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俄罗斯和欧盟的关系上面,笔者曾经提到欧盟在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蜜月幻想期”的时候,提出的对俄罗斯“入盟”或者说融入欧洲的条件,就是要俄罗斯放弃乌拉尔山脉以东的亚洲领土,做一个“实实在在的欧洲国家”。
会有人问,为什么欧盟要提这个条件?其实很简单,就是俄罗斯地域太辽阔,但人口太稀少。在俄罗斯的亚洲领土南部,比邻的是人口大国中国。中国和俄国东段的漫长边境线是4300公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边界是6846公里,和蒙古的边界是3485公里。如果俄罗斯加入了欧盟,按照欧盟的共同防御协定,那么欧盟就对这些边界负有防守的义务。可是欧盟并没有人力和财力来这么做,也没有兴趣趟这个浑水。
当然,现在看俄罗斯的总人口是1. 42亿,对欧盟来讲,是洗澡盆里装不下的一头大象。不过加入欧盟这样的大事情,看的是中长远趋势。根据俄罗斯现在的人口变化趋势,其每年会消失70万人,再考虑到人口结构导致的降速提高,那么到2050年,其人口就会下降到1亿左右。
从这个角度来讲,俄罗斯的人口和其他欧洲大国的差距就不是那么大了。比如以德国为例,根据德国统计局的预测,加上每年10万到20万的外部移民(主要来自波兰、俄罗斯等国) ,德国人口在2050年会从现在的8250万下降到6900万。俄罗斯人口今天比德国多6000万,届时下降到只多3000万。
其实如果只算俄罗斯族,那么这个数字还要更小。以2002年的普查为例,俄罗斯族占总人口的79. 83%,大概是1亿1600万。这个数字包括了苏联崩溃后从其他原共和国移民来的俄罗斯族人。而因为俄罗斯族的生育率比较低,和其他各少数民族比较,只有犹太族生育率比它低。当然,俄罗斯各民族中生育率最高的,就是外高加索地区的那些穆斯林了,比如车臣、达吉斯坦和印古什共和国等。而这些地方又是闹独立闹得最厉害的地方,而欧盟是赞成民族自决的,它不希望一个已经并入到欧盟的俄国,还要靠动武才能保住自己的领土。
因此对欧盟来说,一旦俄罗斯加入,欧盟其他国家就对俄罗斯的整体防御负上了责任。如果俄罗斯空有世界上最大的疆土,却无法保持足够的人口来维持,自然就是一个大包袱。我们欧洲人干嘛要帮你背这个包袱?所以说,要想和我们一起玩,你得自己识相,甩掉这个大包袱先。
人口下降是俄罗斯面临的最大难题。当然,人口下降是很多国家,尤其是欧洲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不过俄罗斯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8. 4人,算是很低的,只是比哈萨克斯坦、蒙古、加拿大和澳洲这些人口稀少的国家要好一些。
这种人口稀少的国家,通常大部分国土不适合人类居住,大量人口集中在某个区域,比如加拿大,北方没人,大家都集中在南边边界上。俄罗斯的人口也是西重东轻。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就是西北地区、中央地区、南部地区和伏尔加地区,大概拥有总人口的73%,即1亿400万人口。剩下的27%的人口,即3800万,住在亚洲的乌拉尔地区、西伯利亚地区和远东地区。
在俄罗斯的欧洲地区中,人口密度最高的是中央地区,大概是每平方公里57人(以2007年的3720万人口,除以652800平方公里)。这个人口密度,比起旁边的欧洲邻国来仍然非常低。比如说和俄罗斯族血缘相近的乌克兰,人口密度是78。另外一个邻国波兰则高达123,是中央地区的2倍多。再西边的德国是232,英国是246,法国是110。
其实在俄罗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也同样存在着大片大片的人口黑洞,大片的旷野里完全没有人。这样的地方,在俄罗斯的欧洲地区大概占1/3,例如在莫斯科向西往白俄罗斯的路上,就是大片这种地带。俄罗斯人大部分居住在城市里,因此只能在大城市周边的35—40公里圈子里看到比较多的人。而俄罗斯大城市之间的平均距离,大概是185公里,就是说在两个大城市中间的100公里土地上,等于是人口沙漠地带,少有人迹。
那么俄罗斯的大城市人口分布如何呢?最大的城市是莫斯科,大概有1000多万人口,其次是圣彼得堡,大概是460万人口。接下来是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11个,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十几个。全部“大城市”——就是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大概是168个。离开这些城市,情况就惨不忍睹了,这些地方的情况到底差到什么程度呢?
举一个例子,在莫斯科西北边的斯摩棱斯克地区,算是莫斯科到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中转地。英国的《经济学人》曾经在2008年时在这里访问了一个叫做谢姆廖沃的农庄,这个庄子只有900人,但是按照当地标准,已经算个比较大的居民点了,因为附近的很多农庄里,只剩下两个或者三个人。
在30年前,这个农庄的学校里就有500多个学生。而在英国人访问的时候,整个新生一年级只有一个女学生。那么大部分去了哪里?本事大一点的去了大城市,剩下的没有其他事可做,就喝酒,于是很多就喝死了。剩下没有喝死的,就继续往死里喝,等到喝死为止。
大家都喝酒,那么谁干活呢?这个农庄大概1/3的工人是从中亚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塔吉克斯坦来的。于是有些丈夫喝死掉的俄罗斯寡妇就嫁给了这些塔吉克人。当然很多娶了俄罗斯老婆的塔吉克男人,其实家里也有老婆和孩子,还要寄钱回家,不过俄罗斯女人们并不介意。虽然这些穆斯林男人比较死板,管老婆比较严格,但有两个好处,一个是不会像以前的俄罗斯老公一样,喝酒喝到40来岁就一命呜呼。另一个是不会在还没有喝死之前,酒醉后死命揍老婆。
不过要命的是,现在俄罗斯女人把自己喝死的,也越来越多。
俄罗斯其他地区的人口密度就更低了。第二大人口聚集地伏尔加地区,总人口是3040万,土地面积是103. 8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是29. 3。南部区总人口是2280万,土地面积是58. 9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是38. 7。西北地区总人口是1360万,土地面积是167. 8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是8. 1。
在亚洲部分的三个地区,乌拉尔地区总人口是1220万,土地面积是178. 9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是6. 8。西伯利亚地区总人口是1960万,土地面积是511. 5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是3. 8。最少的是远东地区,总人口是650万,土地面积是621. 6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是1,就是每平方公里只有一个人。
要防止一个国家的人口下降,一个是延长人均寿命,一个是增加婴儿出生率,再一个就是靠外部移民。俄罗斯人对外部移民的态度一直不是特别好。在苏联崩溃后,当时大多数的移民是来自前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族人。这些人要么以移民,要么以难民的身份进来,对俄罗斯人来讲还不是什么问题。20世纪90年代的这些移民贡献了4%的人口增长,也是俄罗斯人口在1992年左右达到顶峰的一个原因。但之后,因为独立后的那些前加盟共和国政治上开始稳定,而俄罗斯的经济开始在休克疗法之后有所恢复,来到俄罗斯的基本上是以找工作为主的移民。这些大概每年18万左右的合法移民,大多是来自于独联体的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俄罗斯族或者讲俄罗斯语的其他民族。而同时期持有独联体护照,借免签待遇而进来的非法移民,有300—400万。而这些到处找工作的非法移民,例如塔吉克人和乌兹别克人,遭到了俄罗斯人的反感和歧视:俄罗斯人认为他们抢了自己的饭碗,因此以光头党为主的暴力活动经常针对这些移民,导致这些人的生活非常艰难。
