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巴塞罗那出名的事情有:1992年奥运会、高迪的建筑和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一位地道纽约客,在带着知识分子的絮絮叨叨和神经质拍了一辈子纽约之后,晚年开始把触角伸向纽约之外,几乎成了欧陆宣传大使。无疑,《午夜巴塞罗那》Vicky Christina Barcelona(2008)使这个城市更知名。
两位美国观光者如我们一样,脖子上挂着相机,旅行从机场开始。机场大巴走了近一个小时,进入市区时,我醒了。但见广阔的街道,很大,许多老建筑,衬着灰蒙蒙的天空,第一眼并不鲜亮。
所住的旅馆里穿梭着联合国式的年轻人,白人、黑人、黄种人,在免费上网的客厅里,大家安静礼貌地等待着自己的顺序。放好行李,沐浴,更衣,出门拥抱巴塞罗那。西班牙是个有热烈风情的国度,这些形容词适用于它的天气也适用于它的人。来到此地,你尽可以抛开一切拘束,凉拖是这里的主打歌,女生配吊带,男生配短裤。除了满大街的凉拖,还有满大街的蜂腰翘臀,有看头!
维也纳有个百水先生(Friedensreich Hundertwasser),巴塞罗那有个高迪先生(Antonio Gaudi Cornet),他们的建筑都颠覆常规,神似顽童。百水先生痛恨直线、热爱曲线,而高迪先生的“座右铭”是: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归于上帝。疯狂的“圣家族大教堂”是世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巴塞罗那的地标。它的疯狂之一在于漫长——1884年始建,今天仍处于现在进行时,处处有钢架和绿色保护网。因为建筑费用来自捐赠,所以时断时续,有钱便开工,没钱便停工,它的设计者高迪先生曾预测两百年方可完成。不过,这样的耐心与耐力在欧洲比比皆是,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修了500多年,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修了600多年……
ING中的“圣家族大教堂”
我镜头里的“高迪建筑”
某种意义上,巴塞罗那就是一座高迪公园。很多地方留有他的“指纹”,比如我们随意在市中心的西班牙广场漫步时就遇到一座高迪建筑,或者只要你眼前突然一亮,在石灰方盒子之外跳出颜色鲜艳、说不出形状之物时,就可以说:你遇到高迪了。不过,我没有像戴望舒“逢着丁香花般的姑娘”一样逢着一场冒险……《午夜巴塞罗纳》就是一场冒险,两个刚刚大学毕业的美国女孩,一个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乖乖女,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头脑清醒,等着假期结束回去做白领,与充满前途的建筑师未婚夫结婚;另一个对人生没有规划,一切问感觉,这个金发碧眼的sexy girl由老导演的新缪斯斯嘉丽·约翰逊(Scarlett Johansson)扮演。难道斯嘉丽天生迷茫?她接手的人物大多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使她一炮而红的就是《迷失东京》Lost in Translation(2003)里那位不知所以的小妻子,在异乡邂逅了一位过气的中年明星,躺在一张床上,她听他讲风趣俏皮话,或者彼此不语,只是那么面对面躺着。
很快,两个女孩被一位充满魅力的拉丁情人俘获了。这位放浪不羁的画家见到素昧平生的女孩们,第一句话就单刀直入:“我想带你俩去参加瓦尔多,一起喝酒、做爱。”“谁跟谁做爱?”“希望是我们三个。”中产女孩震惊了:“这家伙疯了。”sexy girl当场同意。如果你是她,说不定也不介意在巴塞罗那邂逅这么一位情人,他的邀约由于直截了当而显得有些意趣:你的生活一直缺少魅力,你的身体要给谁?中产阶级保守主义女孩非常纠结,想爱又有罪恶感,于是她的人生安全然而乏味;sexy girl是感性的,她不在乎明天也不在乎道德,于是和画家住在了一起。
