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民群众与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与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就是说,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不同的政治制度,特别是国家制度对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在剥削阶

人民群众与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还是由英难人物创造的,这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之一。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创造的。它在理论上表现为两种形态:即唯意志论和宿命论。唯意志论夸大个别英难人物的意志和智慧的作用,认为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他们决定着历史的进程。至于人民群众则不过是“愚昧无知”的“群氓”,是英雄人物的追随者。如中国宋代哲学朱熹认为“天不生仲尼则万古长如夜”。19世纪英国历史学家认为,世界史“实际上是一部在地球上建立功业的伟大人物的历史”。而德国哲学家尼采则鼓吹“超人”哲学。认为历史发展中的强者,即“超人”具有决定一切的力量,他“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生色”,而人民群众则不过是一堆任人使用的无定型的材料,是一块需要雕刻家加工的石头。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提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而现在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则提倡“精英政治论”,认为人民群众只不过是“精英”的追随者和模仿者。上述观点,只不过是主观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的表现。英雄史观的第二种理论型态是宿命论,它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某种神秘的客观精神力量决定的,如“天意”、“神命”等,而英雄人物则是这种精神力量在人间的代表者和执行者。人民群众只能听命于这些“救世主”的统治。如中国奴隶和封建社会统治者宣扬的“君权神授论”,奴隶和农民起义中“替天行道”的旗帜等,这些都是客观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切伟大的事业,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人民群众是历史观的重要范畴,它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内容。如在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解放战争时期,一切反对美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群众。在现阶段,一切拥护、支持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段、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范畴。然而,不管历史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在本质上是指一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它的主体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类社会存在的第一个前提就是解决人的衣、食、住、行问题,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必将通过生产来完成,而从事生产活动的正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的决定因素,他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生产经验,改善劳动工具,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积累。因此,以不同形式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对于此,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更应该懂得这一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范围,并给予应有的尊重和高度的重视。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方面,人民群众创造了从事一切精神文化活动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才为使一部分人得以专门从事精神文化的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源泉。诚然,优秀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对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的贡献不可否认。但是,认识源于实践,离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一切艺术、科学、文化都会成为无源之水。艺术源于生活,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都是对史诗、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加工和提炼,而一切有价值的科学之作都是在群众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再一方面,人民群众还以自己的聪明直接参与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人类历史上的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重大的科技发明,莫不凝聚着人民群众的汗水和才智。而且,许多杰出的艺术家、科学家本身就来自于劳动人民。由此可见,精神活动领域并非“天才们”的事,而与人民群众无缘。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一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和决定力量。历史上一切真正的革命,都是广大人民群众起来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的革命斗争。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社会形态的每一次重大转变和更替,都是人民群众不断斗争的结果。奴隶阶级反抗奴隶主残酷压迫的斗争,最终动摇了奴隶制,资产阶级以农民、工人和城市平民为革命主力军,不断打击和最终瓦解了封建制,无产阶级以及广大劳动人民则是推翻资本主义的决定力量。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它代表着每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体现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预示着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反复证明了“得人心者昌,逆人心者亡”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客观规律。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而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这就是说,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际作用和具体结果也有所不同。

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社会条件,是以往人们活动的结果,是人民群众活动所遇到的一切现存的社会要素的总和。它大体上包括经济、政治和精神三大条件。

经济条件。这是首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从广义上说,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每一时代人们所遇到的现成的生产力,对于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有决定意义。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不能超越一定生产力的状况,不能超越既有的生产力水平所容许的可能限度。同生产力相联系的生产关系也制约着人们的活动,不同的生产关系以及同一生产关系体系中,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人民群众作用的发挥程度也不相同。在阶级社会中,阶级的局限性实质上就是生产关系的制约性。作为人民群众组成部分的上升阶段的剥削阶级,它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都可以从它们所代表的生产关系的历史地位中得到说明。在劳动者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才摆脱了以往那些阶级局限性,但它仍然受着经济条件的制约。

政治条件。不同的政治制度,特别是国家制度对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劳动人民处于被压迫、被剥削和被奴役的地位,其创造能力和聪明才智得不到应有发挥,只是在社会革命期间,政治上觉醒了的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历史主动性才能受到激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他们广泛地参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国家的管理,他们改造社会的能力才能得到较高程度的发挥。当然,社会主义制度在许多方面还不完善,旧社会遗留的剥削阶级的残余还存在,这一切都影响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积极性的发挥。

精神条件。它包括两方面因素,首先是科学文化。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特别是广大群众掌握科学文化的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和人民群众创造能力的高低成正比例关系,也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指示器。其次是“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作为传统中精神因素有进步和落后的区别,进步的传统因素起着激励、鼓舞的作用,而落后的传统因素则起阻碍作用。而且,从量上讲,人们头脑中的传统因素越为浓厚,其作用就越大。

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提供基础,同时,又限制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而且还促使人民群众不断打破这种限制从而创造出新的历史条件,而新的历史条件又使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因此,这是一种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就每一特定历史时代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是有限的。然而,人民群众的世代延续,其创造历史的作用则是无限的。人民社会正是在这种从有限趋向于无限的矛盾运动中一步步前进。