其实俄罗斯在1992年,死亡率已经高于出生率。在2006年,俄罗斯每一千人出生10. 4人,死亡已经到了16. 2人。因此如何实行一个合理的移民政策,保证俄罗斯人口不下降太快,成了当时的俄罗斯总统普京需要考虑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这就导致了俄罗斯在2007年开始的移民政策改革。
这个于2007年1月开始的新移民政策,希望当年为俄罗斯创造出650万个移民。这个政策用的是登记和签发工作许可证的方法,以吸引海外的俄罗斯族人为主,既可以补充俄罗斯的人口空缺,又不造成种族构成的太大变化。
这个计划对移民来源国家进行了配额限制,并会重罚雇用未登记和没有工作许可证的移民的雇主。对雇用的行业也进行了限制,比如说移民不能做零售行业(所以在俄罗斯经商的中国人统统都必须雇用俄罗斯员工)。但俄罗斯劳工紧缺的运输业、建筑业等等,就放开给移民。
另外俄罗斯政府实行了一个六年计划,对海外的俄罗斯人,给予他们资金、社会福利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希望他们重新恢复俄罗斯公民身份,回来做“海龟”。其实俄罗斯的这个政策,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也用过。当时在中国,因为1917年十月革命,光是逃亡过来的白俄贵族就超过10万人,后来农业合作化之后逃过来的富农也有不少,那个时候就有相当部分回到了苏联。
但是俄罗斯的这个移民政策是杯水车薪,因为如果俄罗斯希望在未来几十年保持现在的人口水平,大概需要2500万移民进来。如果要保持现有的工作人口水平,则需要移民进入3600万。
而俄罗斯在海外的族人,散落在各个国家的,大概只有2500万左右。其中最多的是在乌克兰的840万,在哈萨克斯坦的400万,美国的320万,白俄罗斯的120万。其他的中亚国家、北美的加拿大、还有欧洲的德国等等,每个国家都有几十万。
如何把这些俄罗斯族人吸引回来是一个大难题,因为现在俄罗斯族人还在往外移民,主要是北美和西欧。当然如果乌克兰出现问题,因为加入北约而导致分裂,那么东乌克兰的俄罗斯族,就非常有可能不是“移”回来,而是“划”回来。
在中亚那些国家的俄罗斯族有1000万,是相对比较容易移民回来的。本来俄罗斯政府的一个政策,是希望把这些族人移民回来,争取让他们去远东和西伯利亚,来缓解亚洲地区的人口下降。
其他国家的移民就比较难了。比如说100万苏联—俄罗斯移民去了以色列的,其中有30万并非犹太人,还有当年移民到德国的其实是16—18世纪在俄罗斯定居的德国人的后裔。
所以说,俄罗斯只有进一步放开大规模移民,才可以减缓人口下降,尤其是工作年龄人口的减少。如果俄罗斯民众在接纳移民上面,不是一定要坚守俄罗斯族人的限制,从中国接收大批移民,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问题的。
现在西方媒体在谈到俄罗斯远东的人口问题时,常常用远东地区650万人口和中国东北的1亿人口相比。其实真正的比较是应该用和俄罗斯远东相邻的黑龙江省的3820万人和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市的270万人。大概是650万对4100万,1比6的比例。把这个人口比例,与加拿大和美国的人口比例对照一下。加拿大是3520万,美国是3亿人,是1比8. 5。因此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士认为,其实是可以参照加拿大和美国的人口比例和经济联系方式来看待这个地区的发展问题的。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如果从黑龙江移民250万人过来,就可以使俄罗斯远东人口回到1991年的水平(1991年人口大约为810万)。这样的话,在俄罗斯远东人口的比例中,中国移民就占到了27%。这个比例高不高?如果用美国南部州的比例来看,不算高。美国这些州的墨西哥裔人口要超过35%,并没有造成美国一些极端白人至上主义者所担心的事情发生。
因此这些俄罗斯远东人士说,和中国的合作是不可避免的。远东地区百业凋零,百废待兴,自然应该大大借助中国的力量。对咱们这些可怜的远东俄罗斯人来讲,这样搞下去,我们要么去中国谋生,要么你俄联邦政府给指引一条明路!
于是普京就为俄罗斯远东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我们开赌场如何?
2009年的8月27日,俄罗斯总理普京签署法令,批准在中俄边境的远东地区建立一座超大型赌场。这个赌场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就是海参崴的乌苏里度假区,距离机场23公里。整个赌场计划投资75亿卢布,占地620公顷,共7000个酒店房间,1200张赌桌和5000部角子老虎机,以及一大堆商业购物中心、展览中心、健身中心、酒吧、饭店和剧场等等。说白了,就是一个东北亚的澳门。
在中国周边建立赌场,希望能够把喜欢豪赌的中国人吸引过来送钱——俄罗斯看来是想跳上最后一班车。在朝鲜、越南、缅甸等等边境地区,这样的赌场也搞过不少,但都是那些没有出息的政府,靠其他办法解决不了经济发展问题,才走这个歪门斜路的。
俄罗斯在远东也要这么搞,可以看出俄罗斯联邦政府对这个地方的发展是黔驴技穷了。但是从俄罗斯联邦政府的这个安排上可以看出,俄罗斯人,起码在欧洲部分的人们,对中国人的提防之心还是比较重的。中国人过来旅游送钱,没有问题。定居?那可不行。
不过这种只想以投资吸引客流,但没有增加当地居住人口的“出路办法”,笔者看来不是太有效。因为理由很简单,没有足够的人口,你就无法进行基础建设。你那么大的投资去修公路、上电厂,没有人口基数来分摊,那么平均下来的造价就会太高。你提供的电力价格也没法子降低,而价格高了,当地人又用不起,这是一个死结。
解决人口问题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要多生孩子少死人。可是俄罗斯生育率低,死亡率高,平均寿命特别低,自然没有办法。其次就是靠外部移民,但面对最可能进入的中国移民,又因为当初这些土地是俄罗斯做强盗抢过去的,心理上存在问题。
毕竟做强盗抢回来的财产,心里面是不那么踏实的。俄罗斯的远东领土中,斯塔诺夫山脉,就是中国人称的外兴安岭以南的土地,是通过1858年的《瑷辉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这两个不平等条约,从清政府手上割让过去的。
如果回头去看历史的话,俄罗斯在亚洲东部的扩张,其实早在几百年前的17世纪已经开始。沙皇政府偷偷地向黑龙江水域移民和屯军,利用清政府对北部边境管理的疏忽,慢慢地立住脚跟。后来在康熙皇帝治下,与清朝发生军事冲突,结果是签订了以外兴安岭为界的《尼布楚条约》。但是俄罗斯并不甘于这个安排,而是不断地渗透,然后等到19世纪的时候,俄罗斯国力开始强大,清朝国力开始衰落,才开始进行了公开的吞并行为。
由于自己这样的历史丑行,今天的俄罗斯自然对任何来自中国的常住居民都充满了警惕之心。虽然在中国历史上,中国移民在一些国家例如东南亚各国的规模也不小,也并没有导致这些国家成为中华帝国的领土。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俄罗斯,尤其是欧洲部分,就是有许多人不情愿看到太多中国移民进入远东地区。
如果对这个地区的担忧是因为现在的人口下降,那还可以理解。可是俄罗斯人的这种担忧,早在100年前的1909年就已经有了。这种担忧不光是害怕失去远东这块抢回来的国土,还怕这个土地和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在经济、政治关系上脱节,成为东亚国家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地,就是说名义上还是属于俄罗斯,但实际经济上更依赖东亚国家。
回到普京的远东赌场计划来,话说这个算盘对莫斯科的官僚来说打得非常好,但那些不傻的中国人不过来赌,怎么办?
