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职业教育人们认为是就业教育,因而对学生的教育往往偏重于职业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培训,忽视了其他方面,尤其是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易流于形式。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职业素养教育的欠缺。所谓职业素养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及其必备的素质。其意义和性质决定了职业素养教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而目前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法教育大多满足于课堂教育:讲的多,做的少;理论多、实践少。虽然各学校基本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这种流于形式的空洞说教实在难以提高学生真正的职业素养。
二是政治思想教育的空泛。政治思想教育是学生了解时事政治,关心国内外大事,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吸取社会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目前中职学校的政治课,大多内容陈旧,且与飞速发展的形势相脱节,加之教育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实在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更无法疏导和化解学生心中的困惑,学生对形势的了解和对社会的认同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疏漏。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文化素质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中职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入学分数普遍较底,人文知识缺失,进入学校的目的主要是掌握一种技能,因而除专业课外,对学校开的文化基础课也就不愿意学习,对考试等只是应付了事。加之职业学校从上到下强调的是职业知识、技能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部分教师在人文知识方面的传授也存在思想上的偏差,对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往往也只能听之任之,缺乏有力的手段和方法,学生的人文知识缺乏,文化素质的薄弱也就可想而知了。(www.daowen.com)
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创新教育模式,中职学校培养的人才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各专业与社会各行各业的联系极为密切,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也必须侧重于对各行各业职业素养的培养。从教育的内容到方式都必须注重与学生将来的就业,工作岗位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教育才有针对性,才容易启迪学生心灵,使学生感兴趣,也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和培养目的。因此,在教育模式上应更多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自己看,自己练”的开放形式。一是课堂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学生除了通过课堂学习,从理论上、感性上获得认知,还必须通过实习、调查、参与等实践活动去体会、养成,让他们从实践中真正体会到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所应具备的素质,认识到这种素质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更易养成,从而在思想品质上产生由不自觉到自觉的飞跃。二是常规教育与阶段主题教育相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教育要与时政教育、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及组织纪律教育等有机地结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阶段性教育。三是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想结合。经常组织一些必要的学校、班级的集体活动,引导他们去调查、了解、摸索,然后写出心得体会等,这样会更容易启迪他们的心灵和感悟,甚至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四是思想教育与专业技能锻炼相结合。通过思想品质教育,鼓励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观,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作者单位: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