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正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仅仅局限于书本,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是不够的,它需要借助于多种途径、多种手段实现其真正的育人功能。在长期的德育实践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德育活动、实践基地建设没有能真正发挥其教育作用,在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
一、教育内容公式化,实践活动形式化
很多时候,我们的德育活动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操作性不强,更谈不上实践性。如在参观伟人纪念馆时,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还不能完全理解伟人的思想、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又因为个子矮小,而展示图片的高低设置是以成人的身高而定的,所以孩子们看不见看不懂,吵吵闹闹教育效果不理想。其次,德育实效性不够:如公园、中心绿地环境优美、人造景观较多,但德育的教育内容、意义缺少。再者,客观条件限制:许多实践基地离学校很远,每次活动事先准备车辆、安排教师,担心学生的出行安全等等,工程浩大,而因为时间的限制,学生真正活动时间相应减少,因此许多内容学生不能充分实践。也有个别德育基地的教育内容、设备陈旧,缺少新的时代气息,使得社会实践基地教育的功能和实效大大降低,实践活动多流于形式,学生德育体验感受不深。
二、教育目标模糊化,基地选择简单化(www.daowen.com)
许多老师在设计中力求完美,过度追求形式,忽视学生活动体验感悟。有时组织学生去实践基地,事先也没有与学生讲明活动的意义要求,达到的任务等等,学生在活动中也就没有了目标,也就演变成一次纯粹的“玩”的活动。为活动而活动,更谈不上让学生感受生活,体现德育教育。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认为:德育应该回归生活,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不单单是一种口号,更是一种细化的行为过程。在社会实践活动前先制定活动方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分别提出不同的参观目的和要求,有针对性的布置不同的知识点和思考任务,做好事先的“预习”。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去?去解决什么问题?通过“预习”使在同一个基地活动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认识与提高,避免了“老面孔”“老问题”。活动过后还可以利用午会课等组织学生讨论活动心得,动员学生写一写、画一画等用不同的形式来巩固活动的教育意义,使教育取得实效。
(作者单位:上海市长宁区安顺路小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