对远东的俄罗斯人来说,如果不允许中国人移民过来的话,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咱们全部回到俄罗斯的中央地区,另一个是咱们到中国找工作,做中国人算了。
在1991年的时候,远东地区的人口大概是806万,到了2006年全国普查的时候,只剩下了650多万。根据俄罗斯研究机构的预测,到2015年,估计就只剩下450万人。那么到2050年会剩下多少人?没有人给出一个数据,不过专家们用一个词汇——空地——来形容这个地方。
俄罗斯政府当然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 2008年9月在堪察加地区召开的经济发展会议上,发出了俄罗斯将失去远东地区的警告。这个发言,被俄罗斯新闻界认为是始无前例的,表明了俄罗斯对远东地区的状况极其担忧,或者说政府面临的困难比公开承认的要大。小梅哥认为,如果俄罗斯政府无所作为的话,将会失去一切,使远东地区变成亚洲国家的一个原材料供应地。这个过程会比预计的要快,其情形会类似于当年的苏联解体。他批评了国家在远东地区投入不足,并要求在北方的人口停止向南方迁移,因为差不多有450多万人跑到了南边。
而其他的俄罗斯政客和专家则毫不客气。时不时挑拨一下民族情绪的莫斯科市长尤里·卢日科夫向新闻界表示,俄罗斯必须再进行一次谢尔盖·维特伯爵(Sergei Witte)的大业,再次用沙皇的老路子,从俄罗斯欧洲部分和乌克兰把俄罗斯族人移民到远东地区。因此老百姓开始叫卢日科夫“尤里·维特”。
嘴巴上说说倒是容易,今天的俄罗斯百姓会听你这一套吗?有什么好处呢?有政府官员的建议是给钱,给无息贷款让人们买房子、开公司等等,还有就是免除兵役。
当然大部分专家都不认为这种沙皇式的“给胡萝卜”的老技俩会有什么效果。其中一大原因,就是远东地区的生产和经济其实已经和俄罗斯其他地区割裂了,在经济上已经是和亚洲国家连在一起,而不是和俄国的欧洲部分连在一起。现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90%的消费产品来源于亚洲国家,由于交通成本太高,电价贵,当地根本没有办法发展中小企业,因此在经济上完全依赖于其南部的亚洲各国。
另一个问题,就是当地的俄罗斯政府系统腐败太厉害,搞得好多企业南下去中国谋生。因此有不少专家认为,莫斯科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俄罗斯欧洲部分和远东部分之间的交通和信息传输问题,现存的运输和通讯联系太差,必须花大力气改进,让联系更紧密、更快捷,而且价钱还不能太高。
不过这个要求是无法靠私有企业做到的,必须靠国家之力。因为如此之大的投资,和基本不可能盈利的前景,导致商业资本裹足不前。当然不是说俄罗斯没有私人大财主,只不过那些寡头们更乐意扔钱到英国买一支足球俱乐部,或者到美国去买一支NBA的篮球俱乐部,谁会有闲心来理国家大事呢!
要靠国家还是比较难。据国家能源安全基金的斯莫诺夫(Konstan-tin Simonov)的看法,必须像当年斯大林那样,搞一个大规模的国家动员才行。不过该专家认为,现在的俄罗斯政府太不稳定、太懦弱,而且各个官员们只顾及时行乐,再加上政府领导人又怕被外国人指控搞专制独裁,引发“友邦惊诧”,自然会无所作为。
俄罗斯也有一些悲观人士认为这个局面既然完全无法改变,不如把远东地区卖给中国算了,反正将来都拿不住,不如先赚一笔呢。当年俄罗斯领土阿拉斯加,就是美国用了720万美元从俄罗斯人手上买来的。在2003年,笔者看到了一篇美国的俄罗斯问题专家伊斯坎(Kim Isky-an)在《板块》(Slate)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叫做“卖掉西伯利亚”(Selling Off Siberia,2003年7月28日) ,这位专家在进行了一大堆分析之后,觉得俄罗斯最好的选择,就是把远东地区卖给中国。不过他也认为俄罗斯那些国会议员脑袋里面全是水(准确说应该是伏特加) ,就算是要卖的话,肯定会漫天要价导致交易无法完成——现成的例子,他们给日本北方四岛的开价,就是25000亿美元的天价。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俄罗斯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本来就是一个累赘。如果卖掉的话,俄罗斯可以储蓄一大笔钱,来应对下一轮的原材料下跌。因为俄罗斯现在的经济就是每天望天打卦,祈祷上帝,让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升。如果欧洲人推动的低碳经济一旦成功,最后得到了中国和美国的响应,俄罗斯经济的前景肯定不会乐观。
俄罗斯人对移民,尤其是中国移民的恐惧,主要是来源于根深蒂固的观念:俄罗斯人对俄罗斯本民族的身份界定,不是建立在文化认同上,而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甚至严格地说起来,是建立在你的血缘的纯正上面。对俄罗斯人来讲,如果你娶个中国人做老婆,或者嫁了个中国人,那么生出来的孩子就不被看作俄罗斯人,而认为他/她是中国人。这里面一个很大的原因估计和遗传因子有关。那些体貌表征上遗传因子属于隐性基因的民族,就对与其他民族的血缘融合比较抗拒,北欧人也有类似的倾向。
反观中国自身,如果把当年历史上在中原那一小块地方的人定义为汉族,再根据血缘流传来划分,笔者估计今天也不会剩下多少汉族人。好在中国人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以文化来作为身份认定的标准,所以才能够持续不断地接受不同血缘、种族、外来民族的融入,这才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族群。而今天的美国也是走的同一条路子,靠的是文化上的认同来界定美国人身份。就算学术界对拉丁美洲裔人口的增长担忧,但主要的恐惧也是在文化上的“其心有异”,而非血缘上的“非我族类”。
但是在莫斯科和欧洲地区的俄罗斯人,如果想要保持这种“血统洁癖”,就必须全国一盘棋,让远东的俄罗斯人也一样“洁身自好”。但根据2007年俄罗斯最出名的保守派杂志《明天》的一位作者的观察,远东的俄罗斯人对中国开始情有独钟了。
这位作者发现,去中国的俄罗斯人不仅只是因为生意的原因,还有不少是去中国买房子安居的。就像北欧的有钱人跑到南欧地中海国家如希腊和西班牙等买个度假屋一样,远东地区有钱的俄罗斯人,也跑到海南岛买度假屋。另外一些则干脆是跑到中国买房子退休,完全住在中国。
那么有多少远东地区的俄罗斯人想搬到中国去呢?据这位作者的统计,大概有几十万人表示如果在中国找到工作的话,愿意马上搬家。考虑到远东地区的总人口才几百万人,所谓大城市才50多万人,中等城市才10来万人,如果这些想去中国的人都去了,恐怕会一下子空出几个城市来。当然,这位作者声称的东西里面有多少水分咱们就不知道了。不过这说明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那就是远东地区的俄罗斯人对于做中国人开始不抗拒了。
