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培养学生多维素养,关注每个学生

培养学生多维素养,关注每个学生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这一番措施,也有意外的收获。最典型的一个事例是,有一次学校承办大合唱比赛,结束之后一些泡沫纸散落在地上。作为教师,我们对孩子的关注,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这一单一维度,不能只关注学业的进步、成绩的提升,而忽略了对其人品的培养、内在的熏陶。如今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老师,首先应该转变自身看待学生的角度,真正做到不忽视每一名有闪光点的学生,真正做到“一草一木,皆需栽培”。

培养学生多维素养,关注每个学生

宁波市江北外国语学校 李 继

作为新教师,初次接触班级管理的工作,必然是手足无措的。

这学期临时接手602班,内心无比忐忑。因为自己已经担任了一学期的任课老师,知晓这是个无比活跃的班级,在班级管理中必定会有不少麻烦事。

随着日常接触的增多,我发现学生好动的原因不同,有些是因为天性,静不下心来,喜欢交谈;有些是因为易受影响,容易被前面一类学生带跑;而有个别几个学生,是因为渴望得到同学与老师的关注。

其中一个,暂且称之为甲同学,他是个脸上还充斥着童真与稚气的学生。他的成绩不算很好,平常课上表现也不活跃,但是一到自习课上,他就会将之前压抑的活跃因子全都释放出来。比如,翻一翻后桌的笔袋,从办公室问完问题先去其他同学身边转转,做完一件事情就大喊“老师,我做完了”等,屡禁不止,屡劝不改。

我细细分析,他的这种好动应该不是天性使然,否则为何主课上很安静,一到自习课上就这样呢?后来经过观察,我发现课下往往都是他主动去找同学玩,很少有人主动来找他。有时候他在旁边看着别人玩,根本参与不进去。由此我猜测,他的好动可能是因为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更多的人关注他,让他在这个群体当中有存在感。

察觉到了这一点,我就决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引导他。每个班级都有一本专门的登记册,用来登记每节课上的学生情况与突发事件,需要任课老师或者班委签名。以往这样的登记册都是靠学生和老师自觉填写的,偶尔会有忘填的情况出现。我让甲同学专门负责管理这个登记册,更多地去与班委、任课老师接触。而在接触的过程中,他们也加强了对他的印象与理解。

与此同时,我也会时不时地让他帮我发作业、家校本、通知书等,让他以更活跃、更积极的形象出现在同学们的视线当中。渐渐地,我发现甲同学在班级中越来越活跃。这种活跃是积极的、可控的。而这一番措施,也有意外的收获。那就是他变得越来越有责任感,经常会主动来办公室帮我搬作业并分发给同学们,俨然成了我的小助手。(www.daowen.com)

还有一个乙同学,也是好动分子,他喜欢在课上发言,但往往回答得稀奇古怪,引得同学们一阵大笑,他自己还常常引以为豪。一开始我是以批评为主的,后来发现,这样的批评不仅没能有效地制止他,反倒激起了他的逆反情绪。

对于这个学生,我认为针对甲同学的方法未必有效,毕竟两人的性格完全不同,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时我关注到,平常乙同学很喜欢来我这里打小报告,班级的一举一动也经常通过他传达到我这里。这说明他本身是一个很爱“管事”的孩子。但因为当面指出问题,其他学生未必会听他的,所以只能来我这里“诉苦”。

因此每次他来反映问题时,我听完后都会捎带着说几句:“你能指出问题,至少说明你比他们自律,这一点值得表扬。但为什么明明你指出了错误,他们却不听你的呢?你有没有思考过?要是你本身也有没改正的地方,那你怎么以德服人呢?所以啊,下次把你没做好的地方先改正,让他们看见,然后再去指出他们的问题,这样他们或许就会听你的建议。”

渐渐地,他在课堂上的发言规范有序起来了。在课间,他也不单单把视线聚集在同学们没做好的地方,而是更多地放在教室、其他班级以及校园上。最典型的一个事例是,有一次学校承办大合唱比赛,结束之后一些泡沫纸散落在地上。上完体育课回来的路上,乙同学看到了,便马上跑来告诉我,并主动请求和甲同学一起去打扫干净。针对他们的这种表现,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表扬与奖励,并提出希望每个同学都更多地关注教室卫生与校园环境。之后我很明显地感受到,不少同学都被这种行为激励着,更加积极、更加用心地为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了。

这两名学生的改变,对于我而言,感触很深。从这两名学生身上,我充分感受到了孩子在教育上的可塑性,而且这种可塑性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方面。作为教师,我们对孩子的关注,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这一单一维度,不能只关注学业的进步、成绩的提升,而忽略了对其人品的培养、内在的熏陶。教育,教的是知识与学问,育的是品德与素养。育人同样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这两名学生在学习上可能与其他学生存在差距,我们能就此直接定义他们是差生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他们在品德上丝毫不逊色于那些在学业上表现优异的学生。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告诉了周围的同学和老师,“我也有我自己的闪光点,我也希望你们能更多地关注到我”,并以此感染着他们,影响着他们。这样的学生更需要我们在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

由此可见,在教育中,应摒弃功利的、以成绩论成败的观念,而应从多维角度看待学生的成长。在为每名学生的成绩有明显提升感到由衷高兴的同时,也应为那些成绩不佳却坚持以自身德行影响他人的学生感到自豪。如今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老师,首先应该转变自身看待学生的角度,真正做到不忽视每一名有闪光点的学生,真正做到“一草一木,皆需栽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