adopted?[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8(7):801-808.
[11]Buxton M,Walton N.The Internet as a Small Business E-commerce Ecosystem[M]//E-commerce Platform Acceptance.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4:79-100.
[12]Mcconnell B W.New Wine in Old Wineskins:U.S.Government Information in a Networked World[J].Journal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1996(3):217-225.
[13]Bekkers V,Homburg V.The Information Ecology of E-Government:E-Government as Institu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M].IOS Press,2005.
[14]Vassilakis C,Lepouras G,Halatsis C.A Framework for Managing the Lifecycle of Transactional E-Government[J].Services 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03(4):12-17.
[15]Galdino L,Santos M,Brasil F D I N.Towards the Open Government Ecosystem:Theoretical-Methodological Analysis of E-participation in Open Government for the Elaboration of Public Policies[C]//I Encontro Anual da Rede de Pesquisa em Governança da Internet,2017.
[16]Boyd D.Social Media Changing our Information Ecology[J].ITI Bloggers,2008(22):112-130.
[17]Tim F,Anupam J,Kolari Pranam,et al.The Information Ecology of Social Media and Online Communities[J].AI Magazine,2008(28):77-92.
[18]Erdman J M.Library Web Ecology:What You Need to Know as Web Design Coordinator[M].Chando,2009.
[19]Naghshineha N,Zardaryb S.Information Ecology as a Mind Tool for Repurposing of Educational Social Networks[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5):3640-3643.
[20]Kansa E.Openness and Archaeology's Information Ecosystem[J].WorldArchaeology,2012,44(4):498-520.
[21]Elliot S,Webster J,Corbett J,et al.Winning the SDG Battle in Cities:How an Integrated Information Ecosystem can Contribute to the Achievement of the 2030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J].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2017,27(4):427-461.
[22]Modigliani F,Miller M H.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9(4):655-669.
[23]Copeland T,Koller T,Murrin J.Valuation: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M].Mckinsey &Company,Inc.,1994.
[24]Ronte H.Value Based Management[J].Management Accounting,1998(23):54-59.
[25]Simms J.Marketing for Value[J].Marketing,2001(11):34-37.
[26]Zott C,Amit R,Donlevy J.Strategies for Value Creation in E-commerce:Best Practice in Europe[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1,2000(18):463-475.
[27]Value-based Management: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Shareholder Value in Europe[R].KPMG Consulting,1999.
[28]Boulos F,Haspeslagh P,Noda T.Getting the Value out of Value-based Management[J].INSEAD Survey,2001(54):28-33.
[29]Copeland T,Koller T,Murrin J.Valuation:Measuring and Managing the Value of Companies[M].Mckinsey&Company,Inc.,1994.(www.daowen.com)
[30]李蓓.价值管理思想发展历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
[31]Black F,Scholes M.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3(5):637-654.
[32]王玉英.我国中小企业价值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33]汤姆·科普兰等.价值评估—公司价值的衡量和管理[M].郝绍伦,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4]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5.
[35]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5.
[36]Barney J B.Strategic Factor Markets:Expectations,Luck,and Business Stratagy[J].Management Science,1986,42:1231-1241.
[37]Rumelt R P.Toward a Strategic Theory of the Firm[M].Prentice-Hall,1984.
[38]Montgomery C A,Wernerfelt B.Diversification,Ricardian Rents,and Tobin's Q[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1988(19):623-632.
[39]Peteraf M A.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A Resource-based View[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179-192.
[40]Mahoney J T,Pandian J R.The Resource-based View within the Conversation of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5):363-380.
[41]Winter S G.Four Rs of Profitability:Rents,Resources,Routines,and Replication[M]∥Resource-based and Evolutionary Theories of the Firm.Kluwer.Academic Publishing,1995:147-178.
[42]Lippman S A,Rumelt R P.The Payments Perspective:Micro-foundations of Resource Analysi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10):903-927.
[43]Fisher I.The Nature of Capital and Income[M].The Macmillan Company,1906.
