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行,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不断受到外来消极文化的冲击进而遭到消解。传统文化的断层以及人们价值观的日益扭曲、生活方式的逐渐异化,也因此引发了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社会伦理的失范、家庭暴力以及各种犯罪问题。而教育处在社会转型的重要关口,不可避免地会在教育过程中遇到上述问题,中职校德育工作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忧思与改革同在。
一、中职校德育现状及忧思
当前许多中职校面临着“学生起点低,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自私、狭隘、缺乏合作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成为一些中职生的典型心理特征。许多中职生身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辍学、逃学、出走、寻衅滋事等行为。
通过我校德育部门对幼儿保育、数控、汽修三个重点专业共634名学生、42名教师进行的无记名问卷调查情况,可以对当前中职校的德育现状窥一斑见全豹。具体情况如下。
1.理想信念比较坚定,有民族自豪感。被调查学生中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的占79.7%,认同道德重要的占73.8%,愿意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关心他人、社会的占到接近90%,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占70.8%,遇到困难能坚持到底并能抵制环境中诱惑的,分别占62%和63.4%。
2.遵纪守法观念明确。有86.9%的学生认为遵守社会规范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超过半数的人认为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知道学校违纪处分的内容的,占74.5%;不会因一己之私而触犯法律的,占74.6%;不会去破坏公共财产的,占74.1%。
3.学习态度喜忧参半。喜欢自己的专业并对所学专业相关行业的道德规范很了解的,分别占47.2%和50.9%;认为学习不需靠老师的督促也能学好,占45.4%;学技术很认真的占61.1%;认为实习实训中学习是件有趣的事,占74.9%;善于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教训,占57.7%;认为专业课比文化课更重要,而且学习有针对性,分别占58%和60.6%;能分清学习与玩乐的占65.4%。从调查结果来看,能正确认识文化课与专业课关系并能自觉努力学习的学生并没达到绝大多数,相当多的学生因学习基础不扎实或有困难,不能摆正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关系,认识还有偏差。
4.行为规范遵守情况并不乐观。公交车上能给老人让座的占80.6%;近半数的学生比较喜欢或喜欢穿校服,仅有40.3%的学生认同学校关于不留长发、不染彩发的规定;喜欢上网不怕影响学习的占到了35.3%;不认同考试作弊的仅占38.8%,坚信只要不被发现谁都会考试作弊的占到了16.6%;大多数学生尊重老师和同学,占75.2%;有良好生活习惯,按时起床的只占62.6%;不利用说谎来逃避惩罚的仅占30%;一半人不赞成用打架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占52.2%。调查结果显示,有较多学生不能严格执行学校规定,对着装、仪容仪表问题心有异议,上网问题较为突出,说谎问题较为严重。
5.人际交往问题明显。不主动和父母交流学习情况的占27%,明确知道和异性朋友交往应注意分寸的仅占46.8%;基本认为老师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占到45.1%;近60%的学生希望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尊重;但能处理好自己面临问题的学生仅占19.4%;和父母关系融洽沟通良好的合计66.4%;有38.4%的人担心自己的言行受到别人嘲笑。大多数人有谈得来的朋友,占79.7%;有27.3%的学生表示有心里话绝不会向老师说。由此可见,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倾向于和同伴朋友交往,对父母或老师却有些封闭心灵,有不信任感,交流不够主动。
6.就业观非常现实。希望未来工作轻松稳定且薪酬丰厚的占57.6%,明确表示不愿到艰苦岗位工作的占到23.5%。
7.学校德育工作有特色,管理到位,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一般。对学校德育工作评价的调查结果表明,多数教师认为学校德育课程开设充分、师资力量比较充分、对学生德育重视,教师认为搞好学校德育的最关键因素是学校管理;半数教师认为学校在德育方面的培训与指导还应加强,师生关系较融洽,大多数教师(73.8%)认为学校德育工作有特色。
结合调查问卷情况和我校的德育实践,笔者以为:重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努力践行行为德育,实行正确的德育策略,是提高中职校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二、德育为首,重视“传统美德”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中职校的学生现状则表明:做好德育工作是基础,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教会学生做人”比“教会学生求知”重要得多。学生工作出了问题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到教学和其他工作。各级领导和教师要从根本上树立“德育为首”的观念,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各部门密切配合,全员参与,做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先决条件。而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时候,单靠教师说教远远不够,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予以重视和落实,思想素质才可能真正提高。为此,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参加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题组的各项活动,并组织编写了传统美德教育校本教材《传统美德教育读本》《传统美德教育班会课教程》,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传美教育,组织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评选“传统美德”之星,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本校的开展,让传统美德的春风始终吹拂着学生的心田。
