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德累斯顿之泣,和解与重生-城之影

德累斯顿之泣,和解与重生-城之影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是二战中受破坏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被战火彻底摧毁。英美空军控制了德国上空,此时纳粹兵败已成定局,但苏联要求英国协助,决定轰炸德国。德累斯顿大轰炸,被称为美英二战中最大的屠杀事件。整个德累斯顿被夷为平地,破坏程度仅次于受原子弹袭击的广岛。而能够被接受,是因为它在袭击发生了35年之后。罗伯特返回英国,战后数月他的飞机坠毁,从此失踪,而当时他正前往德累斯顿迎接女儿的诞生。

德累斯顿之泣,和解与重生-城之影

电影里的德累斯顿

希特勒发起了世界大战,也将自己的家国变成废墟。德累斯顿就像一颗传奇珍珠,镶嵌在我们不熟知的伤痕角落里。它是二战中受破坏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被战火彻底摧毁。重建时,连教堂的墙壁都要原样熏黑,要的是一模一样!这样的执念,若化作人,一定有一颗情意充沛的念旧之心。

1945年,德军在西面的攻势失败,苏联在东面的决战开始。英美空军控制了德国上空,此时纳粹兵败已成定局,但苏联要求英国协助,决定轰炸德国。德累斯顿的建筑物稠密、街道狭窄(比如德累斯顿最重要的一条街),因而最易夹击。如是,一座甚至有些英军士兵都不知道在哪儿的易北河东岸城市,在这一年的情人节夜晚,“中了头彩”。

从英国来此的飞行时间为10小时,时值二月,这意味着飞行师要在寒冷的机舱里待上很久。英国空军长官训话了,俄军似乎不太欣赏空军的工作,现在让我们来展示一下轰炸机的威力,祝各位好运,将这个城市炸得烽烟四起!城市的命运就这样被拿来做了功德簿。兵分两拨,每拨三小时,2000架英美轰炸机投下3000多吨炸弹。德累斯顿大轰炸,被称为美英二战中最大的屠杀事件。整个德累斯顿被夷为平地,破坏程度仅次于受原子弹袭击的广岛

好莱坞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在将悲剧性的新闻事件或历史教训转换成电影前要被沉淀提炼许多年。所以关于“珍珠港”的电影里使用“神谕!神谕!”而能够被接受,是因为它在袭击发生了35年之后。《阿波罗13号》也是在航空灾难发生25周年后。同样,60年后,电影《轰炸德累斯顿》Dresden(2006)直言了德国战时所受的创伤。

我镜头里的德累斯顿

安娜是一家医院院长的女儿,善良地救助着犹太人;罗伯特是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飞行师,在一次任务失败后逃进安娜所在的医院。安娜救了罗伯特,两人渐渐相爱。在德累斯顿大轰炸的夜晚,安娜放弃与家人逃生,千辛万苦找到罗伯特,在微弱火光中相互依偎着等待黎明……

安娜的父亲与纳粹达成了交易,用极为稀缺的吗啡换取在瑞士的住宅,打算全家逃走。院长的交易被飞行师发现,飞行师的藏匿也被院长发现,他想在女儿离开后把飞行师交给德军,而良心未泯的女婿说,那样的话,他将会被处死。这也是一个忧伤的禁忌爱情故事,因为他/她们是“敌人”。美丽可爱的护士安娜已经有了未婚夫,但是在无法预知的绝境中,她与英俊沉默的罗伯特萌生了爱意。事实上,飞行师也是“自己人”,他的母亲是德国人,一战时,就在德国投降前夕,母亲定居伦敦了。

院长一家在轰炸前夕准备逃亡,未果,与市民们一起钻进防空洞。躲在防空洞里会窒息而死,但若走出防空洞,又会被英军采用的计时炸弹炸烂,人们只有念着《圣经》祈祷。安娜不顾一切冒着炮火回来寻找罗伯特,两人奄奄一息依偎在一起,点燃唯一的火柴,很快光亮熄灭,无尽的黑暗降临……黎明时分,凭着墙上一丝缝隙透进来的空气,两人活了下来。罗伯特返回英国,战后数月他的飞机坠毁,从此失踪,而当时他正前往德累斯顿迎接女儿的诞生。

