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上海市上海中学建校150周年,学校在这一年里举行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建构第二次研讨会”作为献礼,同时也进一步推进大中学实质性培育人才的新路探索。2015年5月17日,学校邀请了一批参与上海中学科技班、工程班等专门课程授课与探究课程指导的教授来校研讨,进一步推进大中学实质性合作,查找需要解决的难题,从而取得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突破。
这次研讨会,与第一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建构不同,主要通过邀请曾经在上海中学进行数学实验班、科技实验班、工程实验班以及一些实验组任教专门课程的专家,很务实地畅谈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建构中还存在些什么问题,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突破。将专家们研讨中提供的智慧与提出的问题呈现出来,也能够为其他兄弟学校在研究中加以认识、反思,走出更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道路。上海中学也在这些问题探索中,找到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进一步建构的突破口。
这次研讨会,我们主要倾听专家们针对2013至2015年的实验班与实验组探索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采取的方式是先集中研讨,然后分数学班学科竞赛专家组以及实验班专门课程专家组进行小组研讨。现将这三场研讨的主要会议内容整理呈现如下,以便于同类学校在今后的探索中思考。
1.研讨会两个会场的研讨纪要
2015年5月17日下午,我们先将这些年参与到上海中学实验班与实验组专门课程开设与指导课题、项目研究的大学教授与各路专家聚集在一起,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对话交流:一是我校领导、教师们与科技实验班、工程实验班、相应实验组以及导师制计划的高校专家、教授进行对话交流;一是凡参与数学班学生的学科竞赛指导的高校专家、教授与学校教师之间进行对话交流。现对这两个会场的研讨纪要如下。
(1)与科技、工程实验班以及导师制计划参与专家的交流
冯校长:上海中学高中生创新实验探索是从2008年启动的,今年是上海中学150年校庆,在座的诸位教授是从2008年就开始参加这个大中学合作项目的。参与其中的不同高校有不同的合作办法,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主要是以推进科技实验班、工程实验班的专门课程授课与课题研究指导方式开展的,2014年我校又与复旦大学合作,推进学术兴趣与素养培育的导师制计划。
从2008年科技实验班开始实验到2015年已有7年,孩子现在是否喜欢?2012年办工程实验班以后,希望教授把带学生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我校找教授取经学习,每两到三年以各种形式召开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研讨与座谈会。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陈教授:抛砖引玉讲,我从科技实验班第一届就参加了,比较了解学校开展的实验。从工程专业方向来说,它与讲座课题是有前后关联的。在实验操作方面,学生对系统对编程等有困难,虽然讲座中会提到,但是实际还是欠缺的。大学老师辅导1至2周,上中的对应老师能在细节上指导学生,辅助教授课程。学生自行提出课题,也可以对上一个已经开始的课题再作深入探索。学生在完成课题过程中,对文档资料的保存需要更完善规范。现在学生课业繁重,可能忽视了课题研究,能否在学生的考核中加入学生完成课题的情况。
薛教授:课题选择方面,每一个人选择是不同的。在计算机方面课题延续性较差,教师间互相联系密切、反馈及时很重要。学生在选题的过程中,有父母的影响存在,学生选的都不错,但是系统性传承性还欠缺。下一步,该在目前的基础上,对课题的选题系统,需要过程性的管理。完善相应的研究性学习平台,对项目管理有帮助,便于管理交流。计算机方面,学校的高中生有基础、有能力,可以选择。
鲍教授:我从一开始就参与此项实验活动,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探索对于人才培养很有必要。对于学生参与大学教师引领的课题实验,如每周安排两次实验对学生来说有困难。学生每周到大学做实验,考虑到他们路程上的时间花费,能否在实验时间上作些调整,整合到一个时间段,也可以是暑假。我认为不一定是要形成报告论文,注重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更重要。中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以及程序的认识更需重视。上课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上,可以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给方向比手把手教好。