为什么这个变化让这位作者特别吃惊呢?因为在俄罗斯的其他地方,俄罗斯人是不愿意移民到非俄罗斯族主导的地方的,比如说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中亚这些已经有很多俄罗斯人的国家,甚至连自己国家的北高加索地区,比如说车臣、达吉斯坦和印古什,也都不愿去。当然对于大部分俄罗斯人来说,如果你在莫斯科或者圣彼得堡有个房子的话,就更不会到亚洲部分去呆着了。
当然,俄罗斯人对移民西欧和美国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就算是莫斯科有份好工作,也会拍拍屁股就走,毫不犹豫。这区别对待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俄罗斯媒体长期渲染老沙皇的“黄祸论”,鼓吹大量中国移民会让俄罗斯族消失。为了保证民族的“高贵血统纯洁”,在俄罗斯民众中长期抹黑中国人。这些媒体经常集中报道和夸大中国人如何没有教养啦,脏乱差啦等等。
其实这种心态在美国也存在,那就是对大批流入的拉丁裔人心存恐惧。尤其是比较穷的美国白人,面对经济生活中的困境、就业困难、学校教育质量下降,以及生活质量降低等等,就把拉丁裔人看成了贫穷、混乱和犯罪的象征,借以寻找心灵的慰藉。
而非白人、非欧洲人的形象,在许多欧洲国家里,尤其是东欧国家,也是如此被定位到这种“低贱”的位置的。既然中国人从苏联时代起就被描绘成是被人看不起的贱民,因此以前也不会有太多俄罗斯人愿意搬到中国去住。所谓“人要往高处走,水才往低处流”。俄罗斯人对加入欧洲籍,就是最自诩的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大概也没有问题吧!
但是随着中国越来越富裕,中国的形象开始慢慢在这些远东俄罗斯人眼里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成为文明、宽容和富足的象征。中国的大城市,开始享受到了俄罗斯人对西欧和北美大城市的注目礼,那么去中国做中国人,也开始和去西欧做欧洲人一样,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2008年的圣诞节发生了一件事情。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有上千人上街“散步”,起因是俄罗斯政府提高外国车的进口关税,以保护自己的汽车业在金融危机中不受冲击。可远东地区很多人开的是进口的日本二手车,并靠卖这些车和提供修车服务来谋生。这下子动了大家的奶酪,有人就要走上街头表示抗议了。而当地那些也开着日本车的警察们,因为天气太冷,手窝在袖子里掏不出来,也在一边旁观。
海参崴的酱油党上街
于是普京只好从莫斯科空运警察过来,用大棒子把大家劝回家过圣诞节了。不光是“散步”的居民收到了大棒子做圣诞礼物,被打的还有日本NHK的记者、塔斯社的记者和其他俄罗斯报纸的记者。
这个外国汽车进口关税,要保护的是俄罗斯国产汽车业的150万员工,希望可以让远东地区的人们买从欧洲地区运过去的国产汽车。不过这样就打击了海参崴地区的很多靠进口汽车吃饭的人,他们占了整个城市人口的很大的比例。
汽车进口税其实只是这个事件的一个导火索。越来越多的远东俄罗斯人对莫斯科不满,认为莫斯科只知道开采咱们远东地区的能源资源,然后拿了钱把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修得漂漂亮亮的,这不就是把咱们当作资源殖民地吗!
这种心态问题如果不好好解决,就会慢慢发展成当年英国移民在美洲大陆对英国政府的态度。最后导致独立运动。因此在这次“散步”中,有人喊“普京下台”,也有人喊“把这块地方交回给日本,那么咱们就再也不用进口日本车了!”
所谓“交回给”日本,指的是1919年当俄国革命导致内战,日本出兵占领了海参崴。后来在内战中苏联红军得胜,1922年日本被迫撤军。
当然,所谓“俄罗斯人在1919年挥舞太阳旗迎接日本皇军入城”,那是日本当年那些扩张分子们的意淫。不过今天远东地区的俄罗斯人心想你莫斯科只不过当我们是个殖民地,不好好考虑我们的生活,只管挖咱萨哈林的宝藏拿出去卖。卖的钱又不分给我们,却被一帮贪官污吏勾结新派寡头们瓜分了,还不如让日本人殖民好呢。好歹人家日本还是世界发达国家,做日本人大概不会比现在差吧。
日本在1919年占领海参崴“受到各族人民欢迎”的宣传画
现在这种心态也同样变成了远东俄罗斯人看中国的心态。而这位俄罗斯作者担忧的,不是莫斯科那种怕中国人移民进入远东地区而造成这个地区人口的中国化,而是出于对安定和富裕生活的向往,远东俄罗斯人心态上面的中国化。
最近爆出的一个传闻,就是海参崴地方政府委托圣彼得堡的“里昂惕夫研究中心”制定当地的“2020年战略发展规划”,结果人家给了一个建议,将海参崴最大的两个区和海港租借给中国75年。而且这个计划的名字就叫做“海参崴计划”。其中一条,是把租出去的地区让中国建立行政机构,直接归属哈尔滨管辖。
这个“新闻”或者说“假新闻”一出台,立即在俄罗斯引起轰动。海参崴政府马上出来避谣,而确实给他们做规划的里昂惕夫研究中心也出来说其计划里面没有这个提议。最后这个传闻搞得都要中国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出来澄清。(www.daowen.com)
其实这个新闻是真是假并不是那么重要。以笔者的看法,颇像是俄罗斯的远东地方政府和莫斯科联邦政府之间的博弈。很显然,地方政府对普京的赌场发展战略不是太满意,希望用中国牌来敲打敲打莫斯科。
远东地区的俄罗斯网民们对这件事情的评论也颇有意味。其中一个有趣的看法就是,让中国管理没什么不好,毕竟中国贪官是要受到惩罚的,不如咱们实行中国法律,把这帮可恨的贪官们给法办了吧。
不是说中国没有贪官,不过中国的贪官比起俄罗斯的贪官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据西方企业界人士称,在中国贪官可能拿你几个百分点的回扣,但还在做事。俄罗斯的贪官,恨不得搞得你倾家荡产,而且还常常收了钱不干活。
远东地区人民心态的变化给了莫斯科当局一个两难选择。笔者以前曾经谈到过云南普洱出产的茶叶对西藏的民生很重要。而在唐朝时,云南是大理国的管辖地。后来从元代开始,从明朝到清朝,对贵州改土归流,建立驿站,从而控制云南,进而依靠茶马古道稳定西藏形势,这是中央王朝的一条重要安边之道。
后来英国势力想插入西藏,和沙俄帝国玩大国游戏,其中一条主要经济方针,就是在印度开山种茶,以此来取代云南和西藏的经济联系。这个招数,加上英国铸造的印度卢比成为西藏的通行货币,都奠定了英国人在西藏的影响力,导致西藏当局试图从中国分离出去。而新中国成立后,靠的正是大幅度改进内地和西藏的交通联系,才一举扭转了这个局势。
可见,莫斯科的两难局面在于,无法建立起欧洲部分和远东部分的紧密经济联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远东地区要发展,自然只有参与到和亚洲周边国家的跨区域经济合作上来。远东的俄罗斯人想过好日子,最好的选择,自然就是和中国东北、朝鲜、韩国和日本一起搞一个东北亚经济圈。
