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电梯的安全与改进

现代电梯的安全与改进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电梯不仅是要安全,而且是要永远安全。像曼哈顿这样高楼林立的中心城区,电梯和地铁密不可分。然而,电梯似乎并不受重视,我们对它的要求更高。乘坐电梯出入高楼已习以为常,但电梯却在不断变化。当然,电梯还有改进的余地,帝国大厦是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摩天大楼,最近为了减少建筑物的碳排放,耗资5亿美元对电梯进行了改造。如安装再生制动器,电梯轿厢下降或空载的轿厢上升时,电梯会将产生的电力返回建筑物。

现代电梯的安全与改进

这件事说起来真有点蹊跷。

有一天,某位女士上班时决定破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乘坐前的那一刻,她看了看手机上的应用程序,该程序标示了所在位置的确切经纬度。尽管频繁停靠站点,整个行程还算顺利、惬意和完美。离开交通工具时,她又查看了一下应用程序,发现她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并没有改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答案:这位女士在高层办公大楼上班,她没走楼梯,而是乘电梯上下楼。我们不觉得电梯是公共交通工具,但电梯每天运载数亿人上下楼,仅仅中国一个国家每年就要安装70万部电梯。

迪拜的哈利法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占地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芝加哥精巧绝伦的西尔斯大厦占地达到40多万平方米。设想一下如果将这样的摩天大楼切成五六十个低层楼块,然后每块周围都建停车场,所有的停车场之间构筑相互连通的道路,那就成了类似小城镇的办公园区。事实上,正是因为有了电梯,数量如此庞大的人群才可以在布局紧凑的大型建筑物中一起工作。

或许应该说,安全电梯造就了高层的工作和生活。电梯的原型——升降梯本身已经存在很久,利用的是绳索和滑轮简单升降原理。据说阿基米德古希腊时期就建过一部升降梯。1743年,路易十五在凡尔赛宫通过一部升降梯秘密地拜访女主人,而女主人也可以通过升降梯秘密拜访他。国王路易的秘密爱情升降梯由人工升降,升降工站在空心墙壁内,如需要随时可以升降绳索。匈牙利、中国、埃及的升降梯都由牲畜升降。后来出现了蒸汽动力的升降梯:英国工业革命的两位大佬,马修·博尔顿(Matthew Boulton)和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制造了动力强劲的蒸汽升降机,在煤矿用于运送煤炭。这些升降梯都很成功,但是人们却不会用它将人抬到危险的高度——因为升降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绳索可能会松动,导致升降梯突然下降,黑暗中火星四溅,乘客惊恐万分,尖叫声不断。如果必须上楼,大多数人走个五六层都不在话下,正常人都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乘坐升降梯。

所以电梯不仅是要安全,而且是要永远安全。伊莱沙·奥蒂斯将制造安全电梯视为己任,1853年纽约世界博览会上,在一群围观者的见证下,奥蒂斯登上看起来有点像脚手架的平台,高度足以令人腿软。奥蒂斯身后站着一位男士,手里拿着一把斧头,气氛就像临刑前一般令人窒息。斧起绳断,观众屏住呼吸,奥蒂斯脚下的平台微微颤动,但并没有下降。“百分之百安全,先生们,百分之百安全!”奥蒂斯兴奋地叫起来。可见,城市高楼鳞次栉比,直插云霄,颠覆了人们的印象,靠的不只是电梯,还有电子制动器的发明。

“颠覆了人们对城市的印象!”的确如此,新的安全装置改变了建筑物的高度。曾经我们只能接受六至七层高的建筑,而且顶层住的一般都是仆人、疯婆子或为理想苦苦挣扎的艺术青年。电梯发明后,阁楼变成了阁楼公寓,顶层变成了套房。

电梯是城市规划系统的一部分,这是对电梯最好的理解。没有空调,玻璃外墙的现代摩天大楼不宜居住;没有钢筋或钢筋混凝土,摩天大楼无法建成;没有电梯,则只能望高楼而兴叹。(www.daowen.com)

电梯的另一关键连接点是大众公共交通:地铁和其他城市交通系统让大量人员进入城市核心区。像曼哈顿这样高楼林立的中心城区,电梯和地铁密不可分。摩天大楼吸引的大量人流让地铁系统更为高效;没有地铁系统,就无法抵达高楼大厦。

地铁让城市出行更加环保:超过80%的曼哈顿人通过地铁、自行车或徒步出行,这一比率是全美平均的10倍。不管是在新加坡还是悉尼,大楼林立的城市情况都和曼哈顿类似。城市乃理想居住之地,为了工作和生活,人们宁愿支付昂贵的租金;城市富有创造力,从专利申请量和创业比例就能看出;城市生活富裕,人均经济产量高出一等。相对于农村和郊区,从环保角度看,城市就是乌托邦,人均能源消耗率低、汽油消耗低。没有电梯,这些小小的奇迹——财富、创造力和活力与适度的环境足迹均无从谈起。

然而,电梯似乎并不受重视,我们对它的要求更高。等候公共汽车火车,我们心甘情愿;等电梯20秒,我们就会牢骚满腹。许多人一坐电梯就紧张,其实电梯很安全——比自动扶梯至少安全10倍。坦率地说,电梯就像个仆人,兢兢业业却不受重视。也许是因为坐电梯时,我们都感觉自己成了被运输的货物:关门、重心转移、开门、到达别处。电梯没有位置标识,LED显示屏也不显示方位信息,我们晕头转向,不知身处大楼哪个角落。

乘坐电梯出入高楼已习以为常,但电梯却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摩天大楼试图使用轻便的电梯绳,并通过电脑控制,让两台电梯同时独立上下。一些简单陈旧的方法也依然可行:如,在电梯大堂放置长度相当的镜子,让人感觉等待时间过得更快一些。电梯本身就是在节能,因为电梯轿厢自带平衡。

当然,电梯还有改进的余地,帝国大厦是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摩天大楼,最近为了减少建筑物的碳排放,耗资5亿美元对电梯进行了改造。如安装再生制动器,电梯轿厢下降或空载的轿厢上升时,电梯会将产生的电力返回建筑物。

实际上,帝国大厦一直以来都以高效节能著称,原因不言而喻,它在紧邻地铁站的地方建造了密集垂直建筑物。该建筑的设计单位之一——落基山研究所(RMI)对建筑周边环境问题富有远见,其高效环保的总部就建在离公共交通系统180英里(289.69千米)之遥的落基山脉。看起来像是环境效率的典范——但工作人员要开车上班,甚至要在相距一英里乃至更远的建筑物之间来回穿梭。

当然,落基山研究所本身就是环保高效设计理念的示范,如窗户上的高科技涂层、氪气三合一玻璃、水再利用系统和节能换热器等等。从周围的建筑物中可以看到其最为环保的技术之一:不起眼的电梯。它作为一种绿色出行交通工具,每年运载数十亿人来来往往,但却不受重视,默默无闻,毫不起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