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既有举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也有推进线上线下教学结合的教育综合治理改革,进一步推进了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视野下大中学合作育人的跨越。从2018年到2020年,上海中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构建持续走向深入,科技实验班与工程实验班的11个供选学的方向,两个实验班的学生都可以选,在选择之前11个方面的概览介绍课都学习,促进跨学科的综合理解,然后通过导师引导选1个方向进行深入学习;2020年1月7日“复旦大学—上海中学学术兴趣与素养培育的导师制计划”正进入了第三轮续约,同时也召开了研讨交流。进入2020年,上海中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建构进一步跨越,逐步往深入方向发展。2020年6月8日,上海中学举行大中学合作研讨会(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专场),两所大学的专家就自己参与的课题方向交流了带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推动未来的大中学合作的建议。
上海中学冯志刚校长在《上海教育》杂志的2020年1—2期合刊上发表有关“大中学合作视野下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建构”署名文章,对大中学合作视野下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建构进行了进一步思考与阐述。
我们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所谓“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包括鼓励“双一流”高等学校与集聚资优生的中学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大中学合作育人的领域衔接体系、教育教学体系与管理评价体系等。高中阶段是学生学术志趣养成、潜能开发的关键时期,在新时代我国教育走强的要求下,探索以高中资优生多样化成长需求为主的大中学合作育人方式,对于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以及促进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阶段教育衔接,具有特殊的意义,对于一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研究型氛围、创新型平台的搭建,完善学校治理结构也同样具有推动价值。
从终身教育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高中阶段的教育尤为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到大学教育,虽然不可能不作时段与物理空间上的划分,但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应出现断点,应该有“贯通”的想法与理念。从目前中国国情来看,大学中学无缝衔接从国家政策以及社会共识都已具备,推动大学中学衔接创新举措真正落地,将是大学中学无缝衔接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高中阶段大中学合作育人,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起基本理性的专业取向,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发展得以延续,更可以让高校、科研院所及社会对高中生可达水平有更科学和客观的了解,为高层次人才的成长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实质性合作,不只是招生阶段的介入,更重要的是介入高中阶段学生的优势潜能识别、开发与创新意识、思维的培育,有效地推进不同志趣、不同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深入地促进学校的多样化办学与内涵发展。我们认为大中学合作育人其内涵应该定位在以激发学术兴趣,提升学术素养,聚焦学术志趣为合作追求,充分利用大学、科研院所资源共同参与学校育人实践,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大中学教育教学体系与管理评价体系的衔接,其培养的目标不只着眼于高中三年,也不止于大学阶段,而是着眼于学生终身生涯规划。
2019年2月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战略,要求科学规划大中小学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大中学合作育人的治理价值。在大中学合作培育人才方面,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关注较早,从研究趋势来看,其价值导向、方式与载体相对完善,有国家或地方的政策支撑,有种类繁多的合作项目,大学参与主动性较强;然而,对以中学生多样化需求为立足点,开展大中学合作育人的系统研究,以及明晰相应合作机理的研究却不多见。
国内关于大中学合作的研究,自2009年起开始获得教育研究者广泛关注,其研究热点集中于大中学德育的衔接、学科教学的衔接、基于实践基础上的个案研究。合作方式主要包括大学作为培养主体和高中作为培养主体两种形式。目前大多数的大中学合作均为高中主动发起,并与多所大学合作;大学主动发起的合作则较少,且主动性不高,合作育人的治理价值尚不明确。上海中学的大中学合作育人机制包括两种合作模式:第一种模式为中学主动发起的多点突破,与多所大学的强势学科合作,具体表现是基于专门课程学习的跟踪指导;第二种模式为大学主动发起,双方一对一深度合作,具体表现为通识讲座、微课程与导师研讨相结合。