薛教授:教授们对中学的课本知识点不很清楚,起先授课还是有难度,授课的模式比较好,传承是好事。所带学生还是不错的,有时将大学的新实验器具带到课堂上做展示。学校的老师很配合,带学生来交流参观。工程实验室等实验课程的开设,要有一个通用的课程,比如实验室安全课程的加入,通识课程的普及。要增加学生走出去的机会,比如环境方面,可以去参观垃圾焚烧厂,更好地了解实际东西,能有机会将学生带出去参观贴合实际的内容,对课题有好处。有可能的话不妨将课堂放在相关的现实场地。
韩教授:每年一届创新大赛,通信方面一般有五位专家打分。每个项目要有两位以上专家参与,来定夺名次。创新大赛要求就是有新意,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参与项目的全部过程。如果是我来规划,引进很经典的科学研究,而作为普适性的每个领域广告课可减少一些,目的不是教育知识而是培养兴趣,然后围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选题。可引导学生从某一个方向进入,让他们选适合自己兴趣的题目;让学生懂得研究这个课题的方法是什么,经过专家一致认证其可行性,然后是过程的指导。该关注过程教育。
王教授:当前开展一些通识课程很好,包括如何查专利等,学校可以通过传承、建网站、课题分类、资料上传等方式,让他们能够看到过去学生做过的项目、课题,让相应的学生有做课题、项目的参考。教授指导学生的时间可灵活一点,学生聪明,但动手能力有待加强,建议提高课题参与人数,可形成相互讨论与促进的氛围。
沈教授:给予学生方向导引的讲座还是要继续,科普性的讲座可让学生知道某一领域的方向。科技创新课题可以自选,可以定制课题,但定制的课题必须学生独立完成。上海中学的学生素质高,不能要求像大学生一样,但是要他们自己完成,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做课题的终期报告也要能体现这一点。有些资源要与大学共享,借助大学仪器设备完成。
贾教授: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选题很重要。如果选题不合适,后续操作很麻烦,会过于依赖教授。学校的“牛娃”比较多,但是有些学生父母推动得很多,自主性不够高。在适当的时候,不是说成绩好的创新能力就高,有时调皮的孩子反而参与性高,需要培养内需力高的。选题让学生结合老师的讲座,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和老师讨论可行的项目,老师可以更好地指导项目。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题,也方便老师选择与指导学生。
尹教授:学生选题应该同老师多交流,保持新鲜的东西,在基础上加入可行性。要注意上一届与下一届的传承问题,组织一些兴趣小组,让一些人在一起讨论,目前选机械工程的学生做项目比较明显。能否采用兴趣小组形式开展更好。
张教授:我觉得国家搞创新大赛是对的,但是目前有些学生功利性太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主要有创新意识,试问目前有多少是这样的?就文科而言,同意有些老师的提议,注重文献资料查阅。论文你查阅过多少文献,学生要有问有答,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创新第一步是模仿,老师教方法论,看学生怎么解答。
注重传承有三个层面:相信,理解,理性。回到课题,如何选题,要有理论知识,大量的文献资料。兴趣的培养很重要,有爱好才有兴趣,有兴趣才有成就。所以选题要有兴趣。
(2)与数学实验班学科竞赛校外指导专家的对话交流
上海中学数学实验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科潜能开发与培育,不仅注重数学学科竞赛,也注重引导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方向有学科发展潜质的学生进行潜能开发。与学科竞赛校外指导专家的交流纪要如下。
开场白:上海中学始终以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己任,学科竞赛拔尖学生的培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校的学科竞赛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适逢高考综合改革全面铺开,学科竞赛报送加分政策大幅调整,学科竞赛拔尖人才后期培养问题更加凸显。在冯志刚校长的支持下,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各位学科竞赛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该问题。
上海中学数学班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办的,经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学校数学竞赛活动不断进取,着眼未来。自2000年我校吴忠涛获得第一块国际奥赛金牌开始,我校全体数学教师都在不断努力,尤其在2008年,也就是牟晓生同学进入国家代表队开始,我校数学竞赛步入了一段崭新的旅程,自2008年起,我校已经连续8年均有学生进入国家代表队,包括了今年进入国家代表队的高继扬同学,当然伴随着金牌,最近7年我校也累计50多人次进入全国数学冬令营。在获得那么多荣誉的背后,我们也在时常反思,是什么力量可以支撑数学奥林匹克事业的不断向前?
