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13年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研讨:启航之路

2013年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研讨:启航之路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3年,为进一步凝聚大中学校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力量,学校决定为来校授课的校外专家举行授聘仪式,并同时召开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研讨会。在此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构建上,上海中学率先启航推进大中学实质性合作智慧的分享,共邀请了100多位各领域的高校专家来上海中学研讨。上海中学于2008年在上海市率先开展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学校之一。

2013年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研讨:启航之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上海市上海中学在延续从1990年开始的数学实验班探索基础上,开展科技实验班探索,设置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医学等五个专门方向的课程供学生选学;2012年增设工程实验班探索,设置工程、通信海洋能源环境等五个专门方向的课程供学生选学。与此同时,还推进面向平行班学生的实验探索,形成法学、节能汽车、微电影、人体医学、主持与演讲等六个实验性课程供学生选学,实验班与实验组的专门课程由大学、科研院所等专家授课与指导。2013年,为进一步凝聚大中学校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力量,学校决定为来校授课的校外专家举行授聘仪式,并同时召开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研讨会。

1.研讨会开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探讨

2013年,上海中学基于2008年开始率先开展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以来的探索,开启了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第一次研讨会。

在此次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构建上,上海中学率先启航推进大中学实质性合作智慧的分享,共邀请了100多位各领域的高校专家来上海中学研讨。现摘选一段冯志刚校长2013年3月9日在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链的建构研讨会暨校外专家受聘仪式的发言,来显现这一时期的探索经验与思考:

梅贻琦先生有一句著名的教育箴言:所谓大学者,非谓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各位来上海中学为高中生授课的教授专家,你们就是我校学生心目中的大师。我觉得我校学生是非常幸运的,他们心目中的大师们将走到他们身边亲自指点,这是多好的机遇。我相信你们的细心指导,必将对我校学生在视野的开拓,兴趣的拓展,钻研精神的培养等各个方面带来很大的帮助,你们的言传身教也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上海中学于2008年在上海市率先开展高中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项目,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试点学校之一。这些年来我们得到了上海市各高校科研院所领导的支持,以及各位教授专家的鼎力相助。据不完全统计,共有两百多位教授、专家来学校授课,亲自指导学生课题,其中包括院士,长江学者以及973首席科学家。我校的创新实验培育项目在起步阶段的时候主要倚重于上海交通大学,逐渐地越来越多的高校、科研院所开始与我校合作,依时间顺序分别为: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等。

我校创新人才培育的实验逐步地在所有学生当中全面铺开,我们觉得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身体和思维已日趋成熟,知识也有了一定的储备。如果认为创新能力是与生俱来的,那么在这个特定阶段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素养应该是大有可为的。能考入上海中学的学生都是中学生中的拔尖者,对这批学生做出这方面的教学实践的探索是我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任何一个带来变化的教育实验都需要谋定和后动,要把握好方向,做好顶层设计,并在实践过程中认真总结、反思与逐步推进。在老校长唐盛昌先生的带领下,我校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最最关键的是开出一条新路,建立了一个系统。没有一位考入上中的学生是不聪明的,对每位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够给予适合他的机会,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不仅学校不知道,学生自己也不知道最适合于他的方向和机会究竟在哪里。因此,我们采用了由点到面的渐变式来展开这项实验。

从2008年起,我校在原有数学班(数学班是1990年开办的,是有竞赛特长学生的,兴趣点是相对明确的)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科技班。在办科技班的时候,综合考虑招生的程序与规则,对该班的课程、教学要求与进度各方面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流程。我校改革的出发点是以专门课程以及基于专门课程学习上的课题研究为平台来培养不同志趣领域的关键特性,形成了学科测试加面试加科学素养测试的自主招生模式,创造性地给出了“521”的课题方向选择方式。

我们在科技班设定了五个方向,学生通过听取每个方向的介绍,从五个方向中选定两个方向,每周参加所选两个专门课程的学习,一个学期以后确定一个方向。此外,我们还建立了立项、开题、经费申请、中期报告、结题等完整的课题研究过程,以及监控的办法。这些设计的“功利性”目标只有一个,让学生学会找到自己的兴趣,然后聚焦于这个点。通过自己努力,教授和我们学校的指导(老师只提建议,不给idea),去完成他们的项目。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聚焦志趣,做到资源自己去支配,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率

