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讨活动目标存在的问题

探讨活动目标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是幼儿园活动的组织者通过活动所期望儿童获得的某些发展。如以下案例所示:某小班科学教学活动《小白兔》的目标:1.通过观察让儿童了解小白兔的外部形态;2.熟悉小白兔的生活习惯。修改如下:1.儿童通过观察了解到小白兔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惯;2.儿童能有顺序地观察,观察能力得到提高;3.和小白兔交朋友,有保护动物的情感。

探讨活动目标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是幼儿园活动的组织者通过活动所期望儿童获得的某些发展。它既是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又是教育行为的归宿;既是设计活动的依据,又是检验活动效果的标准。本部分中的活动目标是指具体的或某一次的教学活动的目标。一般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原有的水平和能力、活动的内容和性质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活动目标。但是,在对活动案例的分析中,笔者发现教师对于活动目标的确定存在以下几种表现:

(一)目标不明确,操作性差

教学活动的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可操作的。但在一些教学活动中,教师设定的教育目标过于笼统和不易操作。如以下案例所示:

某中班活动《做扇子》的目标:

1.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不同的扇子;

2.体验摇动扇子时的凉爽感觉;

3.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其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这条太过笼统,应该具体到教儿童学会顺序观察还是比较观察,这样教师的教学才会更明确、更具指导作用。

(二)目标内容单一,忽视儿童的全面发展

活动目标应涉及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构成活动目标的总体框架。具体教学活动目标可以从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方面来确定,避免单一带来的发展不均衡。如以下案例所示:

某小班科学教学活动《小白兔》的目标:

1.通过观察让儿童了解小白兔的外部形态;

2.熟悉小白兔的生活习惯。

在上述情况下,教师只关注认知目标,而忽视了情感和能力目标,使整个目标单一、不完整。修改如下:

1.儿童通过观察了解到小白兔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惯(认知目标);

2.儿童能有顺序地观察,观察能力得到提高(能力目标);(www.daowen.com)

3.和小白兔交朋友,有保护动物的情感(情感目标)。

(三)目标过难或过易,不适宜儿童发展水平

活动的目标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来确定,控制在儿童“最近发展区”范围内,不能过高或滞后。如要求小班儿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是目标过高,要求大班儿童“学会点数十以内的数量”就是目标滞后。具体案例如下:

某中班美术活动《脸谱》的目标:

1.感受中国传统京剧艺术,对京剧产生喜爱之情;

2.设计京剧脸谱,要求色彩鲜艳,图案对称;

3.体验利用自制脸谱表演的乐趣。

在这个案例中,目标的设定太大、太难,且很难在一个活动中完成,不符合中班儿童的发展水平。

(四)目标表述角度不一致

教学活动的目标一般是分条列出的,可以反映目标内容的不同层次或维度,还可以反映儿童经验要点的分布。然而,一些教师在逐一罗列时表述角度不统一,使目标内容不明确。具体案例如下:

某中班科学教学活动《找影子》的目标:

1.引导儿童对光影产生兴趣,激发儿童求知欲;

2.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探索光与影的关系;

3.学习手影表演,体验表演和合作的乐趣。

该案例中,前两条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表达的,第三条是从儿童的角度来表达的。因此第三条应改为“带领儿童进行手影表演,体验表演与合作的乐趣”,使目标表述角度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