我校物理学科竞赛比数学竞赛起步晚很多,物理竞赛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物理竞赛的学生人才选拔是个难点。2009年震凯同学进入集训队,两年后孙天宇入选,都是由于数学的关系转为物理。学生进行物理竞赛第一年由于年龄的关系不能入选,在第二年的时候由于兴趣的原因也有放弃的。物理竞赛的培训机制主要采取业余时间,周二下午的两节发展课,周五有一节发展课,周日下午和晚上也有,到第二学期下半学期也有实验,结合高校老师的培训,也起了监督作用。怎样推进物理学科竞赛,培养强潜能学生,需要进一步听取专家的建议。
我校化学学科竞赛,基本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自2008年至今统计数据,在历年的冬令营的决赛中,我校总计7人次获得金牌,7人次获得银牌,1人次获得铜牌。其中2009年、2012年、2013年分别有学生入选国家集训队。如何进一步发挥化学竞赛的育人功能,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来参与化学竞赛?我校针对全国化学竞赛的基本培训模式如下:理论知识的课程安排,在高一、高二阶段每周有5—6课时,根据初赛的基本要求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题目的训练。在实验技能的培训、实验能力培养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直接获得化学感性认识,巩固并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熟练规范化的掌握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如分析天平的使用,移液管、滴定管的正确操作,标准溶液的配制等),锻炼学生独立驾驭实验过程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www.daowen.com)
但我们在高端竞赛方面,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和方法上还有一些困惑,需要进一步请教专家。
冯校长:学科竞赛研讨是这次研讨会加进来的,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次是借此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召开而进行的。创新人才项目研讨会每两年开一次。我自己是教竞赛的,一直想开展这个专题的研讨。物理学、化学、数学的专家与学校里搞竞赛的老师大家聚一聚。数学竞赛班存在那么多年,也是有特色的。如何协调好物理学、数学竞赛是个问题。现在学校里数学竞赛有金牌,理化生竞赛还没有。老师们搞竞赛,主要是立足于强潜能学生培育,没有功利心,但总需要进一步寻求突破口。
熊教授:上海中学在拔尖人才培养方面做得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数学竞赛方面,已经连续八年有学生进入国家队。你们的教学方法一定有独到之处,可以结合以往案例从学生的人格方面的、非智力方面的,做深入的经验分享。高考政策每年的变化都很大,今年国家教育部提倡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能。希望选择学科特长的偏才、怪才。偏才、怪才因为某些原因可能高考总分不很高。其实,竞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出口,有助各校筛选学生。
姚教授:相较数学和物理,选择化学的学生素质一直排后面,这个现状很难改变。也与家长的功利性有关。上海准备在化学教学上进行一定的改革,专注课程理念,注重思路的灵活性上,不是单单考基础知识。
陈教授:竞赛对拔尖和创新是有意义的。具体内容不光是应试。各校对物理竞赛的重视,也使得物理竞赛的学校排名一直在变。今年全国物理竞赛委员会搞了个考试大纲,内容上初赛的要求是高考水平,复赛决赛考纲跟国际奥林匹克接轨。物理出题比数学难,凡是考过的题目,辅导书上有的题目,考试一律不用。现在的题目特点是深、广。高中物理竞赛应该多关注课程设计。
高教授:上海的化学培训都在复旦大学,也接触有十几年了。上中现在站在拔尖创新人才素养培育这个高度考虑不容易。我们学校也在讨论学生培养方面的问题,竞赛与自招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把竞赛作为入学门槛,在入学后形成延续性,需要关注学生偏科对大学自信心的影响问题。
姚教授:现在数学竞赛更低龄化。一旦学生比较低的年纪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从成本效应来说,放弃搞数学去搞物理或化学,未来不太能预见,是否可以通过搭建好的物理化学实验室吸引更多优秀学生?例如化学竞赛的实验教学,学校可以做哪些探索。
曹教授:实验对竞赛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就物理实验来说,实验室的空间和器材略显不足,要坚持两手抓:物理小课题和竞赛打好基础,增强应对能力。
钮教授:我接触化学竞赛十几年,一方面我们要致力在深度上努力,另一方面进行素质培养。最好建立这些竞赛学生的档案,追踪学生的后续发展。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和特殊的思考方式。例如结构化学理论,很多理论的提出者都是基督教徒,他们是用平等的思想考虑这个世界的,我这么思考可以帮助理解结构化学的很多理论,要教给学生一些哲学的思想。
姚教授:我觉得上中是不是能在学生一进来就举办数理化生的讲座,说一些创新的、最新的例子,引导学生注重学科相互间的关联等。
瞿教授:我是搞数学的。上中数学方面一直做得很好。我觉得有些方法可以给物理化学组参考。比如把暑假学科夏令营做强,新高一通过数学夏令营提高是很大的。所以上中数学竞赛的上升势头能一直保持。物理化学可能高一竞赛就是做分母了,而数学竞赛上很多学生已经拿了奖牌。