2012年我们建立了相同模式的另一个特色班——工程班,形成了以数学班、科技班和工程班的学生群体为对象的“强化模式”。在积淀强化模式实践的同时,我们还将这样的理念推行到平行班,借助于高校教导团队来指导创新实验组,包括比较著名的EP汽车实验组(这是跟同济大学合作的),金融实验组(与上海财经大学合作的),法学实验组(与华东政法大学合作的),演讲与口才实验组(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的)等,构建起崭新的学校课程图谱,推进学生多样化选择。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在我校已经可以为学生提供接近五百门选修课。其中设有大型(18节课)、中型(12节课)、小型(6节课)、微型(3节课)四种类型课程供选择,这样学生选择面宽且灵活多样,并有四种类型延伸:视野开拓、知识拓展、解析探究、应用实践。这样,每个学期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就有两百门左右,形成了针对平行班同学的一般实验模式,使得上海中学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多个可选择的方向,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门类。

接下去的实验深化,我们考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质量的管控与提高上,因此提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这个概念。这里所说的培育链主要是着眼于学生完成项目的各阶段之间的链接,学校希望能为学生搭建引起兴趣、聚焦志趣的相匹配的递进的链式培养平台,让学生在忙于完成各阶段任务的同时,不会迷失方向,不会钻到牛角尖里去。我们认为,为学生创设的专门课程学习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探求自己感兴趣的,不断识别开发自己的优势,这些专门课程是有一定的学术指向性,但不是大学专门课程的下移,也不需要专门的学术展开。因此,我们希望各位外聘教授、校内指导老师能对学生所做项目各阶段的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求提出一个明确的指导意见,有一个教育层面的人才培养链的思考,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做出个性化的设计。

当然最重要的是学生经过这样的历练之后,能将良好的学习习惯、开放的创新意识、适合自己兴趣的方向、不屈的坚持精神,带入高校的学习阶段,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建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目的。

2.高校专家给予大中学合作育人智慧启迪

在2013年3月9日学校召开的首届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研讨会上,100多位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教授被学校聘为校外专家,并由上海市上海中学校长冯志刚、党委书记王辉为他们颁发聘书。在此次研讨会上,不少与我校开展大中学合作育人的高校专家踊跃发言。这里,摘取一些发言以呈现高校专家对我校开展大中学合作育人的肯定与他们各自在大中学合作推进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探索智慧(以下资料根据会议录音整理)。

资料1:宽容改革、共同实践,建立创新人才培养

(时任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以一教授)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链的建构这个题目,是大学和中学在落实我们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过程当中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那么今天我自己的理解也是一个命题作文,根据命题作文谈谈我们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我看上海中学聘了这么多的教授,简直就是一所微型大学了。

今天我们所有教授在这里,一方面我们也参与了相关育人工作,一方面也接受上海中学的考试和检验,看看我们对这个问题认识怎么样?我想谈的就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潜能特征和早期培育。我觉得这个主题涉及若干核心的概念,一个就是拔尖创新人才,一个是培养链,一个是大中学实质性合作,我想就这三点谈点认识。

第一点关于拔尖创新人才。我们鼓励人人成才,从人才学角度来讲,我们相信每个人都能成才,是基于每个人都有其个性化的特征和才能,基于人尽其才的观念。同时,我们又讲创新人才,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基于社会不断发展,人的一生都需应对新挑战,适应新环境的客观现实。但是我们又要讲拔尖创新人才,我觉得这个与我们讲的创新人才还是有不同的内涵。至少我是这样认为:拔尖创新人才是那些能够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提出新的颠覆性的概念,创立新的系统性的理论,开创新的革命性的方法,从而引领社会变革发展和显著进步的杰出人才。而要获得创新性的突破,需要在迄今为止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就如爱因斯坦所说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含义。因此,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至少其中绝大多数是要经过高等教育,这样就把我们的高等教育和中学教育连起来了。

这就涉及培养链的问题,这是与刚才所说的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密切关联。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知识给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但既有知识也会形成对进一步探索的局限和制约。如果知识接受者,只会背诵前人已经发现的知识表述,只是盲信所有记载下来的结论,这在如今中国各级各类高校当中,还是较为常见的,学生围绕着考试转,这个甚至是我们从相当多高校毕业生中看到的也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不要说创造性地建立新知识,连创造性地应用既有知识的能力都不完全具备。

