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养成教育与学校管理的探讨

养成教育与学校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年来学校不断探索养成教育管理模式。从校长室、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到任课教师,分工明确,逐步形成了清晰的养成教育的管理网络。这是学校创新养成教育管理的体验,学校坚持班级“每日一点评”,校当家“周点评”和政教处“月点评”制度。及时评点学生的亮点,并指出不足,体现了养成教育的即时性,从督促整改来看,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养成教育与学校管理的探讨

一、背景分析

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习惯。”自2008年起,上海市龙茗中学成为了“闵行区现代学校区域文化建设”国家课题实验学校,学校也确立了“创新中学生养成教育,打造特色学生文化的实践研究”子课题项目,并成立了学校课题组。学校提出“以人为本,崇尚真理,知行合一,实践创新”这一朴素的办学理念。在这一办学理念指引下,学校把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乐学、善思、笃行”的养成教育,努力践行“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学有特长、勇于创新、全面合格”的培育目标。

二、措施与落实

(一)强化管理,落实细节,坚持养成教育为德育第一抓手

学校始终坚持,养成教育的实施要以有效的管理为依托,校长既是第一责任人,又是学校养成教育制度和机制的策划者。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切教育的基础”。通过建立行政值班制度,为每个班级的行规遵守、卫生保洁、文明用餐等状况做点评。

三年来学校不断探索养成教育管理模式。从“大部制”管理模式,到部门负责,分年级实施的递进式管理,再到“首席班主任”制度的介入,都为学校的养成教育工作提供了探索之路。从校长室、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到任课教师,分工明确,逐步形成了清晰的养成教育的管理网络。

学校在实施《中学生日常行规规范》的基础上,深化挖掘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制度机制保障,制定了《龙茗中学学生一日常规》《龙茗中学行规八条学规八条》等。通过规划设计、制度体系、保障机制、实施方案、工作计划等,确保将养成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学生。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在养成教育中教师的榜样和表率作用。通过举行班主任校本培训,明确了学校办学理念、学生培养目标,形成了“三横两纵”的教师培养和发展框架;又通过《教师一日常规》《师生温馨关系十二条》《龙茗中学教师守则》等制度规范教师教育行为,同时还注重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和“教师讲坛”制度倡导教师行为示范,也通过每节课的养成教育“打分”,让每一个任课教师都能成为学校养成教育的实施者和评价者,实现“全员德育”。

(二)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分阶段实施养成教育目标

学校一直致力于养成教育工作,并尊重养成教育分阶段制定目标和实施的基本规律。学校既把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常规管理的基石来打造,又从学校“乐学、善思、笃行”的学风建设中逐步提炼出各年级养成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六年级作为起始年级,学校坚持把“新生入学素质培训”作为养成教育第一课,并开展“八要八不规范”教育活动,并制定“激励卡”学生成长档案;七年级重点开展“博学、笃行”系列养成教育活动;八年级开展“读经典、识荣辱、守规范”系列实践研究;九年级则以“乐学、善思”为切入点,体验高年级的行规示范和自主管理训练。

(三)打造养成教育课程体系,重视养成教育实践,不断完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和机制

养成教育要想取得较好的成效,关键是完善教育过程,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样即使短时间解决了问题,也很难被学生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学校坚持以课程体系不断完善养成教育过程。形成了:培训课程(时政课、校会课)、专题课程(交通安全教育、廉洁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健康教育、心理教育、民防知识教育、法制教育)、环境课程(温馨教室布置、校园布置)、仪式课程(升旗仪式、换巾仪式;开学典礼、休业式节日庆祝活动)、社团课程(小记者、礼仪队、行进乐队、合唱队、武术、手球)、实践课程(校当家、社会考察、志愿者服务、新生集训)等,通过课程化建设,教师开展养成教育的目标更明确,过程更完整,也转变了养成教育就是“批评”的灰面孔形象,学生可以在学习和选择中内化。

