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让语文课上的文字触动学生内心,实现心灵的突围

让语文课上的文字触动学生内心,实现心灵的突围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首先,这和学生心目当中任课老师的个人形象有一定的关系。针对以上两点原因,我对下午的语文课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和安排。《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这门课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平时质朴的文字走进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真正实现心灵的突围,是我要不断追寻的。

宁波市鄞州区华光学校 俞能晓

不断告别,告别过去;不断成长,成长未来。往事如树影斑驳,不承想,我从开始工作到如今已整整一年。慢慢地终于从学生身份转换至了教师身份,从一开始的无知懵懂到现在磕磕绊绊成长,经历了很多事情,也学习了很多。

我是一个比较内敛含蓄的人。当初,对于我成为教师这件事情,周围的同学、朋友甚至我的家人都是不相信的。他们没有办法想象一个平时都不怎么讲话的人会在四十分钟的课堂里滔滔不绝地上课,并且面对四十几名学生还丝毫不怯场。

这一切的改变,都是教师这个岗位所赋予的。

还记得我第一次去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就坐在教室后排,让我当堂上课。他们只听了五分钟,就挥了挥手让我走出教室。上课声音小,没有气魄,课堂难度设置不当,逻辑思路不够清晰。那时的我是如此的无能和幼稚。而现在,在正式工作的第一学期的新教师生本课堂评比活动中,我获得了一等奖。在区“名著导读”学程设计中获得一等奖时,我想,这是对我进步的肯定。

感谢教师这个岗位,当初爱之如斯,现在更甚之。

一年多的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是有一件事令我刻骨铭心,并且时时鞭策我,警醒我。我当初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是因为自己特别热爱文学,想让更多的人喜欢文学。所以我一直希望有更多的学生喜欢语文,学习语文,自发地去欣赏文字带来的魅力。但是那一堂语文课给了我沉重的一击。

与往常一样的课表,没有任何不同。但是我走进教室时,发现学生们都有气无力地趴在桌子上。脑海中意识到学生刚上完体育课,让他们趴一会儿也无伤大雅,只要他们的心思还能在我的课堂上就行。于是我抱着这样的想法,顺其自然地开始了我的语文课。不知是因为那天下午阳光正好,温度正好,还是因为上完体育课的疲惫,他们懒散地趴在桌上,回答问题都是病恹恹的。恰巧那节是作业分析课,实在是枯燥极了。

当我看到第一个同学睡着之后,我走过去轻轻拍了拍他的头。第二个同学睡着之后,我走过去敲了敲他的桌子,让他起来回答问题。可是越来越多的同学趴倒在桌子上,闭上了眼睛。不光是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那些上课认真的同学也支撑不住,低下了昂着的头,贴在了桌子上。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回到办公室后我仔细看了课表,才发现语文课的上一节是社会课,并不是体育课。而咨询社会老师,她的课上并没有这样普遍趴倒、睡着的现象存在。那为什么到了我的课上,大家就困倦了呢?(www.daowen.com)

晚自修的时候我找班里的同学谈了谈,希望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真的希望学生可以自发地喜欢语文课,而不是在老师的强压之下上课。但是现实给我敲响了警钟。教师是什么?教师是引导者和指挥者。全班四十几名同学,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语文课。就课堂上集体趴倒这一现象,我回去之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学生为什么会选择在语文课上趴倒,而不是在社会课上趴倒呢?我分析了一下原因。首先,这和学生心目当中任课老师的个人形象有一定的关系。社会老师是他们的班主任,而且从初一开始带班,平时比较严厉。当然偶尔也会有一些小幽默,有和同学们一起玩耍的时候。而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平时生活当中少了份严厉,多了份关爱,以至于一开始就让学生觉得我是一个比较好说话、好糊弄的老师。我记得刚实习的时候,很多老教师,包括同一个办公室的老师都跟我说,一开始一定要有做老师的样子,要有为人师表的气场和风范,学生才会对你有敬畏之心。而我一开始就没有板着脸上课,虽说给予了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但不能收放自如,课堂吵闹有余而思维碰撞不足。

其次,那是一堂作业分析课。对于作业分析,我一直采取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记录为辅的方式,很少考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得不到表现的机会,也就极易分散注意力。而且我的讲解缺少起伏,语音语调在下午就类似于催眠曲。

针对以上两点原因,我对下午的语文课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和安排。正式上课之前我先让同学们进行成语接龙或者飞花令,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以内,而惩罚措施就是让大家喝一口水。这样的方式实行了两个星期,学生的反响都还不错,他们也渐渐喜欢上了飞花令这个游戏。对于犯困的学生,我会着重观察,请他们起来回答问题,或让他们就我刚才讲解的内容进行反馈。而当课程进行到二三十分钟,也就是学生极易分散注意力的时候,我就会出难题让大家动脑筋,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这门课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不是一门被束之高阁的学科,而是生活中处处可以运用到的,渗透在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当中。如何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平时质朴的文字走进学生的心田,使学生真正实现心灵的突围,是我要不断追寻的。

备课的时候,我总会问自己语文是什么样子的,怎样才能上出语文课该有的样子。“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在《中学语文教学》上看见钱梦龙在多年语文教学中养成的“课前自问”的习惯,如获至宝。他说:“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我一般总要问一问自己:我教的是一门什么课?为什么要教这门课?怎样教这门课?这样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意义?……这种课程意识,看似很‘虚’,其实它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走向,决定着教学的成败。”我把这种自问用于自己的备课和上课,让它成为一种自觉意识,努力让语文走进学生心田。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其中的教育视角就是让教育回归全体的生命,而不是去安置和装卸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显然不是教授学生外在的知识,而是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让他们自己去认知世界。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算得上真正的教育。

一般来说,一个教师的成长会经历这样几个过程:适应或者说顺应教育教学常规—对常规性教育行为的抗争与个人教育意识觉醒的萌芽—教育艺术的成熟与个人教育意识的觉醒—个人教育意识的不断完善与个体教育实践中的自觉创造。

教师成长不仅是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技术不断娴熟的过程,一个把教育教学技术逐渐变成教育教学艺术的过程,还是一个个体对教育真实悟知,形成个人独到的教育思想和资源,最后实现教师“跨越式”发展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