在多点突破上,主要是基于专门课程学习的跟踪指导。这种基于专门课程学习的跟踪指导模式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实验班课程,主要针对的是学校的两个创新实验班。这类课程的对象为创新实验班学生,这些学生入校时已经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了初步了解,大多在初中阶段进行过相应的探究活动;一类是实验组课程,针对除创新班之外的平行班学生。在大中学合作育人中,高中要积极主动,将合作纳入学校育人全过程,寻找双方的协同点,从而固化连接,拓展增长点,形成深度合作网络。这种合作网络的黏结剂便是组织与师资,重要的催化剂便是创新实验室。
虽然创新人才培养可以部分借助于大学师资,但解决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关键还在于建设中学自身的创新型师资队伍。大中学教师合作开发课程、共建实验室、共同指导学生课题研究等专业成长平台,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与其专业领域衔接的平台,上海中学参与大中学合作育人项目的教师均为与课程领域一致或相近学科的,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青年教师。其中29名校内教师参与多点合作模式,14名校内教师参与深度合作模式。校内教师在合作中主要参与学生面试、课程组织、基础课程的授课、联系大学专家、对学生课题进行过程管理等,并全程参与听课。
上海中学推进开展的大中学合作育人,无论是哪种合作模式,学生均需要经历课题研究的过程。这些课题研究与大学导师正在进行的学科前沿研究紧密相关,传统的学科实验室无法满足需要,需要建立与之匹配的创新实验室。但是中学没有必要针对每个领域都建设数字化实验室,可以在充分利用大学实验室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需求,有选择性地构建。截至目前,上海中学已经与17所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采取滚动更新的方式,构建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化学现代仪器分析、环境工程等28个现代数字化实验室。调查表明,每年100%的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生课题全部基于数字化创新实验室。
大中学合作育人深化学校治理目前虽然还存在着课程学分认定机制、高中师资的匹配等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但是大学教授带着自己的学术研究走进中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提升学术素养,聚焦学术志趣的影响是巨大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专业选择,甚至终身生涯规划。构建人才的“培养链”,形成着眼未来的“成长链”是大中学合作育人应该秉持的宗旨,也是促进高水平人才成长的重要路径。
学校基于学术志趣与导师制的大中学合作推进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探索,在国内基础教育领域发挥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与国际同类高中比较也具有自身的优势,引起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与中学合作培育高中阶段有发展潜质学生的重视。我国教育部领导来校考察时评价:“一棒接一棒,棒棒精彩,上中真棒;一批又一批,批批优秀,育人有道。”
2020年1月7日下午,“复旦大学—上海中学学术兴趣与素养培育的导师制计划”2019学年联席会议暨签约仪式于上海中学逸夫楼会议室举行,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复旦大学招办主任潘伟杰、上海中学副校长朱臻、复旦大学招办副主任朱晓超、复旦大学张华青教授、薛军工教授、黄晓平老师以及参与该计划的上海中学师生代表。
参与复旦导师制计划的三位学生代表发言,他们分别代表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参与该计划的学生分享了在参与大讲座、微课程、Office hour等课程中的收获,他们认为通过导师制计划这个平台,近距离深入了解了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发展前沿,并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导师们对于知识和探究的热情、创新的意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将成为他们学术志趣聚焦之路上的宝贵财富。
在教师代表发言中,刘晓惠老师表示导师制计划让同学们能够站在更多巨人的肩膀上获取知识,特别是有助于学生专业素养的引领、眼界和格局的开阔,情怀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不断明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龚莲老师表示复旦计划的各类平台可以让学生学会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问题,让他们的高中生活更具有情怀,充满活力。教授们带给学生的更多的是播撒了学术的种子,也助力高中学科教师追求更高的学术高度。朱臻副校长回眸了两校从2014年首次签约,到2017年续签协议,到2020年再次续签过程中,两校合作的不断深入。从过程中收集的数据来看,导师制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课内与课外的学科贯通,拓宽科学人文精神和素养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希望导师制计划能够“迈小步、不停步”,合作越来越好。
随后,复旦大学招办主任潘伟杰教授首先对两校导师制计划参与团队表示感谢。计划的推进需要解决的是国家对高端人才的培养的需求,需要站在历史高度上去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在推进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只要两校团队一起努力,一定能够通过时间里的执着,突破空间上的束缚,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基。