可是这个经济圈的兴起,会使俄罗斯远东的经济紧密地和东亚相连,就算是创造出更多的工作机会,吸引俄罗斯周边地区的人过来,同样会导致西伯利亚和乌拉尔这两个地区的人口空洞化。俄罗斯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把这些人口黑洞填补一下。既然对于靠移民来补充人口上有疑虑,那么就只有在提高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和延长平均寿命上下功夫。
2000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上任时发出警告,如果俄罗斯人口下降的趋势不变的话,整个国家就将面临生存危机。经过石油涨价带来的几年的经济恢复,在2006年,俄罗斯政府有了点钱开始补贴养孩子的家庭,并且奖励生二胎。因此俄罗斯的出生率在这之后有所上升。又因为经济情况转好了(当然在金融危机之前) ,自然死亡率会有所降低,平均寿命也会上去一点。到2008年,人口下降减少到了20万人。
当然,普京要大大鼓吹这个成绩,但他也强调,必须在以后的三四年里把这个成绩稳定下来。不过按照人口学家的观点,光看这一两年的数字是不够的。因为政府奖励大家生孩子,人家小两口只不过把本来过几年才想要的孩子在今年生出来,并不等于以后还要再生,也就是不一定会多生。而每个月付100美元给低收入家庭补贴养孩子的费用,对中产阶级家庭没有太大影响。农村或者穆斯林家庭也许会多生,可是穆斯林家庭本来已经生得够多的了,俄罗斯政府真的希望他们再多生几个?
人口学家们相信,俄罗斯这几年出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20世纪80年代俄罗斯曾有过一个出生率上升阶段带来的影响。那个时间出生的孩子,现在开始结婚生子了。但过了这个阶段,问题又会重复出现,预计俄罗斯的出生率在这个高潮过去后会快速地下跌,因为育龄人口基数小了。但是同时以后几年的死亡率会大幅上升,倒不是因为早死(相对于俄罗斯的平均寿命) ,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生的那一代人(俄罗斯当时的婴儿潮)已经到了死亡年龄,而这个群体的基数要比战争期间大。
其实,俄罗斯虽然也面临着跟其他西方国家一样的人口老化问题,但这十年因为年龄结构的原因,还享受到了一点人口红利残余。但这个红利残余现在差不多耗尽了,每年工作年龄人口将会以100万的速度递减。现在俄罗斯工作年龄人口是9000万,到了2025年,大概会减少近2000万。
不要以为俄罗斯人口问题是苏联崩溃后才出现的。事实上,这个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经过了40多年的努力,情况没有好转,反而因为苏联崩溃后,由于能源、资源部门以外的经济崩溃而导致了更坏的结果。
俄罗斯的生育率在2008年是1. 5,就是平均每个育龄妇女生一个半孩子,虽然还是低于维持人口水平的2. 1,但比1999年的1. 16要稍微好一些。和欧洲比较起来,差距不是太大——根据CIA的预测,在2009年,法国的生育率是1. 98(当然要考虑到法国10%的穆斯林人口) ,英国1. 66,德国和俄罗斯是1. 41,而整个欧盟是1. 51。
但俄罗斯的问题是死亡率比其他欧洲国家要高,平均寿命要低,尤其是男性的寿命,属于世界上比较低的。1964年,俄罗斯男性的平均寿命是65. 1岁,比西方国家平均寿命要低一点点。但到了1980年,差距就增加到了7年,现在大概差16年。以2009年的预测为例,俄罗斯人均寿命是66. 3岁,男性是59. 33岁,女性是73. 14岁。欧盟人均寿命是78. 67岁,男性是75. 54岁,女性是81. 97岁。考虑到欧盟平均数还要包括新加入的东欧国家和几个不太发达的南欧国家,那么俄罗斯男性平均寿命和西欧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更大了。比如说英国男性平均寿命是76. 52岁,德国是76. 26岁,法国是77. 79岁。
如果俄罗斯的人均寿命,尤其是男性,可以达到西方国家的水平,那么在1966年到2000年之间,俄罗斯的人口就会比实际多出10%,就是1420万的水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俄罗斯人的平均寿命低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俄罗斯人酒精灌得太厉害。
美国最近出版的《克林顿录音带》一书,俄罗斯对前总统叶利钦热爱伏特加的程度进行过描述,说的是老叶访问美国的时候,晚上喝高了,穿着内裤站在街头,截停的士去买披萨饼。而大力鼓吹要全民戒酒的新总统梅德韦杰夫,自己又不能身体力行,去开个G8会议也不能谨守“多挟菜,少喝酒”的原则,一不小心就喝高了。
似乎普京没有太多醉酒的传闻,虽然youtube上有一段视频,据说是他喝高了之后发表讲话的片段,里面的普京说话有些词不达意。普京是不沾酒的(按照俄国标准就是不酗酒) ,这也是当年当了总统的原因之一。有一句西方谚语,在盲人村里,独眼龙就能称王了。那么在全民皆醉的国家,不喝酒的那主自然是理所当然的头了。普京出名的是他会功夫,是圣彼得堡有名的柔道高手。所以由他来推动禁酒,好歹可以做到身体力行。
现在的俄罗斯人对当年的戈尔巴乔夫颇为不齿,但大家都肯定老戈在1985年推行的短暂的禁酒运动还是有短期的成效的,使俄罗斯人的平均寿命在那一年回升了2岁。不过这个运动没法持续下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政府本身很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就是卖酒。
倡导全民禁酒的俄罗斯总统自己喝高了
另一个原因是俄罗斯人喝酒的传统源远流长,加上居住的地方苦寒,没有酒喝受不了。大概从公元10世纪开始,烈酒就成了俄罗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16世纪开始,差不多村村有酒厂,寨寨大狂欢,政府鼓励大家狂饮,好增加税收,到了19世纪的时候,政府财政收入的33%是来自于卖酒收入。
其实这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们都爱喝酒,不过与俄罗斯不同,其他国家的大量酒消费,是向酒精度数比较低的啤酒和葡萄酒倾斜,而俄罗斯90%的酒类消费是烈酒。因此当俄罗斯政府高官们听到2009年俄罗斯人均饮酒量是18公升酒精时,大家就全都傻眼了。
对政府来说,对伏特加真是爱恨交加。爱,是因为大家喝得多,烈酒收入就高。恨,是因为酗酒带来的社会代价太大了。
俄罗斯人的饮酒量,比健康身体(大概是7公升酒精一年)所能承受的标准量要多2. 5倍。因此俄罗斯每年因为喝酒而死的大概是40万人。男人中死亡的30%是喝死的,女人好一点,只有17%。
