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导师制计划的高效沟通机制

导师制计划的高效沟通机制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中学每学期举行导师制计划调研,了解学生对“Office hour”、学科大讲座、微课程的导师指导建议,并让学生选出最喜欢的大讲座与微课程。他们通过“导师制计划”,在学术兴趣激发、学术潜能的甄别、学术素养培育和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收获了宝贵的体会与经验。

复旦—上中“导师制计划”实施的这六年多里,两校相关团队(由两校主管校领导挂帅)形成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定期反馈在“导师制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寻求合适途径推进这个计划不断得到完善与升华。每学期两校教师团队(两校的主管校领导均参与其中)进行一次研讨交流,反馈参与学生的认可度与改进意见。每年度进行一次总结,邀请参与计划的当年毕业生(进入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强基计划”高校以及国外一流名校)到复旦大学进行交流,并颁发由两校盖章的“导师制计划”学习证书。每隔两年举行一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构建”学术交流活动,及时交流与提炼大中学合作经验。

上海中学每学期举行导师制计划调研,了解学生对“Office hour”、学科大讲座、微课程的导师指导建议,并让学生选出最喜欢的大讲座与微课程。学生调研显示,“Office hour”交流导师给学生成长诸多建设性意见,使他们受益良多,一些学生甚至因此确定了今后的专业取向。学科大讲座让学生对各领域学科有了简而精的概览,在学生心中播下了学术探究的种子。譬如复旦大学物理系金晓峰教授的“真理在离开实用而成为情趣中心时就已经是美感的对象”,令同学们对物理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哲学系吴晓明教授剖析了不同文化间的哲学差异,提出哲学应以“澄清前提,划清界限”为批判方法;历史系韩昇教授以曹操墓的考古研究为例,强调了现今考古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重要性等。(www.daowen.com)

该导师制计划突出学生的学术兴趣与素养培育,强调促进学生的跨学科与跨领域思维,关注不同领域的发展前沿介绍,从一般意义上的“尖子”选拔再加工的旧模式中解脱出来,合力探索新时代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中大中学实质性合作育人路径,以新颖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学术兴趣、拓展学术视野,提升学术素养,为他们的志趣聚焦与今后在感兴趣专业领域进行学术探讨夯实了基础。2017届、2018届、2019届三届约180余名学生参与了完整的过程,其中大多数学生进入自己心仪的高校和专业领域继续深造。他们通过“导师制计划”,在学术兴趣激发、学术潜能的甄别、学术素养培育和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收获了宝贵的体会与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