2.研讨形成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认知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树立“链”的概念。上海中学自2008年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促进科技领域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开始,至今已经与17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合作领域也由最初的五个拓展为十六个。这一合作模式促进了一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促进了不同志趣领域的学生潜能开发、创新素养提升与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高中阶段的学校应该能够根据学校背景及所处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在中学与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上发挥学校自身的积极性。这一思路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与实践可行性。
(1)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创建价值
该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链”的延续性,关注人才培养的延续性与教育的衔接性。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重视各教育阶段之间的衔接性是拔尖创新人才得以顺利成长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很容易让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自身的志趣和潜能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容易出现基于感性认识的、功利化的专业取向,这不利于人才的匹配,容易造成人才浪费现象,与我国现阶段构建人力资源强国的理念相背离。如果学生能够在高中阶段就接触到,哪怕是初步了解大学的专业研究方向及未来发展,必将有助于学生树立起基本理性的专业取向,从而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发展得以延续,更有助于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第二,“链”的时代性,显现社会与科技发展对人才需求迫切性。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育的内容、方式与手段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在教育内容的及时更新与交叉整合,以及基于数字平台的教育教学上。社会发展对人才培育的周期与层次、类型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中学来说,具体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不同类型的学生需要个性化的教育,由于其潜质不同,学校需要提供更多课程上的选择;其次,对于学生感兴趣领域的专业知识,仅仅依靠中学教师的力量已经无法胜任;最后,仅依靠一所学校的力量,无法给学生足够大的科学探究平台,尤其是现代课程对于大量数字化实验室的需求。这就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一点已经在很多国际顶尖高中研究与实践中取得共识,以托马斯杰弗逊科技技术高中为例,该校的学生可以选择校外的辅导教师,并实际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辅导教师的单位包括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国防分析研究所、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国家癌症研究所等20多家单位。
第三,“链”的公平性,促进从物的公平走向对人的发展的公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教育公平的立足点必须适时地从对“物”的关注走向对“人”的发展的关注。对具有发展潜质或已经显露出良好发展潜能的优异学生、拔尖学生该采取针对性的教育举措,包括提供适合于他们发展需要的条件、辅导,让其较早的接触感兴趣领域的更深层次的知识,也应当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关键环节,也是人力资源强国背景下推进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而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构建正是推进教育公平的一种重要手段,促进每位学生获得适切性的教育,通过这条“链”找到志趣和潜能的匹配点。
(2)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构建策略
大中小学在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上,要理清各自的侧重点并注重衔接。要形成大学(或科研院所)在中学阶段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早期介入机制,绝不是生源争夺的早期介入,而是在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大中学衔接上承担切实的指导与帮助的责任。在大多数情况下,请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来校做报告、讲座较易做到,但请他们早期介入,进行长期的实质性的合作培育就会成为很大的难题,他们毕竟有自己的科研、教学任务。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链的构建还需要理清“链”的基础、“链”的方向、“链”的内核与“链”的机制。
