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让就业辅导成为学生终身服务

让就业辅导成为学生终身服务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学校提出新的就业辅导理念——“让就业辅导为学生终身服务”,逐步构建出符合中职生发展特点的就业辅导体系。

让就业辅导成为学生终身服务

近年来,中职生如何获得理想的职业,如何对自身进行职业规划,是摆在学校和学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中职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也愈加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因此,我校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辅导教育,分别于不同专业、不同背景(本市户口、外省市户口)学生中随机抽选样本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中职生普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是很清晰,自我的认识也不科学,有将近13%左右的三年级学生尚未考虑职业选择问题。同时,在一年级的学生中,普遍存在来职校“混日子”的想法,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对生涯规划采取回避态度。

(2)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发展不甚清楚。仅13%的学生对自己所选择专业非常了解,34%的人对所选择专业比较了解,高达43%的学生对所选专业不太了解或一点都不了解。同时,调查显示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较低,只有47%的学生对自己现在就读的专业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有超过50%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不了解。

针对学生的这些问题,学校提出新的就业辅导理念——“让就业辅导为学生终身服务”,逐步构建出符合中职生发展特点的就业辅导体系。

一、我们的希望——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意识

调研结果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辅导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针对这一问题,我校首先制订了学生就业意识培养目标如下。

(一)职业意识的培养

职业意识是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具体表现为:工作积极认真,有责任感,有自我约束的能力,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要真正领悟职业这一真谛,作为中职生,首先就要学会做人,要不断地修炼自己,要培养自己的职业意识,包括奉献精神、自律意识、竞争意识等。

(二)团队意识的培养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项工作的完成往往是很多人共同协作的结果。职业活动中不仅需要竞争,还需要主动合作精神,竞争与协作相伴而生,相离而失。实践证明:一个人的职业活动,总是与一定的职业群体相联系,离不开同行业的支持与协作,产业间相互依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也要求一个单位内部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必须团结协作。

(三)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深厚的知识积淀,需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更需要锲而不舍的毅力。

(四)学习意识的培养

学习包括更新自己原有的专业知识,掌握新技能,结合各门学科知识来发展和完善自我;不但要“学会”,而且要“会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把有用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素质的提高,真正成为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实践证明,职业教育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高技教育的始终,与专业教育紧密的结合,相互促进。没有正确的就业意识,就不可能有牢固的专业思想,就业意识的培养是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二、我们的实践——搭建平台完善就业辅导工作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使我校的就业辅导工作体系完整而有效,我们打造了四个平台——就业辅导课程平台、职业素质养成平台、学生自主管理平台和实践操作平台。

(一)将就业辅导与生涯规划课程有机结合,建立学校就业辅导课程体系

1.建立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学校从多维度构建该职业指导课程体系,有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全校新生第一学期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能够结合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设计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针对全校即将实习的学生第四学期开设的以如何成功求职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和训练求职技巧,了解求职、创业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与此同时,学校要求各科老师从专业角度渗透就业辅导理念:了解本专业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以及这些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帮助学生认识专业、认识职业,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2.形成行之有效的多角度评价制度

建立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职业素质课程、参加社团活动、参与社会实践、进行工学结合或顶岗实习等职业素质等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扩大评价范围,由原来的生评、师评扩展为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三者结合的综合评价。同时,引进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制度,为全面开展就业辅导发挥导向作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兼顾,对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学习,包括社团活动、技能大赛等进行综合评价,发挥评价对学习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激发学生兴趣,逐步提高其综合职业素养。

(二)搭建综合职业素质养成平台,完善就业辅导体系

我校作为长宁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基层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随着时代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贴近学生的发展需求,我校搭建“现代服务业综合职业素质养成”平台。根据区域办学特点,整合学校、行业企业与社会团体等各方资源,突出职教特色,全面推行综合职业素质系列课程,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实现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知、情、行的有机统一,形成“一二三四”的建设思路如下:

一个目标——以培养“学习型”“发展型”人才为目标。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在人才培养上完成由单一的“知识型”“技能型”向综合的“学习型”“发展型”转变,旨在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www.daowen.com)

两大支柱——以实体中心与信息库为两大支柱。逐步构建起以实体中心(我校的实训中心)与虚拟平台(综合职业素质养成课程体验虚拟中心)为依托,以综合职业素质系列课程为核心,丰富社团活动为载体,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三方联动。

三个阶段——形成职业素质学习阶段(培养职业意识,为专业学习做好学业准备)、职业素质强化阶段(端正专业态度,为就业做准备)、职业素质实践阶段(顶岗实习阶段,提升就业能力)三个阶段。

