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死刑不引渡原则的理论基础

死刑不引渡原则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死刑不引渡原则相关联的理论有两个,一个是人权,另一个是主权。1989年,联合国号召要采取一切措施,废除死刑。2007年,联合国又呼吁保留死刑的国家,要限制死刑的适用,并逐渐减少死刑罪名,最终实现逐步废除死刑。而死刑不引渡原则的出现,正是对引渡对象的生命权的维护,它与废除死刑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死刑不引渡原则与主权的关系来看,在更大的程度上,死刑不引渡原则有利于一国维护其主权。

死刑不引渡原则的理论基础

与死刑不引渡原则相关联的理论有两个,一个是人权,另一个是主权。就死刑不引渡原则与人权的关系来看,人权是死刑不引渡原则产生的基本依据。人权观念由来已久,在很早的时候,各国便宣扬保护人权。其中生命权更是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权利受到极大关注,人们认为生命权是一个人享有其他权利的基础。而死刑的存在,是对罪犯生命权的威胁,即使是罪犯,也有生命权,同样应受保护。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死刑的存在越来越受到人们质疑。1989年,联合国号召要采取一切措施,废除死刑。2007年,联合国又呼吁保留死刑的国家,要限制死刑的适用,并逐渐减少死刑罪名,最终实现逐步废除死刑。受此号召,多个国家宣布废除或不再执行死刑。而死刑不引渡原则的出现,正是对引渡对象的生命权的维护,它与废除死刑有着共同的目标。所以说,人权理论是死刑不引渡原则的一个理论依据。

就死刑不引渡原则与主权的关系来看,在更大的程度上,死刑不引渡原则有利于一国维护其主权。当然,我们需要承认,死刑不引渡原则对一国的主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主要体现在:首先,两个国家在进行引渡合作的时候,涉及对引渡对象的管辖权的问题,这属于一国的主权。其次,若一国是保留死刑的,在引渡实践中往往需要做出保证,表示不判处死刑,或者不执行死刑,这当然涉及一国国内立法权的问题,这又属于一国的司法主权范畴。以我国为例,当我国是请求国,被请求国以死刑不引渡提出量刑要求,我国如果接受,则可以将罪犯引渡回国接受法律制裁;反之,罪犯则很可能逍遥法外。从这种意义上讲,接受死刑不引渡原则才可能更好地打击犯罪,维护法律权威,维护一国的国家主权和形象。总之,死刑不引渡原则会使相关国家做出一种智慧的妥协,而这种妥协,从更深远的意义上看,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其主权和形象。(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