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重塑国家课程:生活化处理与教学要求

重塑国家课程:生活化处理与教学要求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桌大餐里,学生需要吃主食及菜品,甚至还需要一些饮品及甜品,而国家课程就是餐桌上的主食。这就决定了国家课程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载体,校本课程取代不了国家课程的主体地位,校本课程内容也无法代替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生活化处理内容就是针对国家课程的某一环节进行补充或拓展的生活化内容,教学策略是补充或拓展的内容的教学方式的简要描述,“教学要求”则阐明了处理的原则和程度等问题。

重塑国家课程:生活化处理与教学要求

新课改以来,教育部倡导课程的多元化,允许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内,进一步充实、内化、优化课程结构,也允许在国家课程的框架外,开发校本课程,这就为基层学校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打开了绿色的通道。然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改革是一块硬骨头,到底该怎么“啃”,几乎是每所学校都将面对的难题。

在先试先行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独创的案例。“主题式的课程改革”“打破学科界限课程整合”“从特色理念入手的课程建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的融合”……各色的课程改革方案如百花齐放般竞相开放。而当郭家街小学发展到今天,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革已经成为绕不开的硬骨头时,我却难以抉择,一个又一个问题在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来。

课程是什么?我在追问自己。

有人认为,课程是学校教育这条“生产线”上的产品,学校特色就是产品的标签。而我认为,课程就是摆在学生“餐桌”上的一桌“大餐”。在这一桌大餐里,学生需要吃主食及菜品,甚至还需要一些饮品及甜品,而国家课程就是餐桌上的主食。

那么主食需不需要吃呢?答案是肯定的。

这就决定了国家课程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载体,校本课程取代不了国家课程的主体地位,校本课程内容也无法代替国家课程的教学内容。无论如何开展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我们都不能抛开课程标准,抛开教育部同意颁布的课程教材而实施。

粮食由谁来生产呢?我没有底气。

我在考察学习的过程中看到过许多学校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一堂现场课,师生并没有用到某一个学科的教材,教师呈现的是海量的资源,学生也是十八般武艺一并使用。我相信,这一堂课是一个团队经过精心研究而得来的,课堂的教学内容也是经历了几番筛选的。然而,实验室里养出来的花草固然灵秀,但一堂课所耗费的精力如果复制到所有的课堂上,我的感觉就如同蚂蚁食象,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所以,我并没有底气将所有的国家课程内容全部推翻,调动学校教师的力量来再造课程。

但主食如何做?这却是我能够决定的。

大米也好,小麦也罢,可能在人类尚未进化成人类的时候就是采摘即食的,而今天,恐怕没有人能将生米下咽了。我们不能让学生死学课程,正如我们无法吃生米一样。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吃出味道,还要让学生吃出文化。如何去烹调,是每个教师需要思考的。然而什么样的菜系、什么样的饮食文化并不是由一个厨师决定的,对于课程的实施也是如此,课程的实施风格正是国家课程校本化最具体的落实方式。

目前,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是国家课程在学校文化基础上的融合与建构。

基于学校的现有实力,大规模实施国家课程的改编和整合,如果没有专家团队的支持是存在着巨大的困难的,因此,我们选择了补充和拓展两种方式开始起步,边理解边实验,来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同时再将实施后的再认识反哺于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理解,为将来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基础。(www.daowen.com)

那么,补充什么、拓展什么呢?我们需要对国家课程内容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

经过对多年课堂教学现状的审视和分析,我们发现,教材研发者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是很深入的,可以说课程着眼点没有离开对当下时代背景的思考,也没有离开对未来发展的预估。需要改变的是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和处理,我们发现教师已经习惯了将课程内容变成机械封闭、远离社会生活的死了的知识点。若要改变这一现状,必然要从教师的认识出发,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将学科知识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将学术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将科学技能学习与人文思想结合,将东方教育精华与西方教育精华结合,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基于这四点考虑,我们开始了国家课程内容生活化的改革。

项目启动之初,我们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品社(当时的课程名称,现在已经改为“道德与法治”)、科学五个研究小组,并组织研究小组成员选择上面提到的四方面重构方式,自选课节进行国家课程生活化的处理。

没有专家团队,我们就自己做专家,没有理论依据,我们就把最初确定的“将学科知识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将学术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将科学技能学习与人文思想结合,将东方教育精华与西方教育精华结合”四种重构方式作为理论出发点。在不断地研究与讨论的过程中,我们的理论体系得到了超出预期的扩充。老师们发现,“将学科知识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还可以派生出“将学科知识教学与现实生活经验结合”“将学科知识教学与现实生活需求结合”“将学科知识教学与现实生活矛盾结合”等若干个分支;而“学术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也可以根据实践内容的不同派生出“社会调查”“社会参与”“社会体验”等若干种形式;“将科学技能学习与人文思想结合”又可以分别从“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文化观”等多个角度考虑;“将东方教育精华与西方教育精华结合”则可以从“文化的融合”“思维方式的碰撞”“意识形态的交融”等多方面开展。

老子在《道德经》中这样描述他对万物的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此时,我感觉到了老子悟道的快乐。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革虽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艰巨工程,但只要有了方向,有了理念基础,就会由一而万,推而广之。反过来说,只要把握住了理念基础,我们就可以做到由万而一,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变革方式,甚至是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变革方式。

接下来的实践研究,我们则完全依靠研究小组中教师个人的理解和设计来开展。一节一节课地做,一节一节课地听,一节一节课地研讨。凡是没有实现最初四方面预设(并非要求全部实现四方面预设,而是要求至少要实现一方面预设)的就推翻重来,实现了的就确定下来,并将其固定在下一步进行全校推广的“国家课程生活化处理表”中。这一份处理表并不神秘,共分为语、数、外、社(道德与法治)、科五张大表,纵向是列举了全册的所有课节,横向分别是“教学内容”“生活化处理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要求”四个项目。生活化处理内容就是针对国家课程的某一环节进行补充或拓展的生活化内容,教学策略是补充或拓展的内容的教学方式的简要描述,“教学要求”则阐明了处理的原则和程度等问题。这样一来,高深的、系统性的课程改革,就变成了每个教师都能看懂,都能实施的行动指南。

紧接着,我们又呈现了几堂研究成型的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课例,如语文学科的《美丽的小兴安岭》、科学学科的《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等。尤其是科学学科的《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一课中,学生对家庭用电情况的调查和设计潮汐发电装置等拓展环节给了老师们极大的启发,使老师们对国家课程生活化处理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发动全校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始了对全课程、全课节的国家课程生活化处理的研究。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我们的“国家课程生活化处理表”已经全部填满了,我们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革也迈出了第一步。

一个菜系并不是一天形成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革也绝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为了进一步完善我们这最初的设计,我们将每册书的处理表全部打印出来,粘贴在每位教师的教案前面。这样,教师既可以把国课校本化改革落实到每节课的教学之中,也可以反过来通过每节课的实践验证来不断修正我们的设计。

经过几年的打磨,我们的“国家课程生活化处理表”已经越来越完善了,郭家街小学的课堂也越来越有生活味儿了,但我深知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未来如何将国家课程与学校文化深入地融合,形成一道独特的“菜系”,还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思考和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