四方建设——完成课程建设(包括《实用外语》《现代礼仪》《文字录入》《硬笔书法》,沿用规划教材《职业生涯规划》,形成现代服务业学生综合职业素质课程的系列教材,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导学材料);队伍建设(采用学校、社会团体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的形式,组建“三合一”职业素质养成项目工作室,构建一支强有力的综合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师资队伍);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的建设)和评价体制建设(立足过程评价,定性定量结合)。

(三)以专业为向导开展“创智赢家”系列主题活动,构成学生自主管理平台

加强专业教育,解决中职生专业思想问题,因此,我校致力于开展“创智赢家”主题活动,该项主题活动以学生自身所学专业为向导,发挥学生自主管理,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所选专业及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1.以校园活动为抓手,强化专业内容的宣传

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正确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学生会定期邀请本校历届优秀毕业生与在校生座谈,安排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新生)走进企业,采访同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以榜样力量激励学生,培养自我,立志成才;聘请企业及各用人单位有关领导来校作职业指导讲座,使学生直接了解社会对本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要求。

学校每两年利用“上海市星光技能大赛”的契机,开展“激扬青春”技能节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竞争上岗的意识,形成勤学苦练专业技能,并努力追求一专多能的学习风气,练就过硬的技能,为毕业后的求职打下成功坚实的基础。

2.以校园文化为纽带,加强专业技能学习

作为职业学校,我们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极力融入企业文化,架起企业与校园之间的沟通纽带,促进优秀企业、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交融和互动,从而拓展中职生思想教育和职业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从军训开始,我们就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采用视频资料从专业今后的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企业工作环境等加强教育和教化。

同时,我校构建了多个实训基地(物流、旅游、汽修、烹饪等),还根据不同的专业与多个企业进行合作,搭建学生实践就业平台,积极推动学生开展技能训练和下企业进行实地工作体验活动,使就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创智赢家”主题活动正是利用实训基地,开创学生自主管理实践操作模式。淡化教师角色,让学生自主管理、自行操作,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分角色体验,并且采取分小组模拟训练的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产生真实的工作体验。

(四)定期开展“工学交替”企业实践,形成实践操作平台

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以及“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模式的推开,学生到企业实习将是经常性的教育内容,阶段性实习、顶岗实习,都是职业指导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实习重点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中,促使学生尽快由“学校人”转向“职业人”;同时既是检验职业岗位能力素质要求是否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重要过程,也是学生把握好在毕业前夕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调整的最佳时机。

学校一直重视学生的企业实践,为此我们采取“毕业班实践全体验:一二年级分批体验”的模式,不仅三年级毕业班的学生得到实践机会,一二年级的同学同样在企业得到了锻炼。这两年,我校连续安排酒店、烹饪专业在校学生参加每年召开的上海市政协会议进行服务,安排物流、汽修专业学生寒暑假实践,得到多方好评,学生也在这样的高规格服务中提升了自己的职业素养,对企业要求有了感性认识

我校积极与就业市场联系,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积极向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推荐本校的“人才产品”,让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学校,充分认识毕业生的才华和能力,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参观指导,进行就业洽谈。我校已连续多年召开企业进校园的招聘会,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和用人单位直接见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同时有助于学校和用人单位相互了解,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我们的思考——再接再厉,着眼于未来发展

我校在就业辅导工作中进一步认识到,就业辅导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该工作的现实性和全面性,以“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未来发展”的工作方针与工作目标为指引,我们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应将就业辅导与心理健康有机结合

中职生因其年龄较小又无社会经验,心理年龄低于实际年龄,在求职过程中不仅受社会家庭等诸多外因的限制,而且受自身心理的制约,在就业过程中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眼高手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二是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估计不足,尚未具备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三是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些心理障碍会阻碍中职生的正常就业。为此要以就业为导向,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中职生职业指导的始终,引导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增强就业的主动性。

(二)建立《个人就业辅导档案》,注重以学生为本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快毕业时都希望学校能够提供完整的、个性化的就业辅导方案,能方便他们实施和操作或在遭遇职业困惑时,可以有效地应对,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因此,学校应首先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行业就业情况的报告,包括职业性质、发展前途、就业的难易程度,然后对学生进行择业意向测试,了解他们的特长和兴趣,帮助分析可行的职业选择,帮助其建立一套基本符合个人实际情况的完整的《个人就业辅导档案》,并对其进行跟踪和辅导,适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三)以体验式课程的开设作为就业辅导的主渠道

我们可以以帕森斯的特质因素理论为基础,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五要素(知已、知彼、决策、目标、行动),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及专业发展需要,根据不同专业设计成一个个参与式的互动式的体验活动,有游戏主题讨论交流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调查分析、实践活动与名人零距离对话心理测量等。例如:旅游服务专业——团队训练体验式活动课程;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平台体验式活动课程;物流操作专业——模拟社区体验式活动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分享和反省他们的经验感受,将其整理和转化成一些对个人有意义的的信息,促进对职业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从而完成对就业的思考与规划。

(作者单位: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