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知识与智慧之旅:复旦导师计划的感激之情

知识与智慧之旅:复旦导师计划的感激之情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上中伊始,我就对复旦导师计划充满了期待,在层层选拔与筛选之后,如愿以偿地加入了这个计划,一场知识与智慧的旅程就此开始。在此,我想衷心感谢复旦大学和上海中学共同搭建这一承载知识与智慧的平台,感谢所有复旦教授的倾囊相授和关心关怀,感谢所有参与的老师、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

进入上中伊始,我就对复旦导师计划充满了期待,在层层选拔与筛选之后,如愿以偿地加入了这个计划,一场知识与智慧的旅程就此开始。

高一的大讲座,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却以一种严谨而不失趣味的方式解读大千世界的奇妙多彩,教授带着我们领略科学前沿的风采,同时融入他们独特的思考,不仅拓宽了我们的知识视野,亦通过一种轻松的方式激发了同学们的学科兴趣。在一览各学科风采之后,带给我们的是出离探索后的理性回归,照见自身的兴趣所在,体悟学科交叉所碰撞出的思维火花。

高二的微课程,是我们展望大学学习的窗口。楼教授的数学微课,从尺规作图勾股定理,带领我们从更高的维度上重新认识那些早已熟知的概念,高等数学的入门带给我们对数学之美崭新的认识。施教授的物理学微课以现代物理学为主题,按照历史进程向我们介绍了物理学的发展,他不厌其烦地推导公式定理,身体力行地诠释着科学探索的穷究精神。张教授的哲学微课带我们走近笛卡尔、黑格尔等伟人,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人之为人等宏大命题,社会与个人的联系,个体与外界的联动,不仅对我们认识世界有了新的启发,更为我们的思维点亮哲学的理性光芒。卢教授的生物学微课,则引导我们探索转基因的奥妙,转基因不只是生物书上一个个限制酶的剪切拼连,更是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亦有与法律伦理不可断绝的关联,开放式的课堂讨论氛围让同学们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与创造性所在。微课程,让我们直观了解了大学的课程,对未来的大学学习更加期待。

而于我个人收获最大、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每月一次的Office Hour。我选择的是经济学方向,李志青教授身上的从容大气、学识渊博,让我感受到了一位经济学家的视野、修养与智慧。我们一起阅读《经济学》《国富论》等基础教材,一起探究社会上热点话题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一起理解思考诺奖课题的成就与应用。从一根根简单的供求关系曲线,到牛奶塑料瓶设计中的经济考量;从诺德豪斯研究的市场经济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到生活中垃圾分类的实行与管理。理论与实践并重,深入浅出、潜移默化地将经济学思维灌注。最难忘的经历是有幸参与到复旦大学暑期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中,成为最早一批接触到垃圾分类推广的上海人。我们与复旦的本科生交流探讨,在教授的引导下设计问卷,并实地考察、绘制板报,也在盛夏的社区中与叔叔阿姨们亲切沟通与交流,他们的热情与活力令人动容。经济学的样貌便在一页页的板书、一次次的考察中徐徐向我展开,它不仅要求我们拥有对时事的敏锐洞察力,亦须兼备如韩非所说“见微知萌,见端知末”的能力。同时,它也不仅是冰冷的数字和图表,还是一张张在时代发展背景下安定自适的鲜活面孔。(www.daowen.com)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感悟,还有更多的教授为在座的同学们带来了知识、思考和眼界。三年的时间,一次次的课程,不知不觉中,复旦导师制计划已经融入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日常交流中,我们不经意间引用教授的观点;学习和思考的时候,也不由自主应用教授所教导的方式。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更在教授们的引领下逐渐养成了思考的习惯,逐渐体会到思考的乐趣。我们也对学术有了更深的理解,那是一种对知识的纯粹的热爱与向往,是对未知不懈的探索与追求。我们体悟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一复旦校训的真谛,深刻理解了什么是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三年的时间,通过复旦导师制计划这座桥梁,我们收获成长、开拓眼界。在此,我想衷心感谢复旦大学和上海中学共同搭建这一承载知识与智慧的平台,感谢所有复旦教授的倾囊相授和关心关怀,感谢所有参与的老师、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定会以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去学习、去开拓、去创造、去实践。最后,衷心祝愿复旦导师制计划走得更深更远。

(撰稿:2020届金海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