带领她们冒险的西班牙画家
《午夜巴塞罗那》,两个美国女孩
很快,一个火辣的西班牙女人破坏了暂时的甜蜜。画家前妻,也是一个画家,两人在背叛与不忠之间永无休止,深深相爱又相互伤害,想在一起又无法在一起,一场刀刃碰刀刃、烈焰对烈焰的拉丁爱情。“艺术使人变成激情的人质”,因此画家通常疯狂,梵高割了自己的耳朵;中产阶级女孩撇开未婚夫,鬼使神差来到画家的家,却被前妻的枪误伤了手。这也是柏拉图将一切诗人包括荷马赶出“理想国”的原因,柏拉图崇拜哲学但瞧不上艺术,他认为哲学将人引向真实和永恒的正道,而艺术险象环生,会把人引入歧途。
前妻、画家、sexy girl的多边好戏上演了。从你想象中的嫉妒吃醋,发展到你想象不到的三人性爱。但是有一天,美国人斯嘉丽宣布,她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了。难得的稳定三角形重新变得摇摇欲坠,画家与前妻再一次大吵、分手。最终女孩们回到纽约,中产阶级女孩按既定蓝图与未婚夫结了婚,sexy girl依然漫无目的。说到底,这场冒险只能如是结局:清教美国恪守着传统的家庭观与价值观,他们不能允许自己的女孩胡来,所以导演把疯狂留给了西班牙人,把克制留给了美国人。(www.daowen.com)
不过在现实中,这位导演是一位温柔的“月老”,这部电影不仅为西班牙两位国宝级演员提供了初次合作的机会,还提供了初次相爱的机会,他们就是美丽风情的佩内洛普·克鲁兹(Penélope Cruz)和成熟性感的贾维尔·巴登(Javier Bardem)。佩内洛普贡献了她有史以来最好的表演,我原本对这部电影不抱期望,却意外遭遇了她骇人而罕见的爆发力,美不胜收。这位曾以花瓶和狐狸精著称的演员凭借此片咸鱼翻身,抱回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这位纽约月老就是伍迪·艾伦(Woody Allen),他说这是写给巴塞罗那的情书。在我看来,若离开巴塞罗那,这个故事几乎不好成立。伍迪的哲学思考是出了名的,如果看他早期那些让主人公直视镜头“大放厥词”的电影,常常会产生两种矛盾的想法:他是个悲观主义者,秉承了尼采、萨特现代主义一派的“人生无意义”“爱情也无常”之观念;但如果你认为他从此遁入虚无又不成立,因为有时他也让主人公个个志得意满,好像他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爱可以长久、此生值得一过。比起他的那些纽约电影,《午夜巴塞罗那》流畅、浪漫、好看得多,至于这个伍迪是悲观主义者还是乐观主义者,好像我已经忘记关心了。
佩内洛普·克鲁兹和贾维尔·巴登是在好莱坞发展最成功的两位西班牙演员,都包揽过奥斯卡小金人。贾维尔凭借的是在科恩兄弟大获全胜的电影《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2007)中扮演一个有着变态发型的冷血杀手,随手拿着一只煤气罐模样的高压气枪,不动声色地杀人。
《老无所依》。“我不喜欢这个家伙,但喜欢这家伙背后的意义,喜欢他所代表的东西”——贾维尔·巴登
就像佩内洛普常常牵手自己国家的导演如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 Caballero),贾维尔也并非一心只在好莱坞。他主演的西班牙电影《深海长眠》Mar adentro(2004)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贾维尔魅力难挡,虽说演了一位全身瘫痪的55岁老男人,只能靠眉目传情,但那双电眼照样征服了两个女人的心。