最近几年同济大学和许多中学有比较密切的互动。有时候我们在不同的场合谈到大学对中学的期望,上海市教委负责基础教育的尹副主任曾就这个观点跟我做过讨论。他说,再优秀的学生到了你们大学里面,你们怎么上课,你们怎么培养人才,你们是不是也有同样的问题?你们对中小学到底起到了怎样的影响?所以我觉得大学也要研讨,大学现在正在推进各项改革。但今天我想强调的是,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热情的持续、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具备,不仅靠大学阶段的知识学习。靠大学阶段才开始重视,就为时太迟了,这就是今天我们强调培养链的意义所在。这个培养链,大学和中学(特别是高中)怎样相互分工?怎样衔接?我觉得这个问题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刚才冯校长的发言对我还是启发很大,我觉得上中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定位是非常明确的,也是非常科学的。就谈到我们大学的老师来到中学参与的这一些课题指导,我们应该针对中学生这个特定阶段的特点,该采用怎样合理的定位和什么样的方法?我就从自己的经验说说我们怎么期望那些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给中学的同事们一个参考。

今天特别高兴,看到在座的还有我们许多中学生,那么我也想从大学教师的角度,可能我们对未来的大学生,特别是具有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潜质的这些学生,我们该有些什么样潜质开发上的希望。我觉得从我接触的学生来说,他们是乐于提出问题的,这些问题从是什么、为什么等理解性的问题,为什么不是、可否不是、如何不是等批判性的问题,而且后者会更多。他们善于多角度地提出问题,不仅质疑书本,也质疑自己,不仅质疑失败,也质疑成功,他们会合理地提出和表述问题,也就是说有质量地提出问题,基于自身已有知识,基于学过的多种知识的交互,基于逻辑,清楚地表述出他们的问题。他们还会设想和提出对被质疑问题的一些解释,并对自己的解释有肯定、怀疑或者否定性的评价。也就是说他们的“问题能力”非常出众。

我自己感觉,这个是成为未来创新人才,甚至是拔尖创新人才,一个很基本的起点。进一步,他们有热情,从提出的问题出发,构想解答问题的途径,特别想动手推导一下,实验一下,制造一下,看看自己有否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与此同时,他们也往往乐于与教师、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问题,交换各自的意见。在这些我们所期待的创新人才甚至拔尖创新人才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当中,我们看到所有关于创新意识、创新热情、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不同程度的表现,综合反映了这类具有潜质的学生在知识探索上所具有的独立性、主动性,而并非一定是知识的积累有多深多厚。因为人的知识学习、知识积累是有阶段性的,有些任务是应该在大学阶段来完成的。那么作为其反面,我们在大学里也遇到一些学习非常努力、求知欲望非常强烈的学生,他们希望得到一个明晰的、不变的、无误的、唯一的这样一个机遇。那么我觉得各位是可以看出这两者差别的。这些学生其实是非常好的学生,他们可以成为令人放心的专家。但是如果要成为所谓拔尖创新人才,可能这个路径就比较困难。

我的基本观点是与创新有关的品质,并不是大学阶段才需要掌握的知识,更是我们特别希望在中学教育中给予培养的。当然大学也期望听到中学教师和领导者,包括我们的中学生,对大学在培养链中更应有何作为,提出你们的建议和意见。

最后谈谈第三点,就是关于大中学实质性的合作。我非常认同今天交流会的形式,我认为这就是实质性合作的一种形式。大中学的教师和管理者、领导者应该有类似的平台,交换想法、梳理概念、凝聚共识、明确目标,然后共同去做。这样的平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形式,包括我们的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相互观摩各自的教学、教改的实践。现在大中学之间还是有一些脱节,其实我们各自都分头在不同的方向做,但有时是我们互相不知道对方已经前进到了什么程度。怎样发生、发现和产生更好的交互的这样的环境。

另外,我觉得实质性的合作还可以着眼于探索各种教育形式,以同济大学为例,近些年来我们除了开放校园,开放实验室,比如我们校内建立的物理探索实验室,开放大学生创新竞赛项目;比如同济大学的建造节、结构设计节、设立夏令营等,这时我们把中学生请进大学。我们还在部分中学设立了科技前沿讲座、学科基础课程,在一些中学校园里共建学生的实验室,比如我们协助上中建立的节能汽车实验组,作为工程类实验室的一个部分。我们派出了数百名大学生、研究生和教师指导中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

去年(2012年)以来,我们开始探索在部分中学建立苗圃基地,有计划地引导中学生建立学科兴趣。同济大学的一个基本考虑是,我们应当让中学生了解到大学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强烈的探索兴趣,明确的追求目标、动手实践的爱好。同济大学的目标不只是为了定向几名学生,而是为了未来拔尖创新人才的逐步成长提供更丰富的营养。我们相信环境更好,苗子更多,那么能够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机会也就会更多。

