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的演化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的演化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刺激感应性是植物和原生动物所具有的反应形式,是生物有机体对直接的外界刺激作出的回答。这种刺激感应性已经不是简单的物理、化学反映,而是生物体为适应环境、获取维持生存的物质、保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而发展起来的能力。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的演化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地球这个自然物质世界上,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有决定意义的环节:第一,由无机物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心理;第三,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由于相互作用而留下痕迹的过程,就是它们相互反映的过程。无机物没有感觉和意识,但是却有简单的反映特性,它们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应。“水底印月”是水对月光照射的物理反映;矿石呈现不同的色彩,是对氧化作用的化学反映;日常用的铁器生锈,是铁对于水和空气的化学反映。

无机物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产生了低等生物。随着低等生物的出现,物质的反映特性也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产生了低等生物的反映形式,即刺激感应性。刺激感应性是植物和原生动物所具有的反应形式,是生物有机体对直接的外界刺激作出的回答。例如,向日葵能迎着日照方位而转动,变形虫能趋向食物和逃避敌害。这种刺激感应性已经不是简单的物理、化学反映,而是生物体为适应环境、获取维持生存的物质、保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而发展起来的能力。

低等动植物同周围环境的关系比较单纯,因而它们只需要也只具有刺激感应性。随着低等动物进化为高等动物,就与周围环境发生了日益多样和复杂的关系。为了适应复杂的周围环境以求生存,高等动物的各种器官愈来愈专门化,产生了专门反映外界刺激的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这样,在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动物的感觉。感觉以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形式,分别反映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

动物同周围的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动物本身也是一个统一整体。动物把各种感觉联系起来,形成对客观环境的统一的反映,这就是动物心理。动物心理不仅包括感觉和简单的动机,而且包括知觉、表象和情绪。动物的心理活动,不仅需要有已经分化出的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而且需要有把各种感觉联系起来的神经系统以及指挥这个神经系统的中心——大脑。动物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是通过反射的形式来反映外界事物的。这大大加强了其反映事物的能力,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客观环境。

高等动物中的猿类,进化到距今300多万年前,其大脑皮层达到了动物演化阶段的最高峰,具有在动物阶段最高级的分析综合能力。之后,随着类人猿向人类的发展,人猿开始相揖别,终于产生了完善而更加复杂的人脑。与此相适应,实现了由动物的心理过渡到人的意识的根本质变。意识这种思维着的精神的出现,成了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由此可见,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结果。

意识不仅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是社会的产物。猿脑变成人脑,动物的心理过渡到人的意识,不是靠单纯的生物过程造成的,而主要靠社会劳动,因为人类和一般动物不同,它不是简单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是通过劳动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环境,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7]劳动是猿变成人的决定因素,也是人的意识产生的决定因素。所以,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主要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第一,劳动使猿爪变成人手、猿脑变成人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从根本上说,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劳动。动物为了生存去适应环境,人为了生存而去改造环境。生产劳动就是改造环境的基本手段和基本活动。由于劳动,需要手的解放,于是在古猿那里偶然的直立行走变为必然的经常的现象。直立行走带来机体的一系列根本性变化,特别是人脑的发达,颅腔的扩大,脑量增加,喉头得到改造,使之能够发出极其复杂的抑扬顿挫的声音,能创造和使用语言。这就为猿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提供了可能。

第二,语言伴随劳动得以产生,劳动和语言又进一步推动了意识的发展。在劳动中由于协同动作和交往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使人类能够用词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了语言,人们也就能够交流思想、积累经验、传递知识和信息,从而形成日益丰富的人类意识并促进意识的发展。

第三,劳动丰富了人的意识内容,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在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劳动中,人的活动频繁、视野扩大,客观事物及其复杂关系作用于感官,又传入大脑。大脑对众多的、复杂的信息进行识别、分类、对比、分析和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久而久之,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联系转化为思维的逻辑,并以确立的形式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从而发展了思维能力,提高了智力。如果人们脱离了社会活动,尽管他的大脑是健全的,他的思维能力必然是低下的。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不仅在人的意识的形成初期是这样,对于现代文明人,意识仍然是社会的产物,人脑仍然要在社会生活中完善。人们常把人脑与电子计算机相比,但它们是不同的,电子计算机硬件的各项功能指标可以在设计中确定,制造出的产品如果达到设计要求,它的质量就固定了;人脑则是在社会生活中完善起来,成为意识器官的。现代文明人的后代如果一生下来就与世隔绝,脱离社会生活,其大脑就会失去意识的功能。据记载,19世纪初某国有个王子,幼年时被人绑架,囚禁在一间直不起身的黑屋子里,从未接触过人,直到17岁才被释放。后来虽经宫廷教师尽心竭力地教育,其智力远不及常人。死后解剖发现,他的脑沟回很简单,大脑甚至没有覆盖住小脑,连类人猿都不如。另外,人类已发现了几十个在野外生长的小孩,其中有熊孩、豹孩、狼孩等,由于他们从小脱离社会而在野兽中生长,因而他们没有语言,没有思维能力,也没有人的意识。(www.daowen.com)