两校教师和各管理部门的协同合作,是导师制计划这些年来稳步推进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在两校教师互动讨论环节,复旦大学张华青教授认为,导师制计划可以让中学与大学的培养接轨,这个项目必须要做实,要走小步,不停步。一个一个台阶往上走,搭建更多的学术交流平台。复旦大学薛军工教授表示,导师制是弥补中学和大学之间衔接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对某个领域特别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某个领域,让学生和这个领域的顶级专家之间能够建立很深的联系,破除神秘感。
接下来,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发言,他首先对复旦大学各位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导师制计划给学生带来了多元的选择,改变了同学们对于各门学科的惯性认识和想法,对很多学科教师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学校一直在思考大中学如何更深入合作,形成一种治理方式,两校师生经过思想碰撞,逐步融合,提升中学师生的眼界和品味。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教授在发言中将导师制计划的积极意义总结为三个关键词:第一“赋能”,大学教授能够给中学提供很多新的学术能量;第二“使命感”,大学教授在这个计划中自发地关注并将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延伸到中学教育中;第三“拓局”,导师制计划的深入推进,进一步拓宽了对于教育治理和学术志趣培育的格局,希望导师制计划能够走得更深更远。
资料:大中学合作研讨会(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专场)会议记录
时间:2020年6月8日 16:30
出席人:上海交通大学吴晓玲、徐海光、张兆国、陈卫东、薛质、夏利娟、唐鸿志、张峰、徐大刚教授与华东理工大学孙贤波、乔文明教授。冯志刚、朱臻、树騂、樊新强、张智顺、杨炯、黄峰及各专门课方向的教师。
会议内容记录:
冯志刚:2008年开始办科技班以来,在各位教授的支持下,学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对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各位教授能够畅所欲言,对大中学合作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陈卫东教授:非常感谢冯校长和上中老师的支持,我从2008年开始就参与了学校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活动。一转眼12年了,看着学生获得这么好的发展,非常欣喜。前段时间,我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见到了第一届一位学生,还请他到交大作了一次学术报告。他现研究医疗机器人,当时上中出来的学生马上博士都快毕业了。从这个点上,我想这个平台对学生的影响还是有一些的,他们选择了继续研究工程方向。从面上讲,这个项目的初衷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将来选择志向的基础和引导。中学生选择专业确实有些迷茫,这个平台为他们提供一个了解专业的机会,可以进一步明确他们的专业志向。上海中学的课题项目研究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做的,我们只是在引导。合作了这么多年,我们一直是引导学生独立去做,端正他们做学术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我举个例子。学生选题是个很困难的过程,一开始题目都是比较零散的,有些学生都是异想天开的,比如有一位学生当时提出他发现骑自行车容易摔,想做一个防摔的装置,我们引导他从更大的意义上去思考,后面学生想到老人摔倒后生活质量会急剧下降。后面就是课题逐渐引导到如何检测摔倒,摔倒后如何保护。引申到是否能够用手机,涉及滤波之类的,后面采用类似汽车安全气囊的方法。另外一个体会,给学生训练的完整性的问题,上中给了一个很好的框架,这个过程非常好,课题包含开题、中期、结题,是非常好的模式,培养学生非常好的流程。这个对学生的整个训练是非常好的完整的训练,是对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一开始讲是没有逻辑的,后面就是形成了工程领域规范的思维模式,这个训练给学生的改变还是蛮大的。最后参加答辩的时候虽然只有几分钟,训练下来效果还是很好的。属逻辑严谨的思维训练。这方面的训练中学还是要加强。现在大学教师比较头疼的是写论文,学生交出来的论文往往缺乏逻辑性。
冯志刚:我们不是让学生做出多伟大的东西,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陈卫东: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学生的表达还是要训练,期望与大学无缝对接。
冯志刚:本科生的时候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陈卫东:现在学生差距还是比较大,经过引导可以更早进入到研究阶段。上中坚持做了十几年确实不容易,核心思想没变,还是从真正培养人的角度。无论是专业志向的培养还是研究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效的。
冯志刚:科技班、工程班有个基本的理念,就是说可能会有人培养出来的。科技班的就是与吴晓玲他们,陈卫东他们一起设计的。
黄峰:2019年的9月份至10月底是广告课,1月底的时候学生的课题方向已经确定了,3月底之前,高一课题已经开题完成。我统计了一下,现在各个方向课题,总数88个课题。
冯志刚:从立项到结题,是整个项目完整的过程,现在科技班和工程班的专门课程方向打通了。上中前100名的学生中,80%的学生是可以进北大清华的,其实我们在很多方面提供了平台,实验室方面我们可以考虑升级了。