最后,我自认为:实质性合作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宽容改革、共同实践,逐步建立起适应创新人才,包括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比如现在各地无论社会上还是基础教育界批评大学比较多的一个方面,就是大学的入学考试制度起了不好的指挥棒的作用。其实大学的许多改革尝试往往受到社会的误解。甚至我们期望得到深度合作的一些中学领导也抱怨我们的尝试增加了中学的负担。我的呼吁是我们应该立足改革,哪怕是有缺点的改革,否则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希望永远难以实现。再次感谢上中提供的平台,谢谢大家。

资料2:以开拓的视角培育拔尖人才(www.daowen.com)

(时任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于建国教授)

我在高校工作,虽有长期的实践,但对中学并不是很了解。受上海中学的邀请,我们华东理工大学的教授们,主要是环境工程的教授和搞生物能源的教授,参与了上海中学的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过程,我们才对此有所了解。今天在这儿班门弄斧,谈谈我们在大学工作的老师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老人家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叹: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来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位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陈省身教授生前也说:“有人向他请教,拔尖人才是怎么出来的?”陈省身说人才是“冒出来”的,好学生不是按部就班地计划出来的,而是在学习和研究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杨振宁在比较中美教育时说,中国按部就班地把知识传给孩子,平均起来看是好的。可是中国的教育制度从中小学起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对最聪明的学生比较不利。这不利的一面在美国却做得非常好。孩子们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美国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这些跟别人不一样的,有特别才能的、特别天赋的人,能够给予极大的空间,他们可以发展。这是美国今天在学术上、在经济上发展成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么,我们说什么是拔尖创新人才呢?根据大家共同的认识,应该可以概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扎实的知识功底,以及对知识的热爱而驱动产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二是专有所长,在具体学科分支的研究中处于领军的地位,具有国际的竞争力。三是具有高尚的学术品格与人格魅力,具有社会影响力与社会认可度。国内教育界主流的观点基本上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述创新人才的培养的目标。我们认为中学阶段拔尖人才的特征,可以归纳为在一个或多个领域,比其他同龄的相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学生,更具有卓越的能力和潜在能力的学生个体,他们应该具备以下四个共同的特征:非凡的智力、非凡的创造力,非凡的领导力和特定的学术能力。

拔尖人才培养中,我们必须突出拔尖人才与一般人才的区别。那么拔尖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做到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最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识渊博、体魄健全、意志坚定的基本素质,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如果我们按照后者的讲法,应该是以基础厚实为目标,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如果以博士的观点来看,应该以知识广度为目标,拓展知识面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果以精神角度来看,应该以学问精神为目标,注重强化专业训练和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具有创新的能力,是以创新思维为目标,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从国家层面、教育部层面到上海市的层面,以及各所学校其实都在探索自己的创新培养模式。那么,作为大学,刚才陈校长已经说了,其实也在探讨这个问题,思考这个问题。

我今天发散地说一点,由于大面积的扩招以后,大家很长一段时间在忙于应付大面积扩招以后的质量提高保证,而忽视了拔尖人才的培养。所以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高等教育界广大同仁的重视,所以说现在各所学校都在从各个方面把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纳入培养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范畴里头去,尤其是科研成果怎么进教材,怎么进实验,怎么进课堂?这是我们正在思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那么,中学拔尖人才的培养应该怎么做?这依靠今天冯校长、王书记你们所在这些中学的精英的老师们,应该说,上海中学的学生都是人精,都是最杰出的青年学生,你们是最优秀的老师。我们在这里讲其实是在班门弄斧,但是我们真的想提一提我们的想法,我们认为的教育初期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把人的潜能开发出来。老师和家长最主要的责任是挖掘学生的兴趣,而不是为多学一些知识,把学生的兴趣都磨灭掉。

我们知道在中国大学考试,为了兼顾公平性,现在大学可操作的空间是越来越小。原来我在年轻的时候经常代表学校去招生,我们是亲自去招生,那个时候我们观察一位学生,他在中学学习时代,对哪一门学科更感兴趣,我们会优先考虑这位学生录取到他所喜爱的专业。现在为了兼顾公平性,完全是电脑控制我们的招生程序。尽管你可能是化学分数非常高,但你可能进不了华东理工大学,我可能要录取一个总分比你高一分的学生,他有可能是其他的总学科高了一分,所以这就束缚了大家培养的手脚。当然了,现在教育部已经做出了很多在招生方面的改革,比如自主招生,还有创新人才培养的很多模式,但是我觉得这些事情还有待于进一步地在社会公平的环境下,更大胆地选拔人才。