如果按照俄罗斯传统的标准,就是伏特加的酒精含量是40%,而以标准的一公升一瓶来计算,18公升酒精就是俄罗斯人平均每人一年要喝45瓶伏特加,就是差不多每星期一瓶了。
当然爱喝伏特加也不只是俄罗斯人的独爱,有一个名词叫“伏特加地带(Vodka Belt)”,指的是爱喝伏特加的东欧和北欧地带,除了俄罗斯,还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芬兰、瑞典、冰岛和挪威。其他国家的人,通常不是像这些地方的人们那样大杯子狂饮,而是把伏特加作为基酒来调配鸡尾酒。因此当北欧几个国家决定限制烈酒消费时,采取的办法就是加税,把每瓶酒的价格抬高,这一招果然把这些国家的消耗量给降了下来。
但在政府不够清廉的地方,光靠禁酒通常是行不通的。因为你政府一禁酒,人家黑市就起来了,黑社会在高额利润的支持下,很快就会买通执法人员和政府官员,还会因为争抢地盘而大打出手,结果反而导致社会治安恶化。美国1920年的禁酒令,就完全没有起作用,还带来了黑手党这个副产品。
俄罗斯(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因为政府当时(计划经济)的酒产量大幅增加,酒价降低,人们开始不光是节假日开喝,而且连工作日,甚至在上班的时候也手端一壶酒。从1990年开始,俄罗斯的食品的实际价格可是翻了几倍了,可是伏特加还是保持原来的实际价格,比较便宜,大概就是一瓶伏特加和两罐啤酒或者两升牛奶的价钱差不多。
当俄罗斯政府将伏特加的消费税提高,希望靠提高价格来限制酗酒的时候,黑市马上就兴起了,加上俄罗斯政府官员的腐败非常厉害,所以到现在,俄罗斯2/3的烈酒都是走非法酿造和销售的渠道。而醉鬼们买的时候,连消费税都不用交,你政府加税自然就没有用了。
除了饮用私酿酒之外,俄罗斯人还喝“多功能液体”,主要是香水和窗户玻璃清洁水,这占了喝“酒”的很大比例。结果每年俄罗斯都有几万人死于酒精中毒,而比俄罗斯人口多一倍的美国,每年中毒人数只有几百人而已。
那么为啥俄罗斯的民族性格里有这样一种毁灭性的饮酒文化?历史学家们研究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在19和20世纪的岁月里,俄罗斯经历了持续性的波澜壮阔的社会大动荡,上百年视人命如蝼蚁,导致了认为生命苦短的悲剧性民族观念。凡是读过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读过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听过歌曲“三套车”的中国人,都可以体会到俄罗斯民族那种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忧郁。那超过一百年的动荡,从废除农奴制、沙俄帝国扩张、十月革命、内战、卫国战争、斯大林清洗到后来的休克疗法下的经济崩溃,都带来了生命的大批毁灭,都令人们对他人、对自己、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带有一种悲观和绝望的情绪,如果不能趁早发财,移民到温暖的塞浦路斯,那么饮酒到死似乎就成了个人解脱的唯一出路,这成了一个自我毁灭的潜意识倾向,令许多俄罗斯人把饮酒作为自杀的一个最佳方式。
狂饮吧,生命短促啊!俄罗斯退伍军人在红场上庆祝伞兵节
前一阵子,学术界出了一个公案。英国的医疗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对俄罗斯在1991年到1994年期间因数百万中年男性的过早死亡使得统计上俄罗斯男性的平均寿命降低了5岁的事情进行了研究。这个研究的结论,就是在大规模私有化的休克疗法之下,作为大量家庭经济支柱的中年男性,因为多年积蓄一下子灰飞烟灭,失去了工作,人生痛苦,而大量走向死亡。
这些医学界人士猛烈批判鼓吹自由市场至上的经济学家们,认为这些人没有社会良心,在考虑经济改革的时候,只看到所谓“效率”啊(其实俄罗斯改革根本无所谓效率提升可言)、利润啊,完全不考虑人的成本,不在乎这些休克政策下,人们经历的心理和生理痛苦。如果当时不是采取激进的政策,而是进行渐进的改革,也不至于造成如此之大的社会动荡以及对这些中年男性的心理打击,这几百万的生命就不会失去。
因此对这些医生来讲,他们对大规模私有化政策的痛恨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将大规模私有化等同于大规模屠杀(Mass Privatization e-quals to Mass Murder)。
这一下,英国以鼓吹自由市场为宗旨的《经济学人》杂志自然要出来批驳。该杂志的论调就是,自由市场改革没有错,俄罗斯的问题,要怪就要怪到列宁和斯大林头上,因为他们搞的计划经济不行。按照《经济学人》的套路,“不是说渐进方法不好”,但俄罗斯的情况是,本来在20世纪 70年代勃列日涅夫的时候,渐进改革还有一丝机会,但由于勃列日涅夫当初没有搞渐进改革,等到戈尔巴乔夫搞改革的时候,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俄罗斯的经济已经“玩完”了。而且戈尔巴乔夫当年早就已经在印钞票(大概说的是1990—1991年的事情) ,等到1992年物价一放开,这批钞票马上消融了人民的存款。
其实笔者倒是觉得《经济学人》在狡辩,因为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当年中国经济情况比俄罗斯好不到哪里去。中国的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基本上是来自于基层群众的三个臭皮匠的推动,而不是像俄罗斯一样,一味听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一知半解,又可能心怀叵测的哈佛经济大忽悠们的胡扯。
中国当年不是没有犯错误,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就是在1988年期间盲动的价格改革,当时就受到了还是毛头小伙子的笔者的公开批评,后来因为那次盲动改革,导致了大规模的社会动荡。而在之后的国企改制上面,中国人同样经历了大规模下岗的痛苦,尤其是国企比较多的东北工业区,改革带给人们的震动和心理的影响也相当严重。不过比起俄罗斯那样全面性的动荡,中国的步伐要迈得小得多,慢得多,对人民的打击要轻得多。
对导致大批中年男性死亡的原因,《经济学人》认为不是休克疗法,而是戈尔巴乔夫不受人民欢迎的反酗酒运动在1992年被中断了,政府不再垄断烈酒销售,加上医疗体系破产,所以就出现了大量饮酒致死的情况。因此,自由经济学家们辩称,俄罗斯的改革不是太快,而是太慢。人家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也搞了休克疗法,不就没有问题嘛!人家波兰就搞成功了,而捷克斯洛伐克虽然没有那么“成功”,不也没有出现大规模死亡嘛!