掌握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是无限性和有限性的历史辩证法相统一,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的建立,为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的解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越条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基础的薄弱及其他许多原因,造成了经济文化落后的现实状况,同时,社会主义制度在某些方面的不合理,又限制着群众创造作用的有效发挥。基于此,我们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清除人们头脑中的旧的传统观念。同时又必须看到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体人民的事业,人民群众发挥创造力量所凭借的社会条件,又要人民群众自己去创造。只有从实际出发,依靠人民的努力,才能在现实的基础上,把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包括着无数个人的作用。按照个人对历史影响作用的大小,我们把个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指那些给重大历史事件打上明显印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个人。根据历史人物对历史作用的性质的不同,历史人物又区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那些能够反映时代要求,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在一定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它包括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和艺术家等。

杰出人物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杰出人物比其他人站得高,看得远,对解决历史任务的愿望要比一般人强烈。他们往往比同时代的其他人能更早预见和把握正产生中的社会关系的发展趋势,因而能够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站在历史的前列,用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影响、带动其他人,把社会的客观需要变为人们的主观行动,把历史的可能变为现实。

杰出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他们往往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指挥者。由于杰出人物是在群众的历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在不同程度上代表群众的利益。比一般人更能对历史事件起策划和领导作用。同时,由于他们因其才能或性格上的某些特点,而往往使历史事件涂抹上个人意志的色彩,使之具有特别的外貌特征,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对历史事件起决定作用。

杰出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他们对历史任务的解决,对历史发展总进程起着加速或延缓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无论多大,也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www.daowen.com)

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社会条件,同样也制约着杰出人物。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发挥受以下条件的制约。首先,他们的作用不管有多大,都不能超越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他们的活动只能是在自己时代允许的范围中。其次,他们的历史作用取决于阶级地位以及代表、反映人民群众利益的程度。再次,他们的历史作用取决于他们参加群众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最后,他们作用的发挥程度,与他们自身的才能、品格也有很大的关系。

从杰出人物的产生看,他们的产生是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经济和政治的矛盾运动的发展需要杰出人物为其开辟道路时,杰出人物就会顺应时代的这种需要而产生,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一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可见,杰出人物的产生有历史的必然性。但是,这种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某个杰出人物出现的迟早,他的才能的高低、个性的某些特征等都是偶然的。这种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

“时势造英雄”是杰出人物历史制约性的明显体现。所谓时势,就是指一定时期由各种社会条件的总和所造成的社会发展的具体态势。“时势造英雄”说明时势召唤英雄,时势锻炼英雄,时势筛选英雄。

无产阶级领袖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内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推选出担任最重要领导职务的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无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和历史使命,决定着无产阶级领袖必须具备优于其他阶级领袖的优越品质。首先,一身兼有革命家和理论家的品质。他们既要站在革命运动的前面,是领导群众斗争的实践家,又必须是具有科学精神和高度理论素养的理论家。其次,他们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党、阶级、群众的利益出发,真正做到一心为公,一切为公,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毕生的牺牲精神。再次,他们坚持团结,遵守纪律,依靠群众,作风民主,他们谦虚谨慎,善于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无产阶级的优秀品格,使他们从个人条件上保证了伟大历史作用的发挥。

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任何其他阶级的杰出人物所不可比拟的。在理论上,他们能够全面地总结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斗争的实践经验,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创立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为社会主义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能够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指明前进方向。特别是当革命和建设事业处于转折关头的重大历史时期,能够以灼知远见、过人的胆识和巨大的号召力,领导群众去战胜艰难险阻,转危为安,把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推向新阶段。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上的作用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此,我们还必须弄清领袖和群众的相互关系。领袖和群众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群众需要自己的领袖。因为领袖对群众及其运动有预见、教育、团结和指挥作用。如果没有领袖,群众斗争就会陷入自发和涣散状态。另一方面,领袖必须依靠群众。因为领袖来自群众,领袖也只有在政治上代表群众,从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出发,才能得到群众的真正拥护,才能保持自已思想的正确,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在群众需要领袖和领袖依靠群众中,后者更为根本。

由于无产阶级领袖代表群众利益,始终站在群众斗争的最前列,因此,他们必然会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得到群众的衷心热爱。群众对领袖的热爱和对领袖威望的维护,本质上是对党的利益、阶级利益、人民利益的维护,但真正热爱领袖,就不能盲目崇拜和迷信,不能把领袖神化和偶像化。这就是说,我们必须把热爱领袖和反对个人崇拜高度统一起来。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一原理的延伸。党的群众观点包含着四方面的内容。

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这是群众观点的基本点。共产主义事业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事业,所以,人民群众的解放必须依靠自己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这是党的根本宗旨。除了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的利益之外,无产阶级政党没有任何私利。无产阶级政党的任何一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都应该是人民群众的公仆,是勤务员。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这是在对待群众事业上的根本要求。人民的利益也就是党的利益,人民的事业也就是党的事业,因此,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为标准。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是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人民群众有着巨大的创造力,因此,必须虚心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学生,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贯彻。群众路线是我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路线,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坚信群众,依靠群众,顺应群众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无产阶级政党实现正确领导的基础;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是否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决定了党的根本性质和作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能否始终保护和发扬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在和平环境中,人们往往看不到脱离群众的严重性,致使党内的腐败现象滋生,严重败坏了党风。为此,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树立人民公仆的观点。必须真正理解和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的主体,是国家的真正主人。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其权力是人民给予的,领导者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和支持人民群众的事业。反对和铲除不问实情、不问疾苦、不办实事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在组织上,要不断健全民主集中制。要切实克服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正确运用领导者的权力。同时,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在作风上,要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实际,体察民情,了解群众的呼声和疾苦。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践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只有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带领全体劳动人民创造出更加辉煌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