前两天教育部杜副部长到上海来调研,今天我们交大的陶主任,还有好几位都在这里,怎样用好自主招生的政策,真正地把真才实学的孩子们,尽管他的高考分数可能很低,你把他大胆地录取到大学里来,我们敢不敢做?能不能做好?如何做,怎样做?既满足了我们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又兼顾了社会对我们高校高考的公平性。这个事情我觉得我们大学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中学和大学的衔接,我想可能是解决这种问题的最好的途径。在此情况下,我们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中学,共同建造了环境工程的工程实验室和专门课程。学校对我们的生物能源的工程实验班非常地重视。

刚才包教授受聘为上海中学的校外指导教师,他是从美国回来的杰出教授,上海中学同样还聘请了我们大学的乔教授、冯教授和修教授,他们也都是从海外回来的,都是华东理工大学学有专长和年富力强的教授。他们研究工作都处于国内先进的、关注领域的工作,这是第一点。另外一点,华东理工大学经过985和211工程的建设,现在应该讲在科学仪器、计算手段等方面,完全达到了欧美同学科的水平。当然,我们的管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我们欢迎上海中学的学生,你们散着步到华东理工大学来,利用周末的时间,我们共同探讨学科的未来,培养科学的兴趣。

资料3:多角度建立人才培养链,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时任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刘晓红教授)

我想拔尖创新人才,他首先要基于创新。现在我们满世界都听到“创新”这个词。创新,它不仅是我们现在常常讲到的一个词语,更是一股世界的潮流。这股潮流应该说他关乎着整个国家的前途,关乎着社会的活力,关乎着一座城市的生命。同时对个体来说,它也关乎着个人在成长当中的定位、发展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刚刚于校长在发言当中提到了钱学森之问,与这个之问异曲同工的,还有乔布斯之问。

为什么在中国土壤中,培养不出像乔布斯这样具有创新精神,同时具有创新能力这样的一位人才。现在比较一致的共识就是,因为在中国还缺少像在美国这样的一个市场环境和教育环境,比如说鼓励个性、倡导质疑、宽容、失败,等等。那么,我觉得创新人才的培养,可能有几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和创新思维,这就是要有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第二个恐怕就是要建立一个和培育创新人才相配套的考试和评价机制。第三个就是我们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上海中学已经在这些方面向前迈出了一步,率先实施了创新的实验项目。上海中学是以志趣引领来有利于学生对自身潜能的主动认识和开发为出发点的,已经与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举办了有效的实验班,应该说为建立早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链作了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我们知道对创新人才来说,出口是在高等教育阶段,但根基其实还是在基础教育。所以我们上海中学的这样一种做法,对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该说是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试验。更难能可贵的是上海中学不仅仅鼓励在科技领域中的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非常关注学生的社会科学、人文素养。

我们从2011年起与上海中学订立了协议,我们学校派出了阵容非常强大的、非常优秀的一些法学教授来为上中的学生举办法学课程和讲座。刚刚我们的王利明教授,也是我们华政的在法史方面的全国的知名专家,他同时也是我们华东政法大学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代表我们华东政法大学受聘的教授团队在这里接受了我们冯校长的聘书。

通过法学这个课程,我们是让学生更早地形成法律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让他们更早地以法律的思维方式来认识、理解社会。华东政法大学也在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部对创新人才培养,在各门学科中都是有一些新的项目和要求。我们华东政法大学,最近刚拿到了教育部的卓越法律人才的三个培养基地,这也是上海市的头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同时取得三个人才培养基地的学校。在我们整个的课程体系当中,非常注重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国际视野。那么,我想我们的教授今后也会把我们对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一些经验和取得的方式延伸到上海中学的课程当中来。我们很希望能够激发上海中学学生的积极性,让那些真正热爱法律学,以后有志于从事法学研究的学生,能够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育改革是举国关注的问题,在最近的两会当中,又一次提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应该说上海中学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教育链”是教育改革当中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我觉得它的意义可能有这么几点:首先培养链打通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使人才的培养更加连贯,建立起了一种新的人才的培养机制。当然这方面我们今后还要做更多的探索。