[44]Modigliani F,Miller M H.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9,49(4):655-669.
[45]Mayers S C.Interactions of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implications for Capital Budgeting[J].Journal of Finance,1974(1):1-25.
[46]Trigeogis L,Mason S P.Valuing Managerial Flexibility[J].Midland Corporate Finance Journal,1987(5):55-59.
[47]Jensen M C.Agency Cost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and Takeover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76(2):323-329.
[48]Stewart G B.EVA:Fact and Fantasy[J].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1994(7):71-84.
[49]Black F,Scholes M.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porate Liabil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my,1973(3):637-654.
[50]Copeland T,Koller T,Murrin J.How to Value a Multination all Business[J].Planning Review,1990,18(3):16-41.
[51]Saloner G A,Podolny J.Strategic Management[M].John Wiley&Son,Inc,2001.
[52]慕银平,唐小我,马永开.存在外部垄断市场的中间产品转移定价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23(7):44-49.
[53]唐小我.无外部市场条件下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2,5(1):12-18.
[54]张福利.无外部市场条件下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博弈分析与决策[J].中国管理科学,2003(3):46-50.
[55]Makowski L,Ostroy J M.Appropriation and Efficiency:A Revision of the First Theorem of Welfare Economic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85(4):808-827.
[56]杜义飞.基于价值创造与分配的产业价值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
[57]夏木美.网络社会企业间食物链关系演化模型研究与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8.
[58]张军.网络信息链的动力与动态演化[J].图书馆学研究,2009(4):2-4.
[59]蔡劼.构建宽带网络生态链——宽带城域网建设中需要考虑的若干问题[J].信息网络,2002(4):23-26+28.
[60]谢守美,方志.博客信息生态链:概念、影响要素及其维护[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0):46-50.
[61]张旭.网络信息生态链形成机理及管理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
[62]戴伟辉,戴勇.网络游戏生态链研究[J].软科学,2005(1):11-14.
[63]王奕.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生态链[J].电子商务世界,2002(10):92-94.
[64]黎焱卿,刘志迎.基于博弈的网上银行产业链形成研究[J].南方金融,2010(4):19-24.
[65]陈如同.因特网上的食物链[J].网络与信息,2000(Z1):86.
[66]万芳,任中峰.电视节目交易的“食物链”与“营养洼地”[J].新闻与写作,2005(12):15.
[67]谢守美,方志.博客信息生态链:概念、影响要素及其维护[J].图书馆情报工作,2011,55(10):46-50.
[68]戴伟辉,戴勇.网络游戏生态链研究[J].软科学,2005(1):11-14.
[69]郑亚琴,李琪.整合网络信息链: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前提[J].情报杂志,2007(6):15-17.
[70]林兰.网络审丑“生态链”的建构分析[J].东南传播,2011(5):66-67.
[71]黎焱卿,刘志迎.基于博弈的网上银行产业链形成研究[J].南方金融,2010(4):19-24.
[72]林兰.网络审丑“生态链”的建构分析[J].东南传播,2011(5):66-67.
[73]谈进,刘敏.浅析服务驱动的电子商务生态链[J].商场现代化,2009(4):154.
[74]方中华.服务转型关键在商业模式和价值链[J].当代经理人,2010(6):15.
[75]张军.网络信息链的动力与动态演化[J].图书馆学研究,2009(4):2-4.
[76]吕鲲,崔灵蕊,李北伟.网络信息生态链中信息个体到群体演化过程研究——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J].情报科学,2016,34(10):147-151.
[77]夏木美.网络社会企业间食物链关系演化模型研究与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8.
[78]卢小宾,徐超.大数据对政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研究的影响分析[J].情报科学,2017,35(11):3-7.
[79]张军.网络信息链的分析流程与重构方法[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3):62-68.
[80]马捷,胡漠,魏傲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社会网络信息生态链运行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4):12-20.
[81]娄策群,李青维,娄冬.网络信息生态链技术环境优化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60(12):76-80.