对这个反驳,医生们进行了回应。他们举出的例子就是白俄罗斯,因为那里和俄罗斯的饮酒情况差不多,但由于没有搞大规模私有化,因此没有出现大规模死亡的事情。
在没有参加争吵的其他人士看来,私有化的休克疗法和酗酒,都是造成大量俄罗斯中年男性早逝的原因。而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俄罗斯人,饮食习惯不好,医疗保健投资太低等等也都是原因。
当西方,尤其是西欧在1960年到1970年这段时间政府投资很多钱在医疗保健上面,使国民的平均寿命大幅度增加,大幅度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的时候,俄罗斯这时候却是大力花钱投在进一步重工业化(当然,欧洲人有马歇尔计划的美援,俄罗斯全得靠自己勒裤腰带)上面,并且花大钱和美国搞全球军备竞赛,导致了改善老百姓生活水平方面的投入过低。
现在俄罗斯人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是艾滋病的兴起。虽然说在这方面俄罗斯是后来者,在1987年才有了第一个案例,但是现在据官方的数据,有超过43万艾滋病患者,大部分是30岁以下,其中2/3是吸毒者,而且有向普通人群蔓延的趋势。如果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俄罗斯真正的艾滋病患者应该是政府数据的两倍。
这个数字在欧洲国家是排名第一的。如果只看俄罗斯每年死于艾滋病的人数,是不准确的。因为很多情况下,许多病人是死于肺结核这个并发症。以2007年为例,死于艾滋病的人数是28000人,但死于肺结核的病人是24000人,排名欧洲第一,比美国的死亡率要高40倍。这些死亡的病人很有可能是因为同时感染了艾滋病,当然也有可能和肺结核医院的落后有关。
因此很多欧洲的人口专家对俄罗斯在这几个方面期望有所突破以达到提高生育率、降低死亡率、增加平均寿命的前景并不看好。欧洲专家的看法是,就算咱们欧洲这些发达国家在医疗保健系统上做得如此不错,仍然需要靠从外部移民来缓解人口的下降。你俄罗斯就算做得跟我们欧洲发达国家一样好,恐怕还得靠外来移民解决问题。
而对俄罗斯来讲,接受移民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中亚那些国家的穆斯林。这两个选择对俄罗斯人而言,都是晚上睡觉可以吓醒的方案。但俄罗斯不选择就没有出路,因为外来移民不是仅仅要补充人口的流失,更要命的是,如果没有外来的劳动力,俄罗斯现在的经济发展都没有办法支撑下去。
对俄罗斯民族主义分子来说,“俄罗斯是俄罗斯族的俄罗斯”似乎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如果不是因为没有其他办法谋生,人家中亚那些穆斯林才不会到你俄罗斯来讨口饭吃。因为人家辛辛苦苦干活为你俄罗斯社会做出贡献,可是走在你街上都让人提心掉胆,白天碰到警察要拿你的钱,晚上碰到光头党要拿你的命。而中国人中那些什么都不怕,全世界都敢闯的小商人们,在俄罗斯不止一次被人家政府官员和警察清了钱袋,也不止一个死于非命。2009年7月莫斯科蚂蚁市场的关闭,只是最近的一次新案而已。
在世界人口的增长上,统计学的一个通例是,生育率的高低,和一个国家的平均年龄有关。你的平均年龄越高,生育率就越低。相反你的平均年龄越低,生育率就越高。
俄罗斯总人口的年龄中位数是38. 4,和西欧相比,应该是差不多,但比德国等国家低一点。因此如果各方面工作能做好一点,还是有一点生育潜力可以挖掘的。其中一个方向,就是把俄罗斯的堕胎率,尤其是18岁以下的少女的堕胎率降下来。
看一下2004年的数字,全年俄罗斯新出生人口是110万,可是堕胎就堕掉了160万。在这些堕胎案里面,1/5的妇女是18岁以下的少女。而其他在年龄上本来可以很坦然生孩子的已婚家庭,则是因为太穷,生下孩子就养不起了,只好堕掉。因此俄罗斯政府在给穷人补贴之后,也许在这方面有改善空间。
但是2008年的情况似乎不太妙。据俄罗斯报纸《圣彼得堡时报》(St.Petersburg Times)在2008年10月1号的报道,俄罗斯科学院妇产科研究所副所长塔娜索娃(Marina Tarasova)在一次国际会议中透露,在俄罗斯怀孕妇女中,64%去做了流产手术。而由于流产手术水平低,每年大概有25万的俄罗斯妇女因此失去生育能力。在过去的5年里,女性不育增加了14%,大概有150万俄罗斯妇女需要先进医疗技术来获得受孕的机会,而俄罗斯在2007年底,不能生育的夫妇达到了550万对。在少女群体中问题更严重,25%的少女有妇科病和生殖障碍,而2003到2008这5年里,在15—17岁的女孩子中,有这些问题的人数上升了30%。
2008年,俄罗斯政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这一年命名为“家庭年”来推广家庭价值,希望减少人工流产。可是荒唐的是,所有政府医院里,仍然免费给妇女堕胎,这个状况仍然没有太大改变。
大多数人口专家,包括俄罗斯和欧洲的专家,都对俄罗斯靠人口自然增长来解决问题不抱希望。
全球各地区年龄中位数比较高,超过40岁的地方,应该是人口老化和下降最厉害的地区。东亚的日本、北美的加拿大和欧洲的一大堆国家都面临这个问题。而平均年龄在35—40岁之间的,包括北美的美国、亚洲的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俄罗斯、东欧的大部分国家,以及西欧的法国、英国、爱尔兰和葡萄牙。再下面一层就是平均年龄30—35岁之间,主要是中国和南美洲的阿根廷等等。
那么世界人口增长的最主要的地方,应该是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下的地区,那就是南亚的印度和其他穆斯林国家、亚洲的东南亚(不含泰国)、中东的穆斯林国家、中亚的穆斯林国家、整个非洲以及大部分南美洲和中美洲国家。
考虑到在东南亚,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也是穆斯林文化,所以可以看出来未来的移民趋势,应该主要是人口年轻的南半球国家(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向年老的北半球移民。就是说北美洲会接收来自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的大量移民人口,填补自己的空白(虽然美国的白人人口生育其实比较猛) ,而欧洲的人口空白主要靠其本身的移民来源地,比如人口增长较快的穆斯林国家和地区——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俄罗斯是占其人口20%的穆斯林(主要在车臣、印古什和达吉斯坦) ,其他的移民来源应该是土耳其和北非的穆斯林人口。
因此可以想象到未来的世界人口走向,应该是穆斯林和拉美裔在北半球攻城掠地。而在南部地区,应该也是印度人、穆斯林、拉美人的天下。在全世界的人口里,穆斯林在2009年是16亿5千万,占全球人口的1/4,应该是世界第一大文化群体。