从本质上讲,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现代科学对人脑和神经系统的研究早已证实,世界上没有什么“独立自在”的精神现象,意识依赖于物质、依赖于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以及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

人的大脑是由大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神经细胞的细胞体多数分布在大脑皮层。人脑的神经网络具有“等级式”的结构。最简单的分析、综合和调节行为的职能,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脊髓、延髓、中脑和间脑执行的,复杂的职能则由大脑皮层来执行。外界因素作用人的感觉器官而引起的各种刺激,沿着神经纤维传达到大脑皮层专司不同职能的各个区域,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复杂的意识过程。人脑是高度复杂而严密的物质体系,离开了人脑神经活动的生理过程,就不可能有意识的存在。大脑两半球的某个区域被破坏就会导致失明;另一区域被破坏则会丧失听觉;如果大脑皮层受损,人就会变成白痴;如果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大脑皮层供氧中断,就会完全失去知觉。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令人信服地揭示了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意识活动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由谢切诺夫、巴甫洛夫等科学家创始的现代生理学的研究说明,动物和周围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反射活动进行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对外界环境作用的一种生而具有的反射,它是由遗传而来的本能,不需要后天的学习。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动物自身活动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或者说,是由于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无条件反射是中枢神经低级部分的活动,是一种生理过程;条件反射则是中枢神经的高级部分——动物大脑皮层两半球的一种活动,它已经是一种心理现象,而不是纯粹的生理过程,条件反射使动物不仅能反映那些对生命有直接联系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可以反映那些与生命有间接联系的事物和现象,即反映那些与生命建立了暂时性联系的事物和现象,这就大大加强了动物的反映能力,从而产生了动物心理;加强了动物的活动能力,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条件多变的复杂环境。巴甫洛夫把这种接受外部的具体刺激而引起的条件反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以外其它动物的唯一的信号系统。人除有第一信号系统外,还有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也就是信号的信号——语言和文字。作为引起条件反射信号的语言,是许多同类刺激物的概括和标志,它使人的条件反射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一般动物所不能比拟的高度。在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是具体形象的感性反映;而在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则是抽象概括的理性反映,第一信号系统是动物和人共有的,第二信号系统则是人所特有的。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就是意识。

现代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的发展,对意识活动生理机制的了解,已从反射过程深入到神经细胞水平。脑电科学证明,脑是通过传递生物电、处理信息流来进行意识活动的。当外界事物刺激人的感官时,感官便立即断续放出生物电,把外界事物的形状和强度通过有规律的电磁波频率传至大脑皮层的中枢;外界事物的各种颜色,是通过脑电频率的时间差或传递速度也传至大脑皮层的中枢。大脑皮层的各个中枢,就把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的脑电图形综合出与外界事物相似的图形和颜色来。

信息传递的方式,不仅有电的,而且有化学的。神经细胞所产生的并沿着“轴突”传递的是电脉冲,而信息在神经细胞间传递则靠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或分子。通常一个神经细胞能把几百或几千个神经细胞传来的信息,又输送给其它几百或几千个神经细胞。当大脑处在兴奋或抑制状态下,除脑电波发生变化外,脑内某些蛋白质以及氨基酸的成分也同时发生相应的变化,并对神经的兴奋和抑制起调节作用。这就不难看出,意识活动同人脑的生理过程是分不开的,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其内容还是来源于客观世界,而形式则是主观的。但是,不论是意识的内容还是意识的形式,都不能离开物质世界。

首先,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8]意识的基本构成部分是认识,认识表现为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映象,映象是摄影、模写,在客观事物中必然能找到它的原型。因此,不论是正确的思想,还是错误的思想,甚至是荒谬的观念,都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例如,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作为帝王象征的龙,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但是,龙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原型,如蛇头、鹿角、兔眼、牛耳、蛇项、鲤鳞、虎掌等,都可以在现实世界找到。

其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意识的主观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意识反映的形式是主观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感性认识是意识的初级形式,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理性认识是意识的高级形式,是对事物内在本质的反映。这两种反映形式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客观世界无所谓感性、理性。但它们所反映的对象,无论是现象还是本质却都是客观的、实实在在的。第二,个体意识的反映有差别性。常识告诉我们,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同一作品,在不同主体心目中的反映都有差异,甚至完全对立。这是由个人经验、社会地位、文化背景、动机、兴趣以至生理素质等不同造成的。个体意识差别是主观的,但产生它的根源却是客观的。第三,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是近似正确的反映,有时也会发生歪曲的反映。主观映象是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对象的,但所谓正确反映并不等于绝对等同,而只是近似摹写。又由于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之间的种种矛盾,受到种种的限制,主体的映象有时可能是虚幻的、歪曲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观点,如奇异的神话幻想、荒诞的鬼神之说等。但是,即使是最荒廖谬的反映,都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根据。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的科学原理,既批判了否定意识客观内容的唯心主义,又批判了抹煞意识形式主观性的庸俗唯物主义。前者背离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后者则认为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就把意识看作是可以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东西,从另一个极端和唯心主义殊途同归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