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看古籍,《中庸》开篇就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说,教化要遵循人的天性。人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做教育更要因材施教,笃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用心感受每个生命,静听花开那一瞬的声音。
学生非“生而知之”,教师也非“教而知之”,经验的积累成了“通行证”,时代被拒之门外,人的性灵也被隔离,成了无人问津的孤岛。眼看着成绩的彼岸歌舞升平,它却只能黯然神伤。
我要做的,就是将这片孤岛划进狂欢区,让性灵跟着教育共舞。如何做呢?譬如鸡蛋,在外面打开只能做菜,而从内部打开就是生命。我需要的是一支能够不断“升级”的专业的教师队伍,他们就是开启孤岛的密码。
为了寻找教师“升级”的路,我们指导教师制订了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聘请了专家进行引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研修活动……在众多教师成长的途径中,我想,要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际工作,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经验,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就要引导教师进行以校为本的研究。因为,教师只有成为研究者,才能不断反思教育实践,不断改进教育行为,才能真正成为教育的实践者和教育的创新者。(www.daowen.com)
我要组织教师进行的校本研究不同于以往申报市区课题的研究,它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和“学校发展”的研究。它的目标指向在于通过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为教育教学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它所研究的问题不但直接来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而且还贯穿于他们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问题的解决。这个研究是在实践中、行动中、教学中进行的研究。它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养成研究意识,时刻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教学情境之中,时刻以研究者的思维来思考和分析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不但是问题的直接研究者,更是研究的直接受益者。
引导教师走上研究之路,教师必然会收获教育的幸福与快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