电影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原型雷蒙,26岁时因一次跳水意外而全身瘫痪,他向政府申请安乐死,30年未果,最终由他人协助自杀。对照来看,同样取自真实故事的美国电影《死亡医生》You Don't Know Jack(2010),采取的恰好是另一个视角——一个协助他人进行安乐死的医生。惯演“黑帮老大”的阿尔·帕西诺(Al Pacino)出演了这位引发争议的“死亡医生”,影片不厌其烦地展现他一次次改进死亡方法而让病人更舒服更迅速地死去,不厌其烦地展现他为此一次次被告上法庭,不厌其烦地展现他偏执狂般的坚持与对抗整个世界的疲惫。
两部“安乐死”电影分别产自天主教西班牙和基督教美国,对于二者,死亡皆是唯有上帝可以决定的事。所以,《索菲的抉择》Sophie's Choice(1982)中深陷纳粹魔掌而不得不在两个孩子之间做出生死选择的波兰女子索菲,多年饱受灵魂折磨而最终自杀,就是因为过不了这道关,她没有权利决定哪个孩子当死(当然,影片更大的斥责是针对纳粹),因为她不是上帝。《唐山大地震》(2010)堪称中国版《索菲的抉择》,徐帆扮演的母亲也遭遇了索菲的两难之境——女儿和儿子被压在钢板下的两侧,救哪个?她选了儿子,因此也承受了一辈子的灵魂折磨。但是聪明的冯小刚或者说无神论者冯小刚,最终以时间流逝+机缘巧合+国家腾飞,大团圆式地“破解”了这道伦理难题——母女相见,一抱泯恩仇。
《午夜巴塞罗马》有趣的一点是:佩内洛普不停地说着西班牙语,而贾维尔总是打断她,请她说英语,好让美国人斯嘉丽听得懂。事实上,在美国,人口的族裔构成正在发生变化,如今拉美裔压倒非洲裔黑人,跃居第一大少数族裔。随着拉丁裔越来越成功,著名学者亨廷顿在《西班牙裔的挑战》一文中,甚至拉响了警惕出现“拉丁美国”的警报。而百年来,好莱坞电影中的拉丁裔形象也是一部少数族裔的风云变幻史。
“拉丁情人”鲁道夫·瓦伦蒂诺
最初,身为拉丁裔的墨西哥人是作为“好莱坞第一坏蛋”存在的。好莱坞默片中有好家伙与坏家伙之斗,墨西哥人总是被分配给坏蛋的角色。这种角色源自那种污秽的墨西哥人形象,他们做着轮船装卸工的工作。但是,随着“邪恶的、迟钝的、暴力的”的老套墨西哥人形象的增加,拉美国家开始抵制美国电影,以至总统恳求好莱坞:请对墨西哥人友好一点。接下来,“拉丁情人”当道了。虽然意大利的鲁道夫·瓦伦蒂诺(Rudolph Valentino)是好莱坞第一位公认的拉丁情人,但“拉美男人是感官的、浪漫的”这种观念,是由一位西班牙明星开启的。渐渐地,“拉丁情人”的形象又得到了女明星的拓展,丽塔·海华斯(Rita Hayworth),这位有着西班牙血统的女演员不仅改了名字,还将一头黑发染成金色,皮肤经过电解看上去更白,从而成为好莱坞一代性感女神,嫁给了美国最伟大的天才导演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将拉丁情人的形象带到令人眩晕的高度。
随着急速增长的拉美裔市场,好莱坞制作人开始拍摄美国电影的西班牙语版本,以同样的场景,起用拉丁演员。西班牙籍电影大师布努埃尔,在二战期间因西班牙内战流亡美国,就曾以给好莱坞电影的西班牙语版本配音为生。后来真实生活里的拉丁英雄也被搬上银幕,虽然经常由非拉丁裔演员扮演。到了1950年代,拉丁裔的处境因电影《巨人传》Giant(1956)等有所改善。越来越多的拉丁裔在幕后获得成功,从导演到作曲家,他们通过获得艺术控制权,拒绝了那些黑帮电影中老套的坏人角色,并以影片《为人师表》Stand and Deliver(1988)等塑造出拉丁裔新貌。到了21世纪,好莱坞出现了一股拉丁新势力,男演员中有盖尔·加西亚·贝纳尔(Gael García Bernal),在表现革命偶像切·格瓦拉青年时代的电影《摩托车日记》Diarios de motocicleta (2004)里出演切·格瓦拉,由此获得了国际声誉。而如今的拉丁高峰,当然非佩内洛普和贾维尔这对夫妇莫属了。
“一代女神”丽塔·海华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