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复旦文化之源:探寻特色发展之路

复旦文化之源:探寻特色发展之路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复旦中学选择特色发展之路也是对历史的一种理性回归。“文化”主题轴综合课程体现了学校的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目前,在“文化”主轴下已经形成

复旦文化之源:探寻特色发展之路

上海交通大学在90周年校庆时树起了盛宣怀铜像,我们复旦中学在百年校庆时也树起了马相伯铜像,为什么?

加拿大学者迈克尔·富兰在《教育变革新意义》中指出,教育“如果要完成一场深刻的、更加持久的变革,最为重要的就是‘重塑’学校文化”。

这是因为:学校文化具有创造性——一个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人们思想活动的影响大于社会文化中约定俗成的东西对该学校的影响,具有孕育先进文化的作用;学校文化具有指向性——学校文化有其特定的价值指向,即教育价值观;学校文化具有引领性——学校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引领功能;学校文化具有交融性、选判性——社会多元文化汇集于学校,学校文化在自身构建中有一个选择、容纳化为学校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特性;学校文化更具有教育性——学校通过文化思想和文化行为和其文化载体等方式向学生传承着人类的先进文化,培育、提升着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教师通过自身的教育行为也在提升文化素养。

学校办学是要有精神的,而精神是要用文化来引领的,但文化也是会断裂的。因此,要找寻文化之根,寻找精神的“基因”。

一、溯源——寻找、认识复旦文化基因

(一)辉煌过:成为历史“名”校

文化这个词很难界定,也许许多人说不清楚什么是文化,因而觉得文化是虚的;但文化又是实实在在的,否则,不会有“文化断裂”一说。那么,复旦的文化是什么?

复旦在特定的年代里应运而生,在百余年的风云变幻中负重前行,筚路蓝缕,自强发展,书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灿烂的一笔。她奠定了中国近代基础教育的思想源,积聚了一批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的伟人,上演了一系列影响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造就了一批文化、科技领域内的大师,成就了复旦的历史之“名”。而复旦辉煌的背后所折射的始终是“自强育人”的办学思想与教育追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治教治学理念与人生态度,以及“服务、团结、牺牲”的价值取向与奉献精神。这些,正是在百年风雨中积淀而成的厚重的文化,正是从复旦历史之“根”与“源”中生长的厚重的文化。

(二)断裂过:“文化”沧桑

当然,复旦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复旦曾经一度被湮没在一般的学校中,甚至复旦之名也将不保,复旦的教育品质受到伤害,复旦的文化即将遭到扼杀。

二、求索——传承、发展复旦文化

但是,复旦今天的发展已经不可能也离不开源自复旦“根”与“源”的复旦文化精神;同样,仅仅传授知识的学校并非是一所好学校,因为她无法撑起民族精神的大厦,无法构筑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学校是人类文化的神圣殿堂,传承文化、扬弃文化、创造文化是学校的职责与使命。

旧邦新命(于漪老师在复旦中学百年校庆时为复旦中学所题词),复旦要从历史名校发展为现代名校,应该带着传统的精髓走向教育现代化。基于这一思考,2002年学校提出“文化立校”,在践行这一办学思想的过程中,努力处理好三对关系: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从2002年到2010年的三个三年规划实际上就是围绕这三对关系展开的,其基本策略就是固本活化。固本,即做好三个坚持:一坚持复旦教育思想的本源,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自强育人;二坚持复旦的教育本体,即民族教育;三坚持复旦的完人教育本色,完人即全面发展。活化,即结合时代特征赋予传统以时代内涵,与时俱进,特色发展。

进入21世纪,社会对高中教育发展的需求进入一个重要的转型期,与此同时,政府对高中教育发展的政策也发生变化,从片面追求升学率转而追求“绿色”升学率,从学校发展的“千校一面”与“同质化”转而追求学校发展的多样化与全面化、特色化与个性化,复旦中学选择特色发展之路是对现实发展趋势的一种积极思考。同样,复旦中学选择特色发展之路也是对历史的一种理性回归。

复旦已经走过105年,在前50年,复旦是私立的,她的教育思想特点鲜明,即“崇尚科学,自强育人”,不同于封建书院,不同于教会学校,这些不同就是复旦的特征。但是,在复旦基础教育后面的几十年发展中却被同质化了,千人一面,千校一面,我们陷入传统的视角当中,因为我们都是公立学校,政府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和高考指挥棒牵着学校走。高考有其历史功绩,但是高考又局限了学校的个性发展,所以我们很多老师只有教学观没有课程观,老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智慧仅仅体现在在高考指挥下如何应对高考的策略当中。