三、践行行为德育,不断提高德育实效性
行为德育是我校的德育特色,其内涵为:通过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借改变行为来改变习惯,进而影响思想的改变,即在具体行动中贯彻德育教育,通过实践落实德育教育理念。具体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
(一)用“荣誉激励制”培养学生的自信
“后进生转化”是长期困扰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关键是让学生找到尊严。我校的“荣誉激励制”恰好契合了中职生的成长特点和心理需求,对“后进生转化”而言,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荣誉激励制”就其内涵来说,是一种赏识教育,主要通过各种荣誉的获得来激励学生做到自信、自律、自强。我校的“荣誉激励制”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倡导“以正面引导和积极鼓励为主”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形式主要有班级荣誉激励和个人荣誉激励两种。奖项设定能够涵盖大部分学生的特长,如学习、文艺、体育、劳动、帮助别人、礼貌、遵守纪律、绘画、手工等,充分体现了对多元智能的尊重。但是,荣誉激励不是廉价的荣誉,它还须通过竞争去获得。(www.daowen.com)
(二)用“双值周”制培养学生的劳动服务观念
“双值周”是我校的传统德育实践活动形式。它的基本形式是全校每个班级除“小值周”(班级卫生)外,在一个学期中参加一周的学校服务管理活动,即“大值周”活动。
“双值周”的核心内容为劳动、管理。主要培养学生的“四个观念”(劳动、纪律、服务和环境道德观念)“四个意识”(质量、效益、竞争和创新意识)“四种能力”(劳动、服务、管理和竞争能力)。“双值周”不仅重视学生参与实践,更重视学生在行为上的养成,思想上的提升。学生通过劳动、服务和管理的过程,体会到自己肩负的服务责任和管理责任。
(三)用“放飞”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
“放飞”取自“放飞理想爱我专业”,目的是让学生走出校门,更多地感受社会、提早认识和了解所学专业的行情及应用情况。各专业部可结合专业特点举行“放飞”。比如,园林专业学生的“放飞”可选择参观花卉展览,幼儿保育专业的“放飞”就是“走进幼儿园”。“放飞”是一种手段,如何运用这种手段来引导与教育学生才是学校关注的重点。因此,总结更是“放飞”活动的重头戏。为了能让学生加深感悟,学校采取了多样化的方式:组织关于“放飞”活动的征文、演讲、电子小报比赛等等。专业放飞是学校行为德育创新的手段,通过放飞去让学生完成自我教育,使学生由他律逐渐转向自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制定正确策略,扎实推进德育工作
(一)从“早”入手,正本清源
新生入学的前三个月是德育关键期,开头三个月抓早、抓实,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生活观,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每一届新生入学学校都强调班主任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第一学期,第一学期重点放在前三个月。从礼貌招呼到校服穿着等等细节,都逐一强调并进行检查、评比等,从早入手抓好德育细节。
(二)以“勤”促变,根除陋习
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常常带来一些不好的习惯,而这些习惯在短时间内确实很难根除,因此,学校要求所有的管理干部和班主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逐渐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树立良好风气。抓反复,反复抓,持之以恒。对仪容仪表、言谈举止,经常要检查督促;对随手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更是经常教育。以“勤”促变,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唯“实”为本,重视效果
德育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华而不实的花架子骗得了一时,却难保德育产生实效。为了防止“作秀”式的德育管理,德育管理人员检查工作也不停留在黑板报、校服穿着等表象,不仅注重主题班会以及活动方案的制定,更注重过程以及效果的检验、跟踪、反馈。通过不同方式的检查评估,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四)重视“细节”,小中见大
德育工作中要求班主任和管理人员从小事抓起,注重细节。比如:桌椅不要拖拉,物品要轻拿轻放;离开教室要随手关灯关门关窗;打扫卫生不留死角;不在校服上乱写乱画等。学校还给每位教师发放《细节决定成败》,要求全体学习。同时,要求每位管理人员务必把事情做细做实。
做好德育工作仅仅依靠班主任还远远不够,学校还组建了四支学生干部队伍——学生会干部、团委干部、纪律督察干部、宿舍管理干部,通过加强团队建设,实现学生管理。通过发动学生参与管理,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工作积极性,更锻炼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使学生在管理与被管理中学会换位思考,真正长大成人,道德品质真正得到了提高。
虽然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在生源上遇到了一定的困难。职校生中属于“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被遗弃、贫困家庭、家庭暴力、沉迷网络、父母过度溺爱等不良环境”的较多,有的存在某种程度的人格缺陷,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密切配合,通过传统美德教育和行为德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定可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有效解决困扰中职德育的问题。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群益职业技术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