在这个全球大势下,就算俄罗斯加入欧盟,也没有可能依赖欧盟的3亿人口来填补俄罗斯的人口缺口。虽然俄罗斯民族主义者们和他们在欧洲和北美的同党们经常开全球大会,来讨论“白种人的世界统一战线”,但考虑到欧洲人口问题已经到了自身难保的地步,难以给予俄罗斯真正的支持。
因此俄罗斯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反移民运动在近几年大幅度增长,主要的怒火是针对来自中亚各国和阿塞拜疆的穆斯林移民。有40%的俄罗斯人感到这些穆斯林移民令人“反感、不安和恐惧”,超过50%的俄罗斯人赞成“俄罗斯人的俄罗斯”这个口号。
而这个恐惧,再加上自己内部穆斯林人口的生育率高,以及前些年在车臣和分离分子的两次残酷战争,都使俄罗斯内部有非常严重的潜在危险。因为人口结构的变化,令俄罗斯族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当俄罗斯族家庭平均生一两个孩子,人家穆斯林家庭平均生三四个的时候,再加上移民,非常有可能在2050年俄罗斯的穆斯林人口比例达到50%。
其实看一下俄罗斯族男性的生活方式和穆斯林男性的生活方式,就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临。俄罗斯男人的生活,是酗酒、糟糕的饮食搭配、不运动。而人家穆斯林男性不喝酒、天天祈祷、过斋月,自然命要长得多。在莫斯科大都市,俄罗斯族男性只有58岁的平均寿命,可穆斯林在里海边上的达吉斯坦那个穷地方却可以活68岁。
而俄罗斯的人口下降,大部分是俄罗斯族的人口下降。同样在莫斯科,俄罗斯族家庭平均1个孩子,可是人家鞑靼族的家庭平均有6个孩子。更厉害的是车臣族和印古什族,人家平均每个家庭是10个孩子。因此虽然俄罗斯总人口在降低,但穆斯林人口其实增长得很快,15年增长了40%。
当然有些人口专家说,如果穆斯林家庭变得有钱了,也许生育率也会降下来。可是俄罗斯族不愿生孩子,倒不是因为生活很富裕懒得让孩子分享,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人太穷了生不起孩子。穆斯林虽然穷,但其实背后来自于沙特等国的私房钱不少,因此很难断定会不会等到有钱了就不生孩子了。但就算这个看法正确,考虑到穆斯林移民的因素,很可能在其生育率没有下来之前,穆斯林人口就超过俄罗斯族了。如果未来几十年俄罗斯族人口下降一半到5000万,而穆斯林人口翻倍,差不多也是5000了。而有些专家甚至预计在2015年,俄罗斯军队的构成成分中,最大部分将是穆斯林。
而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担忧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俄罗斯士兵大部分变成穆斯林。假如有朝一日,车臣、达吉斯坦和印古什这些穆斯林共和国决定再次闹独立,俄罗斯必须派军队去镇压的时候,那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2008年10月,在俄罗斯南部北高加索的俄罗斯族为主的斯塔夫罗布尔地区,一座巨型人物雕像落成了,远望着高加索地区。这个雕像是沙皇时代的著名俄罗斯将军叶尔莫洛夫(Alexei Ermolov) ,当年以血腥屠杀征服了高加索地区。他的名言是“我渴望,我的名字之恐怖,在保卫我们的边疆时,比锁链和城堡更有效。对当地人来说,我的话就是法律,比死亡更不可避免”。
在叶尔莫洛夫的屠杀下,许多车臣人在抵抗失败之后,逃到土耳其和其他中东国家,结果亚美尼亚人和哥萨克人搬了进来。后来在十月革命后的俄罗斯内战中,因为车臣人听了布尔什维克的民族平等理想和自治的保证,便加入了红军阵营,和哥萨克等支持白军的势力对抗,在红军赢了之后,又把几十年前失去的好土地,作为奖励拿回来了。
可是在二战期间,虽然有4万车臣人和印古什人参加卫国战争,其中50人还获得最高荣誉“苏联英雄”,但是整个民族被苏联政府定性为“通敌”,说是有人帮纳粹带路,从山区通道到达德国“蓝色行动”战役的目的地——阿塞拜疆的油田区。结果50万车臣人和印古什人被政府赶上了铁笼车,流放到哈萨克大草原上去了。又因为火车上没有暖气设备,在天寒地冻中,60%的流放者被冻死。
早在1949年,苏联政府就在车臣首府格罗兹涅树立了叶尔莫洛夫的雕像,在苏联崩溃的前几年,不断被人放炸弹炸,最后雕像被扔进了河里。1994年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叶利钦领导下的俄罗斯联邦军队被车臣叛军打得灰头土脸,只好在1996年签定协议,算是体面地承认了车臣的事实独立地位。
但是在1999年,车臣和阿拉伯游击队杀进了隔壁的达吉斯坦,要解放自己的穆斯林兄弟。这下新上任的普京总理抓住了一个露脸的好机会,经过几年卧薪尝胆的联邦军队终于把车臣拿了下来。而车臣游击队则转入了恐怖战争,比较出名的一次行动,就是在北奥塞梯的别斯兰学校的劫持人质行动,向俄罗斯最稀缺的儿童开刀。
虽然现在车臣稍微有点安静了,但很多游击战士转移到了印古什,将那里变成了一个无政府地区。考虑到印古什人和北奥塞梯人的旧仇,再加上南奥塞梯人和格鲁吉亚人的新恨,俄罗斯这个地区未来再次发生大变动是很可能的。
除了俄罗斯未来可能发生的穆斯林化,俄罗斯的经济情况也不是太好。在2008年冬天的全球金融危机之中,俄罗斯受到的打击也不小,因为在危机前几年,俄罗斯也采取了和东欧国家一样的开放资本账户政策和货币自由兑换政策,导致了俄罗斯企业多数找欧洲银行贷欧元,积累下来的欧元债务过高。虽然俄罗斯外汇储备不少,但2008年冬为了捍卫卢布,也损失了不少,最后只好放弃汇率保护,希望保住外汇储备,作为低油价的一个保险。
由于俄罗斯的政府预算是以油价在75美元能带来的石油收入作为基准计算的,所以只要国际油价低于这个价格,俄罗斯政府的财政状况就不会太好。再加上欧洲人大力推动的低碳经济在国际上声势越来越浩大,如果中国和美国跟进的话,俄罗斯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的经济前景就会是一片迷茫。
俄罗斯的经济前景决定于世界的几大经济体如中国、美国、日本和欧盟多久可以转型到不过分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新能源经济。如果这些国家,尤其是中国转型成功,那么俄罗斯在世界经济和其他领域的份量自然就会大幅降低。因此强势的普京现在要和美国做交易,通过在伊朗问题上对美国让步,在阿富汗战争中为美国提供可依赖的后勤通道,来减缓美国对俄罗斯西部的挤压,例如取消在波兰和捷克布置反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的反制方法,只是在它可怜的海外小飞地加里宁格勒布置短程导弹) ,停止在乌克兰刺激俄罗斯,不在高加索地区挑起事端,避免俄罗斯继续耗费宝贵的人力和财力资源。
不过笔者认为,俄罗斯最大的挑战,还是来源于俄罗斯族人口的大幅下降,以及内部的穆斯林化。对中国来讲,在远东问题的考量上,也许将来俄罗斯的主体民族穆斯林对亚洲的土地并不是那么誓死捍卫呢!又有谁知道未来几十年的世界变化!今天看起来很难解决的问题,到时候反而可能是水到渠成,易如反掌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