第一,理顺“链”的基础:以课程为载体识别、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链的建构最重要的支撑点是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对于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已经显现出一定潜能的学生来说,学校的基础课程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潜能开发的需求,因此我们更多需要加强的是专门课程的开发。这里的专门课程不等同于大学的专业课程,旨在让中学生对学科发展概貌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大致了解学科的研究方法与发展方向。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将高中专门课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识别潜能方向,培养和发展兴趣为目的的专门课程。第二类是以识别优势潜能方向和培养潜能为目的的课程。第三类是以识别优势潜能发展水平的课程。其中第二类与第三类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授课。从课程开发的角度来讲,大学专家、教授可以发挥学科优势,对教材的选择或者编写,课程目标的设定,评价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给予指导。而校内教师对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及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更为了解。因此,校内外教师的合作不仅有助于让专门课程更适用于中学生理解,更有助于校内教师的学科功底的提升,同时让大学专家对中学生的潜能有更深的了解,形成了合作双赢。从授课的角度来看,大学教师对于一些专门领域的发展近况及研究方法的理解较之中学教师更为专业和全面。因此,由他们为学生讲授这些专门课程,可以让学生很快对该领域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第二,指明“链”的方向:形成基于理性的发展方向选择与持续动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断层,以及现行的考试评价体系造成了一个现象,即只要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上北大和上清华都是一样的,读哪个专业也是一样的。但是,人才的发展毕竟有一个匹配问题。如果学生的学术兴趣、潜能、志向、个性化的知识结构、思维品质、未来专业能与人生方向匹配,其持续发展的内动力便会更加充足。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链的构建对这一匹配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我们也将此定为“链”的方向。我们认为学生的“专业取向选择”,主要有感性的、初步理性的和基本理性的三个层次。基于“感性”的专业取向选择主要是出于单纯的兴趣或功利考虑,并不清楚自己是否具备适合这个专业的兴趣和潜能。这就容易造成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对自己所学专业不甚满意或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隐患。基于“初步理性”的专业取向选择是通过对相应课程的选择学习,学生对某一或某些专业领域有了初步的认识而作出的专业取向选择。基于“基本理性”的专业取向选择,即通过对学校开设专门领域的课程选择学习或参与相关活动、项目、课题等,学生对自身志趣和潜能有了比较理性的判断,并尝试去提升自己趣能匹配领域的学习水平,作出与自身志趣能基本匹配的专业取向选择。实践证明,与高校、科研院所实质性合作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链,能很好地推进学生形成基本理性的专业取向。
第三,凸显“链”的内核:基于志趣领域探究的创新思维、人格提升。对于中小学来说,如果要与大学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衔接的话,就应当关注有创新潜质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的提升,这也是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链的内核。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而言,我们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八项指标,其中的两个方面便是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包括思维的批判性与深刻性,思维的跳跃性与缜密性、钻研与痴迷、坚忍性。这些素养的获得依赖于学生参与课题、项目研究的经历。调查表明在大学、科研院所的专家指导下基于一定领域的探究性学习,对于内化学生以批判性与深刻性、跳跃性与缜密性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思维,养成以钻研与痴迷、坚忍性为主要特征的创新人格具有重要价值。
第四,营造“链”的机制:早期介入、平台创设以及资源的多元共享。一个完善的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链”机制对于其作用的发挥、方向的保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机制的建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早期介入、平台创设与资源共享。对于大学、科研院所的早期介入,既有利于高校更深入地培养适合自己的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非学科领域的发展,也有利于引导高中的多样化办学和促进高中生更深刻地认识高校的办学个性。这种介入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如课程的开发、课程的教学、学生的测评、实验室的建设等。在平台创设方面,针对资优生的特点,学校需要创设多样的软硬件平台,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过程中应着力于促进学生基于数字平台与专门课程整合的学习与创新。在资源的多元共享方面,考虑到中学的主要任务与大学不同,因此科研领域的投入以及配置肯定无法与大学名校相媲美。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链的构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资源的共享,大学的实验室、图书信息资源等均可以提供给在某一领域有需求的高中生,来弥补中学资源的不足。[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