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物质范畴的历史演进及优化探讨

物质范畴的历史演进及优化探讨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基本历史阶段。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列宁物质定义的根本特点。

物质观是人们对物质是什么的总回答。由于人们对物质的认识,受到历史条件即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因而物质观的深度和广度也不一样,它经历了由哲学物质观萌芽、发展和深化,直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形成的历史过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基本历史阶段。这一历史阶段物质观具有直观性,它把物质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比如,古希腊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水、火、气、土;古印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地、水、火、风;古代中国的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金、木、水、火、土,等等。古代朴素唯物论物质观的最高水平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中国的“元气说”。古希腊的原子论认为,整个世界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颗粒(原子)和虚空构成的,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元气说认为,一切有形的物体都是由元气所生成,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不难看出,这种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坚持从物质世界本身寻找世界的本原,否定了上帝和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其基本方向是正确的,它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础。但它也存在以下两个缺点:第一,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在当时并没有被科学所证实;第二,它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原初物质”,这就把问题简单化、直观化了,无法解释客观事物的无限多样性及其内在差别。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二个基本历史阶段。19世纪以前的自然科学揭明:自然界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而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能够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人们由此而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可分割,也不能相互转化,并得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物质被归结为原子,原子的特性也就是一切物质特性的结论。原子被理解为最小的“宇宙之砖”。这就是从17世纪到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同朴素唯物主义相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以一定的自然科学材料作根据,克服了自发的猜测的性质,并反对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应该说是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和深化。但是,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这种物质观仍然存在限大缺陷。第一,它把在质上无限复杂多样的物质世界,仅仅归结为一些特殊的简单的原子在量的组成上的不同,而看不到原子本身的质的多样性、复杂性。第二,它不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误把人们对原子这个物质层次的认识,当作对物质的最终层次的认识。第三,它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原子的个性看成是物质的共性,与此相关,也就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第四,它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在社会历史领域里陷入了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扬了以往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总结科学、特别是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这是哲学物质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高级阶段。

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对物质观作了唯物辩证的说明。他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2]从而说明“物质”作为哲学范畴,它是对各种具体实物共性的概括。物质的这一共性寓于各种具体实物的个性之中,没有脱离各种具体实物而独立存在的某种“物质自身”。人们既不应把“物质”同各种具体实物割裂开来,也不应把“物质”归结为某一具体实物的某一层次,例如原子。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发现了非实物状态的场,又发现了某些元素会转化为其它元素,原子中有电子等更小的颗粒,电子的质量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于是,一些受形而上学思想支配的物理学家作出了“原子非物质化”的结论,怀疑物理学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物理学规律的可知性。唯心主义也乘机向唯物主义发动进攻,如马赫主义就打着“自然科学的最新哲学”的招牌,歪曲科学发现的真正意义,大叫“物质消灭了”,认为一切客观对象都是人的主观经验,规律只是主观经验的组合等等,这些事实证明,形而上学物质观不能经受住科学发展的考验,反而使唯心主义有隙可乘。于是,列宁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哲学论著,其中对哲学物质范畴作了明确的规定和深刻的阐述。

列宁写道:“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3]这个言简意赅的物质定义,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它指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论、二元论划清了界线。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列宁物质定义的根本特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人类认识和实践中所遇到的世界上最普遍最基本的关系、最基本的矛盾,正是从这个最基本的关系或矛盾中,列宁同唯心主义者针锋相对,深刻揭示了物质和意识在其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体现出科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彻底唯物主义的鲜明党性。列宁的物质定义还表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指出它们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这一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的对象相脱离的。因此,意识不过是物质这个世界唯一本原的产物和特殊的表现,决不能像二元论所说的那样可以成为与物质绝对对立的另一个本原。(www.daowen.com)

第二,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为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提供了前提,与唯心论的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线。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可以反映的对象,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当然,有些东西,如原子以及更小的微观粒子等,是我们的感觉不能直接感觉到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感知它,通过人的理性思维去反映、把握它。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有许多难以感知的事物,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不可认识的,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迟早必定为人们所认识。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根本不存在像不可知论者所说的不可认识的东西。这就为人们探索宇宙的奥秘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

第三,它特别强调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同形而上学物质观划清了界线。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物质的结构是物质的个性,它是可变的、相对的;一切具体形态和具有不同结构的物质又都是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这是物质的共性,它是不变的、绝对的。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和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多变,它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这一共性。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和基础,就在于它的客观实在性,这一结论永远不会被推翻,只能为科学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证实。从个性中看出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把握永恒,这就是列宁的物质定义所贯彻的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总之,列宁的物质定义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是我们反对唯心论、二元论、不可知论以及克服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局限性的有力武器,它将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得到充实和深化。

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世界是物质的,哲学的物质概念所反映的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即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又能被人所认识和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具体形态即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就目前来说,人们已认识到的物质形态,大体有实物形态(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场的形态(如引力场、核力场、电磁场等),还有各种物质的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家庭关系、民族关系、阶级关系),等等。现代科学的发展日益证实了物质存在形态的多样性和不可穷尽性。近几十年来,科学发现的物质新形态层出不穷,例如,发现了类星体、脉冲星、X射线源和红外源等宇观新天体,微观粒子的发现也蜂拥而至,目前发现的基本粒子已达350种左右。基本粒子也不基本,其中的强子由层子构成,而轻子、层子也是有结构的。近年来,还不断发现人工合成的新物质形态。这些无限多的具体物质形态按其存在的不同状态,又可分为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固态等基本存在形态。

哲学是人们对世界整体性、本质性的把握,于是就形成人类对世界总体的图景式的认识。这种认识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水平的发展而发展。其大体经历过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的世界图景、近代的机械世界图景和现代的辩证世界图景。古代朴素的世界图景从总体上注意了联系和发展,但是这种描绘是笼统的、混浊的,许多细节不清楚,而单注意了“一般”;近代的机械世界图景,注意了从细节上对世界各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然而又忽略了世界的联系和发展,即单注意了“个别”;现代的辩证世界图景,克服了古代朴素世界图景和近代机械世界图景的片面性,在新的基础上达到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辩证统一。我们必须用实践观点、历史发展观点辩证地看待世界图景的演化。

物质范畴和物质结构理论也是有区别的。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结构理论是人们关于物质的组成成分及其排列次序的观点的总和。无论是从宏观到微观,还是从宏观到宇宙,人们认识事物都是无限的。从宏观到微观来说,人们认识到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以后又认识到原子内部还有原子核和电子,而原子核也不是没有结构的,它的内部又有质子和中子等微观粒子。目前已发现了300多种粒子,通过对这些粒子的研究,科学家又认识到这些粒子也有内部结构,提出了层子(夸克)模型。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远没有达到终点。再从宏观到宇宙来说,人的认识从物体到地球,从地球到太阳系,从太阳系银河系再到河外星系、总星系……,这也不是最终的认识。整个世界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总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

物质范畴和物质结构的理论,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相区别表现在: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一切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共同本质的认识,而物质结构理论是自然科学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关于自然界物质结构一定层次的理论概括,哲学物质范畴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而物质结构理论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二者的联系是:哲学物质范畴以物质结构理论为基础,它要不断地从物质结构理论中吸取营养。科学发展史证明,没有近代科学就没有近代的物质观,没有现代的科学就没有现代的物质观。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理论的重大突破,总是极大地丰富着哲学物质范畴;而物质结构理论要从哲学物质范畴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自然科学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只有在哲学物质范畴的指导下,才能把握新的物质现象,才能对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合乎实际的说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