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索地理学的奥秘与深邃魅力

探索地理学的奥秘与深邃魅力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中学数字地理创新实验室于2018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实验室由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地科院合作共建,目前由地理教研组管理。本部高一高二年级累计有数十位对地理学科有兴趣的学生在常规学习之外有机会走进地理创新实验室,在大学教授的亲自指导下,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一步探究地理学科的奥妙与深邃。

探索地理学的奥秘与深邃魅力

上海中学数字地理创新实验室于2018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实验室由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地科院合作共建,目前由地理教研组管理。实验室的创立是为了响应我校积极探索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新模式,建构大学与高中合作进行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机制理念,旨在为学生创设研究型学习环境、开启智慧课堂教学,打开地理探究新视界提供平台支撑。迄今,实验室已先后开设三门实验组课程,包括华师大塔娜副研究员执教的《地理信息技术》,王东启教授执教的《环境地学》和河口所童春富、梁霞副研究员执教的《走进河口海岸》。本部高一高二年级累计有数十位对地理学科有兴趣的学生在常规学习之外有机会走进地理创新实验室,在大学教授的亲自指导下,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一步探究地理学科的奥妙与深邃。

为了有效指导学生的课题研究,我们将每门课程的学生人数控制在十人以下。在每门实验组课程开课伊始,我们会先告知学生本课程的总体设计,让学生有一个整体规划。每门课程在授课初期会先讲授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如《地理信息技术》课程会先讲一些相关的工作原理、分析模型以及软件应用,《环境地学》课程会先普及不同圈层的环境学知识。在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教授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观察思考,选择一些小切口易操作的课题方向,通过中国知网资源总库等途径,检索参考资料和查找相关信息,最后通过微型开题展示逐一确定选题方向,随后开始为期一至两个学期的项目研究活动。

以参与《地理信息技术》课程的七位高二年级同学为例,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采集数据、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探究方案,最终完成了质量较高的五篇综述性研究性课题小论文,包括“基于GIS的市区共享停车位可行性研究”“基于交通与噪声的上海地区用地规划”“基于ARCGIS软件的上海医疗设施可达性研究”“基于ARCGIS的居民区写字楼停车场调节研究”“基于ARCGIS的上海市零售商业网点布局探索”,并在学期结束前完成了小课题答辩。对比这五篇在经过了地理信息技术实验组课程学习后完成的小论文与年级里没有经过实验组课程学习的学生论文相比较,无论在选题价值、论文格式、调研方法还是研究成果方面,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如2020届(5)班参与实验组的江星童同学“基于GIS的市区共享停车位可行性研究”的课题,他在对上海停车状况进行了整体分析后,利用ArcGIS软件对徐家汇街道停车问题进行了个案研究,运用了buffer缓冲区分析、Kernel Density核密度分析、Mean Centre质心分析、MoransI空间自相关分析、Anselin Local MoransI聚类和异常值分析等研究方法,最终论证开放小区共享车位以解决我市停车难问题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再比如2021届(6)班史安捷同学在参与了《走进河口海岸》实验组课程后,确定了以比较和改善校园内两大水体水质为研究对象的课题“中兴湖与念慈湖水体营养盐成分地域性差异及其治理措施”,并在授课教授的带领下,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对研究对象进行了采样和分析,有效激发了学习探究兴趣,也培养了创新研究能力。(www.daowen.com)

除了外聘教授课程外,地理实验室还为我校教师执教小微型发展课提供平台,使得更多对地理感兴趣的学生有更好机会培养能力、提升素养。地理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利用地理实验室内的数字天象馆、岩石矿物化石标本、地形地貌地球模型、地理实验配套器材以及交互地图、天球仪、三球仪、Davis自动气象站等仪器设备,开设了走进地球水世界、地理科学实验营地、校园气象站、校园地质馆、基于GeoQ平台的地理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等近十门小微型发展课,高一、高二年级每学期有几十位同学有机会走进地理实验室,通过观察比较标本、记录分析数据、模拟设计实验、研究撰写论文等方式在基础型地理课程学习之外进一步认识地理、探究地理,从而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

(撰稿:“地理信息系统”实验组校内指导教师王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