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人才总量在增长,人才在基础研究、管理运营、技能应用等各个链条层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创新与产业发展匹配度低,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衔接上仍存在不足。
1.顶层设计不足,三链政策方面推动力弱
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大背景下,由于缺乏有效的顶层政策设计,生物医药人才共享机制与平台还不完善,区域内的人才政策整体性与系统性、协同性还不强。相比于周边地区与其他省市,上海在人才引进、税收、项目等多方面政策的吸引力不足,人才受周边省市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影响大,人才外流现象显现,特别是中高端人才流失严重。
首先,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的政策缺失。上海在20世纪90年代长期保持全国医药工业第一的位置,而在近些年全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中,已滑落至国内中游水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领头羊”地位不复存在,产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缺乏龙头企业、创新成果大量外流、研发投入不足、产品进医保难等。上海亟需通过政策指导,进一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发展,鼓励企业创新和加速成果推广。
其次,对于重大项目扶持机制需创新。项目是人才汇聚的重要载体,上海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中注重引进外国专家和智力进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攻关,这些双边、多边科研合作项目的开展,使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能直接参与国际科研项目的竞争与合作,加强了国际交流,使本土人才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视野始终立足于国际最前沿,提升了人才的国际竞争力。但在项目的扶持力度、扶持重点以及扶持的机制上还需要创新。
第三,对人才的资助力度还需加大。为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上海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人才计划来资助在沪就业创业的优秀科技人才。如针对海外科技人才方面的有“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上海市白玉兰科技人才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东方学者计划”等。在众多的人才计划中,2020年修订的“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经费资助为5~20万元/人,2021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经费为15~50万元。对于资助从海外引进,在上海高校从事学科建设和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及团队的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个人资助经费仅10万元,资助力度相对于上海的高消费水平、高房价只能是杯水车薪。
2.人才群体供需差异,创新链滞后于产业链的发展
上海是全国生物医药研发力量最强的地区之一,依托雄厚的基础科研力量,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产生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虽然高端人才的供给带来了基础科研优势,但在企业创新和产业链的衔接协调发展上起到的作用还极为有限。
首先,创新主体企业人才储备不足。上海生物医药领域的高端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研究院所以及医院等单位和机构。根据生物医药促进中心的数据,对获得两院院士、“863”首席科学家、“973”首席科学家、“杰青”“优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35种不同荣誉称号的1 091名高端人才进行统计分析,获国家或上海市人才荣誉的高端人才在企业工作的占比不足8%,仅为7.61%。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企业工作的仅占2%,上海领军人才企业只有5%[6]。可见上海生物医药领域的高端人才偏重于基础研究,出现了研究多、产业少、院所多、企业少的现象,甚至在某些产业前景被普遍看好的领域中出现了大量高端人才跳离企业重返高校的情况。企业高端基础研究人才的匮乏,不利于突出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不利于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良性和持续发展。
其次,成果转移转化人才总量不足,科研成果外流。上海市研发成果转化缺乏竞争力,而上海周边地区已从原先发展生产制造业,逐步向上游挺进,以联合研发、共建实验室、设立企业研发分中心等形式吸引上海高端研发资源流向当地。院所方面,如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生化细胞所在杭州、苏州等地建立基地。企业方面,如江苏恒瑞、浙江华海等企业凭借强大的资本支持和灵活的运作方式,以协作研发、共建实验室、成果转让等形式获得了上海大量的研发成果,并有1/3成果向当地转化;艾力斯公司开发的抗高血压创新药物艾力沙坦在深圳产业化;拥有数种新药知识产权的上海和记黄埔公司、睿星基因、健能隆、亚生公司等分别将生产基地落户在苏州、北京和泰州等地。这种成果外流导致上海市成果转移转化人才不足,越发不利于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衔接。(www.daowen.com)
另外,人才过度集中于外企,转化成果与上海关系不大。上海生物医药领域人才虽然国际化程度高,海外创新创业人才总量也大,但是很多生物医药企业是外资企业,人才也大量集中在这些外资企业。有些外资研发中心,功能完善、实力强大,它们利用了上海的土地、人才等方方面面的资源,也做了大量的投入,但最终形成的成果,却大多在其海外总部所在地申请专利,在上海的跨国企业、外资研发中心创新的溢出效应不尽如人意。
3.地域分布不平衡,产业与人才链供求存在矛盾
生物医药是上海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上海已经形成以张江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为重心,以临港新片区精准医疗先行示范区、东方美谷生命健康融合发展区、金海岸现代制药绿色承载区、北上海生物医药高端制造集聚区和南虹桥智慧医疗创新试验区为依托,构建起“1+5+X”的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就产业的地理空间布局的规划与创新人才资源的对比情况来看,区域人才分布不平衡的现象明显存在。
首先,创新人才市区化,产业热力分布零散,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不平衡。上海与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的有5所高校,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其分布除浦东新区外都在杨浦、徐汇等市中心区域内。
上海有6家主要从事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的科研院所。分别是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药集团中央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鲁华所和上海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些科研院所也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内。
上海生物医药企业分布却相对零散,从企业分布热力图来看,主要分布在浦东新区、奉贤区、金山区、嘉定区和松江区,主城区内却并不是企业的热力分布区域。
高校、科研院所是人才尤其是产业的高端基础研究人才的集聚地,除了张江创新药基地,其他特色园区均位于郊区,有的甚至位于远郊地区,产城融合程度有待提高。从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与创新人才资源的空间地理分布对比来看,人才链与产业链之间的匹配度还比较低。几个特色园区内缺乏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必备的人才链资源平台,而且人才生态的建造也尚需完善。虽然非市中心区域的承载区内生活配套已在建设中,但短期还难以形成人口虹吸效应。如生命蓝湾和湾区生物医药港位于远郊,距离市中心较远,通勤成为制约人才导入的最大阻碍。而高品质的基础教育、高质量的医疗保障和高标准的购物中心等这些生活配套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的集聚。
其次,浦东张江产业链、创新链发展强劲,人才链匹配度低,专业人才缺口大。浦东张江是生物医药产业最为集中、行业产值在全市占比最高的区域,张江除了进行企业集群的建设外,在人才配套生活环境方面也多方努力,如人才公寓、人才补贴、生活配套等,已经初步集聚了大量海内外高学历、高素质的生物医药人才,国内外顶尖技术专家或团队。经过二十多年的迅速发展,浦东张江已形成规模化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现了从全球集聚到创新引领的快速发展,建设了全球瞩目的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创新集群,成为研发资源高度集聚、创新成果快速涌现、新技术新模式率先突破的标志性地区。伴随着这一产业的快速发展,浦东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着人才总体短缺和结构性紧缺,比如张江科学城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过1 000家,大部分是创新药物、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医疗服务的医药企业,而2020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云聘汇”获取的数据显示专业人才供给缺口较大。
另外,五大产业特色园区定位与人才链的错位发展规划不足。上海的“1+5+X”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格局聚焦培育特色产业链条,定位清晰,分工明确,有力推动了资源高度集聚和空间的协作共享。以张江特色园区为研发核心,以其他几个特色园区为产业化基地的协作网络已经初步建立。但生物医药是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高质量人才。各特色园区为吸引人才纷纷出台政策,就人才补贴、人才公寓、生活配套等展开了人才的争夺。人才争夺的无序与零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区域内人才的竞争内卷,不利于人才链的打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