徐海光:去年的一位学生,参加“英才计划”,大学有一套很标准的物理教科书,赵凯华教授的那一套,他自己全部学了一遍。上中中间这一块学生也是很不错的,这位学生从头到尾坚持学下来,因为有几个环节去参加答辩,获得了一个称号。院士给我们反馈。从大学的角度来说,有想法有目标的小孩我们尽量给予支持。我们在这个阶段来理解这件事,我觉得至少是从某个视角属于有代表性的想法。综合来说,虽然他没得奖,但是水平还是很高的。从这个角度来讲,不是说一定要写论文,当然论文也是需要的,如果我们能把大多数人都引导到这个方向。我们需要这样的学生,目标很明确。我没有想到他能走到最后。从国家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这样的人才越多越好。还有一件事,如何能利用这些全新的实验室。还有一些专业实验室也可以开放。年轻人之间的交流又是另外一个境界了。
冯志刚:现在高考3+3之后,科技创新活动普遍开展了,我们学生的考试成绩反而提高了。
张兆国:我是做金属有机化学的。之前指导过一位上中女生,非常上进,后来进了耶鲁大学。化学在上中学生里面其实不是那么受欢迎的。现在交大有个比较大的变化,很会自省。改革开放前毕业的学生的院士已经有了,以后更要培养一些志存高远的学生。徐大刚:你们的实验室很好的。我们在带学生的时候,因为只能是周二周四下午,三点半或者四点又回来了,没办法保证实验的完整性。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今后在工作上都有用的。
夏丽娟:我们希望能够发挥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作用。对于上中优秀的学生来讲,应该延伸到中学阶段。如何发挥学生的潜质,允许学生“天马行空”。毕竟有原创能力的人才是短缺的。我们有四个系,土木工程也是蛮有特色的。我们的船海系的系主任,就是上中校友,1999届的——薛红霞。这一块的学科以后可以加强。
附件:“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构建大事记(2008—2020)
2008年1月17日 学校领导班子前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20余名教授商讨大中学合作推进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实验方案。
2008年4月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上海市上海中学率先开展“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学校于1990年设立的数学实验班以及拟开展的科技实验班均纳入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在上海市率先举办自主招生开放日活动。
2008年9月5日 上海中学首届科技实验班(设置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技、工程学五个方向)开班仪式举行,上海中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项目”合作协议。
2009年6月 科技实验班的基础课程、专门课程与探究课程“三位一体”系统初步成型,形成学生感兴趣领域的“521”探索模式(先一起学习五个方向的广告课,再选择两个感兴趣领域的专门课程,然后聚焦一个方向进行专门课程深入学习与主题式课题探究)。先后与中科院、上海生物信息研究中心、上海天文台等建立合作关系。
2010年1月 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合作成立节能汽车实验组。
2010年2月 与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合作成立金融实验组。
2010年9月,上海中学设立人体医学实验组,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曙光医院、仁济医院等建立合作关系。(www.daowen.com)
2010年12月,上海中学被批准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学校。
2011年9月14日 上海中学与华东政法大学签约合作设立法学实验组。
2012年4月 学校决定率先设立工程实验班,大力推进工程领域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工程班设立工程(含机器人)、环境、通信、能源、海洋五个探究领域,原科技班的探索方向变成医学(原人体医学实验组方向并入)、物理学、化学、生命学科、计算机科学。
2012年9月 首届工程班学生开学。先后与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与此同时,设立微电影实验组、主持与演讲实验组也开展实验探索,先后与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建立合作关系。
2013年3月9日 举行首届“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建构”研讨会暨上海中学校外专家授聘仪式,100多名高校、科研院所教授及研究员受聘为学校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指导、授课专家,北大、清华、复旦、上交大、同济、华东理工等多所高校招办参加。
2013年6月 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共同设立“上海市核心数学与实践重点实验室”。
2013年9月 工程班的工程方向设立“土木工程”“城市建筑与规划设计”两个探索主题。与此同时,与同济大学合作设立软件工程实验组。
2013年10月 冯志刚校长应清华大学邀请在清华大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中学校长研讨会上作“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专题发言。
2013年11月1日 上海中学与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合作推进院士专家讲座十周年活动举行。
2013年12月27日 上海中学与同济大学签署“苗圃计划”。
2014年3月 学校撰文《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实践探索》发表于《创新人才教育》。