其次培养链有助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专业的兴趣,能够使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各类问题进行一个初步的研究,由此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这种模式还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我们主要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但在社会科学的创新上可能比自然科学更难,因此我们也愿意与上海中学一起在这方面做些探讨,也期待着与上海中学能在拔尖人才与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链上能够有更多的合作。

资料4:优秀师资为创新人才培养领航

(时任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陶正苏教授)

我们的大师钱学森先生提出一个问题:怎么能够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上海交通大学可能是感到最惭愧的,因为钱老是交大的毕业生,在民国的毕业生。现在我们大学的教育出现了问题,所以上海交通大学很早就在反思,想做一些事情。在2008年的时候,上海中学老校长唐盛昌先生到上海交通大学来跟我们谈联合办一个科技创新班,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中学一拍即合,当时我也在场,所以交大当时是怀着一颗全力以赴和真诚的心来做这样事情的。因此上海交通大学派往上海中学来任教的,是最热心、最有水平的老师。刚刚我坐在下面,然后看到冯校长、王书记颁发证书,我看到那些交大的老师其实都是我非常敬仰的老师,比如说我们的严教授,其实他是中科院的院士,然后我们的林教授不但是交大本专业做得非常好,而且是我们本科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大家也能够想象到整个交大里面有几千名老师,他是关于五个教学的主任。我们来上海中学任教的物理系的马教授,他做了非常长时间的交大物理系的教授,所以我就举这三位走上主席台的教授,大家能够想到交大做这件事情,确实是非常真诚地想为中国探一条路的。

我今天的身份是招办主任,但是我刚刚讲的是我们做那件事其实与招生并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交大在办这个班的时候,想这一班的同学是否上到交大都无所谓,只要为中国人培养人才,能够创出一条路就行。所以2008年到现在有两届同学其实已经毕业了,已经成功从上中毕业了,这里面有百分之六十七十是到清华和北大去的,到我们上交大的人其实很少。我这么说,第一是交大干这件事情时,它是为中国闯出一条新路的事情,另外一个就是说交大在这方面是全力以赴的。

我想说的是,我们在座的上海中学的学生,其实是非常有福气的,因为大家能够从册子上看到,交大有几十位教授来参加这项工作。这些教授都是在交大非常优秀,在本职的这么一个领域里面都是非常有造诣的。大家也知道交大是一个在全国也算走在前面的一所大学,教授和老师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他们要干几个科室工作。所以这些教授能够到上中来做,和同学做一个联合,做一项实验,做那些事,其实是他们怀着一颗非常想为中国办一些事情的心。

为了培养中国的创新型人才,我们的老师是没有任何私心的。其实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在做这个课题、做项目的时候,已经结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所以这些同学没有到交大来,他们其实心里面也是非常不舍得的。但是为了国家,大家都愿意去投入。另外,我们上中冯校长、王书记有这么一种担当,因为上中有非常好的条件。我个人认为,我走了很多中学,上海中学是最顶尖的几所中学之一。在应试里面,上中的学生不需要再另外地出更多的力。还有一条就是竞赛,我上个月正好也参加了一个全国数学的决赛,我看了一下,最后下来全国所有的竞赛大概是61个一等奖,就是所谓的“金牌”,我们上中拿了7块,也就是说上中一所中学拿了全国最重要的一个学科的竞赛的10%以上的金牌。上中在应试这一块,在竞赛这一块是不需要再证明自己有多强大的。

上中要证明的是在这么好的一个环境下面,我们能不能闯出另外一条路,就是说能不能够除了应试以外,就像今天我们各位在座的共同探讨的这样的事情。其实我们交大也在考虑更深的问题,从去年开始交大在除了自主招生大规模的由面试来决定是否进交大尝试以外,又搞了一个创新潜质的选拔,这个选拔连笔试都取消了,直接拿你的创新项目,然后再参加上午下午的各种各样的考核。它不需要用笔试,也就是说对你文化课是没有一个要求的,也就是避免跟大家所说的怎么去掐尖,其实也就是说交大并不是想去掐一个最尖的,但一定要掐一个最合适的。

我们也想通过这些举措来给大家一个多元化的成才路径,我也想着今年通过这个方式录取了20位同学,上海中学占了4位,也是我们在江浙沪成百上千的中学中最多的一所。我想讲的是非常感谢上海中学能够站出来引领这么一条路。我希望上中能够在我们各所兄弟院校的配合和联合下面,为中国早期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走出一条新的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