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许多图书试图回答这一难题。答案五花八门。
乔尔·莫克(Joel Mokyr)的《文化增长》(A Culture of Growth)关注社会背景的巨大力量。莫克强调了启蒙欧洲的政治分裂,这使得知识分子可以自由流动,逃避迫害和寻求庇护。
史蒂文·约翰逊的书《伟大创意的诞生》将镜头拉得更近,关注交流思想的人际网络,从17世纪50年代的咖啡屋到今天的硅谷。基思·索耶的《创造性:人类创新的科学》(Explaining Creativity)看得更细致,借鉴了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思想。关于这个问题还有无数其他的观点。
这本书并不关注发明如何形成的问题——更感兴趣的是发明对我们周围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影响。关于发明的来龙去脉,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很多。有需求驱动的发明:我们不知道谁发明了犁,但我们知道这是对不断变化做出的回应——游牧民族并没有突然发明技术,然后为了使用它而实行农业生产。另一个例子是铁刺网: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对它的需求。约瑟夫·格利登制作了最实用的版本,但我们对制作过程的细节知之甚少。看似平淡无奇,设计似乎也无任何过人之处,只是格利登第一个将其付诸实践。
另一方面,还有供给推动的发明。贝蒂·克罗宁就职于斯旺森公司,该公司在二战期间给美国军队提供配给,因此赚了一大笔。现在它有了能力和技术,需要找到新市场:冷冻快餐便是它追逐利润的结果。(www.daowen.com)
类似的发明还有:谢尔盖·布林、拉里·佩奇从学术引用中获得灵感,开发了他们的搜索算法;约瑟夫·伍德兰德开发了条形码,他的手指划过沙子,思考莫尔斯电码。
据说,条形码本身多次被独立发明出来。症结在于美国零售业的内部政治。这提醒我们,发明远非发明本身那么简单。说麦克莱恩发明了“集装箱”,并没有错,但描述他在集装箱系统飞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更有启发意义。
事实是,即使是某一单项发明,也往往很难确定应该归功于某一个人——更难找到一个所有的创意完美结合的最后“欢呼”时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