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宁,用米、面、豆、菜为原料,人工做成的粑粿,是人们非常喜爱的美食。粗略统计,武宁粑食有50多个品种,其品名有糯米粑、籼米粑、芦粟粑、荞麦粑、粟米粑、米发粑、麦面发粑、糖糟粑、豆渣粑、薯丝粑、薯渣粑、南瓜粑、芥菜粑、地菜粑、马兰粑、蒸米粑、溜蒸粑、碱水粑、艾米果、哨子、糯米圆子、雪花丸子、印儿粑、实心粑、包心粑、方粑、拳头粑、糍粑、蒿粑、发糕、年糕等。以上粑食的名称,有的是因原料得名的,有的是以形状定名的,还有的是以制作工艺命名的。
粑的形状各异,有圆球形、扁鼓形、圆饼形、半月形、长方形、方形、菱形、鱼形、桃形、八卦形等。粑的颜色有的属于原料的本色,有的是经蒸煮、加温后变色而成,白、红、黄、黑、绿,各色各样。粑的味道,由于做粑的原料、馅儿不同,甜酸苦辣均有。粑食中,唯有印儿粑上印有福、禄、寿、禧和桃、荷、菊、梅、鲤鱼、喜鹊等图案及圆圈、圆点、波浪等纹饰,过去逢年过节或小孩生日,多在糯米粑、米(麦)发粑上点有一至四个小红点,以示吉祥和喜庆。
用米粉或薯粉和以芋头或红薯,揉成团,用手握拳滚动捏成四道指印形状,俗称 “拳头粑”。若用米粉,则必须将精米浸泡后,置碓臼中磕碎,用绢筛筛粉,细腻而有筋芡。山背人办大喜事都做拳头粑,有讲究的还请来未婚村姑做粑,因村姑手小巧玲珑,做出的粑细个而均匀。做成粑后放入蒸笼蒸熟,烹调时,用大锅或煮或炒,即可饱腹,咬嚼品评,食而不厌。
用稻草灰烧开水冲泡过后取其水浸红黏米,数小时后磨成浆,盛入垫布粑筛蒸熟后,切成块,然后浸入加碱的水缸或坛中。食用时,取出切片炒熟即可。每逢新年农家忙于做粑,有的多达数十斤。(www.daowen.com)
将糯米蒸熟成饭,涂清油于磨石上把糯米饭团在石磨上甩搭,或在碓臼里用木槌捣烂,至饭粒完全碎烂成黏稠状,做成厚的圆饼,待完全冷却后,切成四方块放入盛水的缸中。食用时,切小方块入锅油煎或油炸,撒糖或芝麻即可。色橙黄,味香甜。
多用芋头少用薯粉调成浓糊,水开后对锅捻入,煮熟捞起,拌以芝麻粉、白糖即成,细嫩松软,香甜而不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