中欧“小珍珠”被夷为平地

德累斯顿原属东德,在1990年东西德统一之后,利用发达西德的资金,使几乎所有的老建筑得以“昨日重现”。60年后,德累斯顿神圣的石像,在这座曾是中欧最美丽的城市也是最伤心的城市重新落成。听一听落成当天德累斯顿的心声:1945年2月发生的事情,是很难去理解的,但每一个幸存的人都有责任去创新,重建是和解的象征、希望的象征。而在订婚宴会上,德国的安娜与英国的罗伯特跳舞时也有过这样一段对话:“轰炸妇孺的感觉怎样?”“你应该问希特勒,是谁先开始轰炸的。”在讲述二战时布达佩斯犹太人故事的《命运无常》里,经过美军的营救,集中营的幸存者返回家乡布达佩斯时途经德累斯顿,望着被轰炸后的废墟,一位匈牙利人“幸灾乐祸”地说:“看看德累斯顿,德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这优越民族活该如此,那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是的,这些匈牙利人刚刚经过纳粹的非人折磨活着出来……可是……如果仇恨无止境,战争将无止境,伤痛将无止境。

所以《轰炸德累斯顿》末尾的纪实镜头与旁白,是唯有经历过极端的心灵伤痛才能获得的平和与高度。不要以为这轻易做得到,片中安娜与飞行师的“禁忌爱情故事”,电影《黑皮书》Zwartboek (2006)也讲述了一个:年轻貌美的犹太女歌手蕾切尔,在全家遇难后化身间谍,与纳粹军官相恋以套取情报。当战争结束,看看胜利的荷兰人是怎么对待曾经冒死保护犹太人的蕾切尔的:他们将与纳粹有染的女人押上街头,在众目睽睽之下,逼她们脱光衣服,往她们身上泼大粪。蕾切尔于遍失尊严的羞辱中双手紧抱着身体,那姿势尽述着惊恐与茫然,“我从没想到过,我居然会害怕解放”。

《没有国家的人》,封面为冯古内特自画像(www.daowen.com)

多年后,闻名于世的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被战火摧毁,2005年按照原样重建的大教堂落成仪式充满了崇高的和解之光——大部分批评家都同意这部电影避免了以一种错误的政治视角结尾,达到了反战电影的目的,问题在于它的浪漫叙事。它的爱情故事的灵感来自战争中幸存下来、后来定居科隆的一对夫妇的经历,德国女孩安娜被迫在英国飞行员(敌人—爱情)和德国父亲(祖国—背叛)之间做出选择,这个浪漫叙事削弱了将德国视为罪犯的企图。但是以国际电影数据网站上的大部分观众评论为证,浪漫的故事情节对于大众吸引力至关重要,而《轰炸德累斯顿》对类型习俗的遵循,正是它在英语市场取得重大突破、获得国际化成功的重要因素。《9·11》的导演也认为,制片厂做这种电影是要赚钱的,这也是人们想掏钱看的东西,艺术也许必须处理道德,但艺术自身的任务是寻找艺术,如何产生效果、影响。

除了以一种与卡梅隆电影相近的方式增强了电脑特效,《轰炸德累斯顿》和《泰坦尼克号》之间一个最明显的比较就是不幸的爱情故事,杰克和露丝被分开的戏码在安娜和罗伯特的故事中再次上演。当世界都在凝视壮观华丽的轮船时,露丝却猛然意识到:这是一只“奴隶船”,将她带向一种被父权奴役的沉闷生活,做一个冷血的英国贵族的妻子,而最终工人阶级英雄杰克救了她。“泰坦尼克号”轮船在电影中的功能是一个旧世界的象征,船的沉没认同了现代美国的创建,即不是建立在压抑的欧洲等级制度以及对财富的痴迷上,而是建立在更为美国化的“爱与机会均等”的普世价值上。船必须为露丝沉没,这样才能享受美国梦,因此“救赎叙事”成为史诗灾难电影的中心隐喻。

就像露丝第一次爱上杰克是在他把她从自杀中拯救出来的时候,罗伯特也是在安娜崇拜的注视下阻止了一个年轻男孩的自杀。虽然泰坦尼克的沉没与德累斯顿的轰炸不一样——因为各自产生了不一样的道德和意识形态问题,但是《轰炸德累斯顿》里一对恋人所经历的灾难同样具有象征意义。安娜代表了德国进步的民主未来,修复了被种族大屠杀所破坏的“德国—犹太人共生”的关系,这是德国文化发展的中心。安娜是这一精神的化身,她是战时继续帮助犹太人的少数德国人之一,这些救赎将安娜从父辈那一代的遗产和代际冲突中解放出来。最根本的是,安娜与罗伯特的结合显示了德国与英国之间必须达成的和解,当罗伯特爬上圣母教堂的废墟,他显然理解了人类为他的国家的行动所付出的代价。几个月后他的飞机坠入北海,而安娜正在等待他们的孩子出生,这个孩子在象征意义上指明了一个“统一欧洲”的道路——以防止未来的民间冲突。