现在提出特色发展,多样发展,个性发展,就是要回归到历史上的高中教育百花齐放的状态中。这种回归不是一个简单的回归,而是更高层面上的回归;特色发展,个性发展,要有利于学生的潜质,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傅斯年说北京大学学生要从社会人转会为学人,我反他而说,应该是由学人到社会人,而这个“社会人”,在今天的内涵更丰富。所以,复旦提出培育具有复旦文化基因的人,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这是一种文化智慧,而后上升到文化创造力(高中未必能够就能实现),这就是说一个复旦培育出的社会人,他带着复旦的文化基因走向社会,在社会中伴随着他的终身在发展着文化。所以说,特色发展是对历史的回归,也是对历史的超越。

学校特色发展的载体包括文化、课程、教师与学生,在追寻特色发展的过程中,我校逐渐形成“文化导引,教师主体,课程载体,造就学生”的基本策略,而以课程为其核心内容。课程可以彰显文化,课程可以成就教师,课程可以造就学生,因此,以“文化”为主轴的复旦中学博雅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博雅创新人才的培育就成为我校特色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课程思想:“文化”指的是什么?(www.daowen.com)

“文化”主题轴综合课程的主要特征之一即在于主题性,用“文化”这一主题实现若干模块的整合,这里的“文化”就是溯复旦之“根”与“源”而来的复旦文化,就是“自强育人”的办学思想与教育追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治教治学理念与人生态度,以及“服务、团结、牺牲”的价值取向与奉献精神。复旦文化体现了“读书不忘爱国,爱国不忘读书”的社会责任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体现了历史积淀与现实发展的统一,体现了人文根基培育与道德践行的统一。

(二)课程结构:课程与“文化”有什么关系?

“文化”主题轴综合课程体现了学校的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目前,在“文化”主轴下已经形成了包括《寻梦复旦园》《“相辉”文化讲谈》《辨“砖”识“屋”——史料解析入门》《文化与人生——中外名文的文化解读》《西方文化掠影》《TI技术环境下的高中数理化综合学习》《世界风情与审美》《“绿色家园”环境教育》《数学与人文》《男拳女舞——体育综合素质拓展教育》等十个比较成熟的模块。这十个模块体现了从“小文化”到“大文化”的思路,即由校园文化(《寻梦复旦园》)到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相辉”文化讲谈》等)再到世界文化(《世界风情与审美》《西方文化掠影》等)

(三)课程实施:课程怎样体现“文化”?

由“文化感知”到“文化理解”到“文化判断”,能力要求逐级提高,由复旦人文精神奠基到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基本线路。

课程的实施强调师生“文化”的内化,将“文化”内化为师生的一种体验。用文化影响教师,教师感知并创造文化;用文化影响学生,学生感知并创造文化;教师影响学生,学生影响教师。为落实这一方法,复旦充分挖掘历史蕴藏,结合时代精神,营造独特的人文氛围,力求走进校园,满目皆文化,处处皆教育。

比如,学校在建的马相伯纪念馆,尽管从呈现方式上与先前的校史馆有所不同,校史馆以时空方式呈现复旦历史,马相伯纪念馆则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呈现复旦历史;但是两者的建设过程却是相似的,整个纪念馆从布局的设计到资料的搜集,到日后内容的解说,都由学校师生亲自共同参与,所以,纪念馆从创建到运作实际上是一个独特的文化内化过程,而马相伯纪念馆的建立就是一门文化课程,师生是这一课程的建设者与践行者,这一课程的实施就是师生接受文化并创造文化的过程。

三、结语——思考建设文化特色的困惑与瓶颈

厚重的“文化”是历史上特立独行的的复旦积淀的精髓,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则是今天的复旦力求形成的特色。

(一)特色需要时间的积淀

特色是一个引领前进的目标而不会一蹴而就,特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会立竿见影,特色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无法完全描述。因此,特色需要时间的积淀,需要磨练与坚持,由点到面,由初始到深化,从特色到常态,从常态到风骨,风骨形成的学校必然是有自己风格的学校。9年来,我们始终在不懈追求。

(二)对特色学校创建的现实思考

特色学校创建,需要解决的关键点在于教师。复旦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已有长足进步,但距学校特色发展目标仍存有一定差距。教师除了需要突破自身素质的局限外,更需要突破传统观念的局限,突破世俗观念的局限,亦即教师思想需要解放。追求文化认同,复旦共同体的文化认同。

(三)面临的禁锢

教师要解放,首先需要学校解放;只有解放了学校,才能解放老师和学生;只有解放了老师和学生,学校办学才能实现多样化、特色化和个性化。但是,目前的学校依然受到种种禁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思想的禁锢、体制的禁锢和机制的禁锢。

尽管社会对高中教育发展的需求、国家的宏观政策、高校人才选拔制度的转变对高中教育发展的导向等诸多现实因素确实为特色创建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发展空间,但这个空间由于思想、体制和机制上的禁锢又是非常有限的,夹缝中生长的特色必定是一种有限特色而不是真正的特色,只能是共性大于个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