2014年9月 成果“聚焦志趣、激发潜能:国际视野下上海中学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践研究”获得国家级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4年11月 上海中学与复旦大学合作签署“学术兴趣与创新素养培育的导师制计划”,复旦大学每周二、四下午派出教授专家来校,与学生进行学术课题探究的小组开放式探讨;每周日派出各领域知名教授来上中作讲座。
2015年5月17日 上海中学第二届“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建构”研讨会举行,分实验班与实验组、学科潜能开发组进行研讨,60余位高校及科研院所教授、研究员与会。
2015年7月21日 冯志刚校长在中美校长高端论坛上作了“聚焦志趣、激发潜能:构建数字化创新实验室的几点思考”专题报告,介绍了学校率先建构环境工程创新实验室等30余个系统化现代创新实验室的探索经验。
2015年10月14日 上海中学与中国商飞集团合作建立“商业航空发动机教学与创新实验室”,与高科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2016年5月 在上海中学科技节中引入学生课题研究论文答辩评审模式,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作为答辩指导专家予以推进。
2016年9月 科技班、工程班各5个方向的概览学习实行跨班选学,从之前的“5→2→1模式”走向“10→2→1”模式,推进学生的综合交叉学习。
2016年12月4日 上海中学与复旦大学合作实施“学术兴趣与创新素养培育的导师制计划”续约,探索以大型讲座、微课程、暑期课程、慕课课程与开放式探讨相结合方式推进导师制计划。
2017年5月 上海中学冯志刚校长应同济大学邀请在“苗圃计划”中学校长研讨会上做了“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大中学合作模式思考”的专题发言。
2017年5月 上海中学被选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STEAM联盟首届轮值主席学校,完成面向全体学生的《简易飞行器》《3D打印分子模型》《结构设计》三个课程包。
2017年12月6日 上海中学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进行“创新素养培育航空实践项目”合作签约,推进无人机实验组。
2018年3月8日 中科院神经所与上海中学商谈合作共建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中心。
2018年3月25日 上海中学“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开放日活动举行,至此已连续举办11年。
2018年4月21日 上海中学举办第三届“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构建”研讨会,立足于“新时代、新标准、新高度”进行研讨,120多名高校、科研院所教授及研究员专家出席。
2018年11月20日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和上海市上海中学“创新素养培育地理实践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2018年12月19日 “复旦大学—上海中学学术兴趣和素养培育的导师制计划”2018学年联席会议于上海中学逸夫楼二楼会议室召开。
2018年12月12日 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与我校国际部举行“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2018年12月25日下午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上海市上海中学举行“创新素养培育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实践项目”签约仪式。
2019年3月20日 上海中学国际部师生赴同济大学,参加“上海中学国际部与同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育合作”的签约仪式。
2019年3月24日 上海中学“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开放日活动举行。
2019年6月21日 “复旦大学—上海中学学术兴趣及素养培育导师制计划结业典礼”在复旦大学光华楼报告厅举行。
2019年9月26日 华东政法大学与上海市上海中学合作开设法律课程续约仪式举行。
2019年10月25日 上海中学国际部与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签订共建合作协议。
2020年1月7日 “复旦大学—上海中学学术兴趣与素养培育的导师制计划”2019学年联席会议暨签约仪式于上海中学逸夫楼会议室举行。
2020年5月23—24日 上海中学“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开放日活动举行,至此已连续举办13年。活动中邀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0位教授来校对学生进行自主招生面试。
2020年5月26日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陈杰至我校大礼堂为学生讲座,并于我校图书馆举行赠书仪式。
2020年6月 上海中学举行大中学合作研讨会(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专场)。
【注释】
[1]唐盛昌.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实践探索[J].创新人才教育,2014(1).
[2]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如何激活创新兴趣和胆识[EB/OL].(2018-4-21).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69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