通过这些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实践活动,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真正的实践者。新生入校集训,班级温馨教室建设、学生“校当家”值周与点评活动、班级精细化自主管理、学校体育艺术读书、创新四大节日活动,“茗星”干部-少年团校培训,少先队轮值广播站,编辑《茗星报》,参加合唱队,行进乐队等学生社团,“同在蓝天下义卖”学生帮困爱心行动,志愿者社会实践服务活动等等,这些有效活动载体一一推进了学生养成教育水平。学校自开办以来,就一直坚持推行“校当家”活动,即由一个班级的学生负责为期一周的学校服务和检查工作,“校当家”学生要自主组织每日清晨的文明礼仪岗,课间执勤岗和三操检查岗,并负责当周学校总体情况的点评。通过这项活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效果是多重的:佩戴了“校当家”标志,就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是行规示范员,这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养成教育;而检查执勤过程中,又是对学校行规监督机制的有力补充;一周的活动,又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要使这些项目载体有效进行,还需要学校形成与之匹配的日常四项管理机制如下。(www.daowen.com)

一是培养机制。学校通过“茗星”干部-少年团校培训活动,不仅培养了学校养成教育的示范员,也培养了各个班级的监督员和检查员。

二是检查机制。学校通过行政值班制度、“养成教育”检查表、少先队干部检查以及政教处抽查,做到了师生共同参与养成教育检查。

三是评比机制。学校坚持每周行规、学规、卫生、广播操及文明用餐五项“流动红旗”评比活动,坚持把行规检查纳入到“茗星少年”和“茗星班级”的学期评比中。

四是点评机制。这是学校创新养成教育管理的体验,学校坚持班级“每日一点评”,校当家“周点评”和政教处“月点评”制度。及时评点学生的亮点,并指出不足,体现了养成教育的即时性,从督促整改来看,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养成教育的成效分析

尽管学校的养成教育活动还刚刚起步,略显稚嫩,但从学校开办之初,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位教师都深知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可以说学校的养成教育是伴随着学校的成长一步步走过来的,养成教育的烙印也在全校师生身上体现出不小的成效。

1.学校重视养成教育,重视师德队伍建设,更重视学习氛围的营造。比如,学校积极参加教育局党委组织的“铸造师魂”读书活动,并组织教师共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组织干部教师学习校长室选编的学习资料,利用校主题节日——读书节契机,组织“教师讲坛”系列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巾帼篇”“专家篇”和“奇迹篇”,搭建教师之间的共享交流平台;同时针对学生,开设了“茗师讲坛”,向学生普及“读经典,立品行”的知识讲座,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对养成教育的认知和自身素质。

2.教师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并体现出高度的奉献精神。教师队伍重视自我学习和自身规范要求,重视学生行规细节,从课堂习惯,作业习惯到文明用餐,对养成教育细节做到了精细化管理。同时,教师积极开展“温馨结对”活动,时常走进学生家庭,了解学生不同家庭背景后的行规观念和在家表现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队会活动,使得养成教育不断推向深入。例如,初二年级举办了“珍爱红领巾,奔向共青团”暨“告别十四岁生日”活动,通过学生在校三年的影片回顾,教师、学生、家长谈感言和穿插的文艺节目表演,不仅得到与会家长的肯定和认可,而且让每一名学生都在实践体验中,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成长,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奋斗目标。

3.学生认知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形成了朴素的共识,如人人都能做到进门“三件宝”,即校服、校徽、红领巾;进校门向礼仪队员和值班教师问好;校内不奔跑;用餐讲文明等等。同时,节约环保意识也明显提升,学校也获得了“绿色学校”、市“安全文明校园”称号等。

4.通过家、校、社区联动,整合了养成教育的内外部力量。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家长学校规章制度,坚持给家长“留作业”,组织家长共同参与“不输在家庭教育”观念的学习和大讨论,并要求家长完成“课后作业”——书写学习感受,并以此为依据开展评选“茗星家长”活动,学校还聘请现代家庭教育专家顾晓鸣老师等向家长开讲座,组织家长参与“不良家教习惯”双向签约活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等。学校的做法不仅得到了家长和社区的支持,还经常有家长通过家委会、家长会、信件和邮件等途径反映学生在家的表现以及自己的感谢感言等,给予学校开展养成教育以巨大的支撑。

当然,学校养成教育的路还很长,比如一些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还不够,学校的评价跟进还不够,还得做好刚性评价与柔性评价的均衡着力等问题。学校还将根据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因素,不断将养成教育引向深入,以期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

(作者单位:上海市闵行区龙茗中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