21世纪后全球兴起合拍风潮,德国尼科·霍夫曼的制作公司Teamworx要做欧洲的梦工厂,由它投资一千万欧元的大制作《轰炸德累斯顿》就成为晚近德语电影最大的重拳出击,也为德国电影开辟了新天地。纪实元素进入虚构叙事,视觉联系始于新闻短片,如英国飞行员罗伯特在飞机上拍摄他的同事,紧跟一段军队的新闻片段,再紧跟一段飞行员飞行的虚构片段。新闻短片是夹在两个虚构片段之间的三明治,连续剪辑创造了一种错觉——那就是历史精准性。当安娜和罗伯特在大轰炸后穿过城市,电影也混合了真实的新闻短片,黑白摄影一直持续到他们穿越整个废墟,暗示了整个段落都取自真实历史。

尽管电影避免了对德累斯顿大轰炸是“正当还是不正当”的讨论,但是通过城市的重建,灾难、悲剧被处理,德国最终也完成了救赎和补偿,变成了一个“正常化”的国家。重建的圣母大教堂扮演了一座和平主义的灯塔,不是因为德国接受了它发动战争的罪恶,而是因为犹太人的灾难让曾经的敌人感到了同情。这部电影给了德累斯顿居民以及德国人民同情奥斯维辛幸存者的权利,也是为了让更年青的一代记住战争,避免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的暴力。这正是德国电影学者艾力克·伦奇勒(Eric Rentschler)曾经提出的著名的“电影和解”,这一“电影和解”尤其在《轰炸德累斯顿》最终的祷告中被浓墨重彩——神父使用了多种语言的宣言,显示今天的德累斯顿成了一个国家和平主义的象征。

和解不易。当纳尔逊·曼德拉结束了30年铁窗生涯走出监狱大门时,他对自己说:“如果我没有放下这一切,那么我就还没有走出这扇门。”所以在全世界政要名流来参加他的总统就职典礼时,他特意请来了当年关押看守他的白人狱警,并当着全世界的面,向他们鞠躬。

美国有位以黑色幽默见长的作家,那本《没有国家的人》(A Man Without A Country,2005)的封面,就是他用戏谑手法作的自画像——卷发、胡须、签名,一切都乱糟糟。不过,他的黑色幽默更像黑色之后的幽默。身为一个美籍德裔,他在二战时很尴尬,如何做出于情于理的选择?他加盟了美国军队赴欧洲战场作战,后被德军俘虏,关押在德累斯顿。德累斯顿大轰炸的那个夜晚,他正好待在一个屠宰场的地窖里,眼睁睁看着仇恨把世界毁灭到怎样的地步。

他叫库尔特·冯内古特。时隔20多年后,冯内古特才提笔写作那个被他称为“屠杀”的夜晚:“它是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屠杀。我当然知道还有奥斯维辛集中营,但屠杀是突然发生的事情,在很短的时间把所有人都杀死。整个城市被毁灭,这是英国人的暴行。什么是地狱?我见过那东西,我就是从地狱里出来的。我见过这个城市先前的模样,又看到了它被轰炸后的样子,其中的一个反应必定是笑。上帝知道,这是灵魂在寻找宽慰。有人雇我写一本关于德累斯顿的书。为什么我过了23年才写在德累斯顿的经历?我想是越南战争让我和其他作家获得了解放,因为它把我们的领袖和动机凸显得如此肮脏,并且十足地愚蠢。我们终于能够谈论一些邪恶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我们对天底下所能想象的最邪恶的人——纳粹做过的。真相很有说服力,只是你不希望看到而已。”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豪普特曼曾说:“忘记如何哭泣的人,在德累斯顿沦陷后终于学会了哭。”电影《轰炸德累斯顿》当送给所有的时代、所有的人类,因为在任何战争中,最终的受难者都是无辜的人。在影片结尾,德累斯顿的人民选择了和解,而身份更为复杂的冯内古特,选择了一个乍看有些科幻感的角度——一个没有国家的外星人,站在外部星球看地球。这是他与世界、与历史达成和解的某种方式,还是对世界、对历史所表达的某种永恒的反抗与警示?

私享List

德累斯顿王宫 德累斯顿大教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