[82]李卓娅.挖掘网络广告生态链的价值[EB/OL].[2008-05-21/2018-01-20].http://www.admin5.com/article/20080521/85476.shtml.
[83]周鸿祎.借助互联网推动物流行业创新[J].民主与科学,2015(2):10-11.
[84]谢守美,方志.博客信息生态链:概念、影响要素及其维护[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0):46-50.
[85]李卓娅.挖掘网络广告生态链的价值[EB/OL].[2011-11-12].http://www.admin5.com/article/20080521/85476.shtml.
[86]蔡劼.构建宽带网络生态链——宽带城域网建设中需要考虑的若干问题[J].信息网络,2002(4):23-26+28.
[87]董文军.试从社会信息链角度谈网络信息服务的优化[J].现代情报,2001(3):30-31,32.
[88]谈进,刘敏.浅析服务驱动的电子商务生态链[J].商场现代化,2009(4):154.
[89]李卓娅.挖掘网络广告生态链的价值[EB/OL].[2008-05-21/2018-01-20].http://www.admin5.com/article/20080521/85476.shtml.
[90]谈进,刘敏.浅析服务驱动的电子商务生态链[J].商场现代化,2009(4):154.
[91]谢守美,方志.博客信息生态链:概念、影响要素及其维护[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0):46-50.
[92]张海涛,孙鸿飞,孙思阳,等.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优化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5):110-117.
[93]沈漪文,卢智健.公司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理论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12):110-113.
[94]王田苗,胡耀光.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流程再造与信息集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95]吴海平,宣国良.价值链系统构造及其管理演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3):19-23.
[96]刘芍佳,从树海.创值论及其对企业绩效的评估[J].经济研究,2002(7):3-13+89.
[97]蒋茵.企业价值与企业价值报告[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1):80-84.
[98]张家伦.企业价值评估与创造[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99]刘立华.基于横向价值链的企业价值创造机理研究[J].商业会计,2011(3):9-10.
[100]张耀中.产业价值链中的价值创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
[101]杜义飞.基于价值创造与分配的产业价值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
[102]赵娜.供应链价值创造与提升的过程及绩效评价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
[103]赵红梅.虚拟整合供应链网络价值创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104]刘剑虹.基于价值网理论的图书馆价值创造体系构建[J].现代情报,2010,30(10):10-14.
[105]方润生,李垣.基于价值网络的科技期刊价值创造机制[J].编辑学报,2002(4):244-246.
[106]陈共荣,曾峻.企业绩效评价主体的演进及其对绩效评价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5(4):65-68+96.
[107]王化成,刘俊勇.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研究——兼论中国业绩评价模式选择[J].管理世界,2004(4):82-91+116.
[108]侯梅,李文.企业评价创新——从绩效评估到基于战略聚焦的价值管理[J].价值工程,2004(4):16-18.
[109]卢锐.价值基础的管理层业绩评价体系初探[J].财会通讯,2004(10):38-41.
[110]李晓明,袁泽沛.论企业价值评估与全面价值管理[J].武汉大学学报,2002(3):312-318.
[111]刘淑莲.企业价值评估与价值创造战略研究——两种价值模式与六大驱动因素[J].会计研究,2004(9):67-71.
[112]徐泓,黄晓甦,李树新.企业价值评估与财务会计报告改进[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11):8-10+2.
[113]肖翔,权忠光.企业价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2004(10):83-87.
[114]李奋,余丽萍,胡冬星.对价值分配理论依据的探讨[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2):71-75.
[115]周芬,许纪校.基于纵向价值链分析的企业价值分配探讨[J].市场周刊,2005(5):55-56+54.
[116]孙羽.产权投资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协同价值分配研究及案例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09.
[117]张凤林.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10.
[118]闫永琴.论价值形成和价值分配的关系[J].经济问题,2008(3):7-9.
[119]刘解龙.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统一性研究[J].经济评论,2005(1):20-27.
[120]胡乔宁,王要武,胡乔迁.企业价值链价值分配的优化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30(1):111-115.
[121]李涛.从价值分配到价值分享[D].中国海洋大学,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