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企业活动符合计划的要求,以有效地实现预定目标。为此,有效地控制应具有下述特征:
(一)适时控制
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偏差只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才能避免偏差的扩大,或防止偏差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及时纠偏要求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能够反映偏差产生及其严重程度的信息。如果等到偏差已经非常明晰,且对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后,反映偏差的信息才姗姗来迟,即使这种信息是非常系统、绝对客观、完全正确的,也不可能对纠正偏差带来任何指导作用。
纠正偏差的最理想方法应该是在偏差未产生以前,就注意到偏差产生的可能性,从而预先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偏差的产生;或者由于某种企业无力抗拒的原因,偏差的出现不可避免,这种认识也可指导企业预先采取措施,消除或遏制偏差产生后可能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适度控制
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到好处。
1.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控制常给被控制者带来某种不愉快,但是如果缺乏控制,就可能导致组织活动的混乱。有效地控制应该既能满足对组织活动监督和检查的需要,又要防止与组织成员发生强烈的冲突。适度的控制应能同时体现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1)过少的控制将不能使组织活动有序地进行,不能保证各部门活动进度和比例的协调,将会造成资源浪费。过少的控制还可能使组织中的个人无视组织的要求,不提供组织所需的贡献,甚至利用在组织中的便利地位谋求个人利益,最终导致组织的涣散和溃散。
(2)过多的控制会对组织中的人造成伤害,对组织成员行为的过多限制,会扼杀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会抑制他们的首创精神,从而影响个人能力的发展和工作热情的提高,最终会降低企业效率。
控制程度适当与否,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判断控制程度或频度是否适当的标准,通常要随活动性质、管理层次以及下属受培训程度等因素而变化。一般来说,企业中对科室人员工作的控制要少于现场的生产作业;科研机构的控制程度应小于生产劳动;对受过严格训练,从而能力较强的管理人员的控制要低于那些缺乏必要训练的新任管理者或单纯的执行者。此外,企业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人们对控制严厉程度的判断;在市场疲软时期,为了共渡难关,部门职工会同意接受比较严格的行为限制;在经济繁荣时期则希望工作中有较大的自由度。
2.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对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的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刻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控制。由于存在对控制者的再控制问题,这种全面控制甚至会造成组织中控制人员远远多于现场作业者的现象。值得庆幸的是:(www.daowen.com)
(1)并不是所有成员的每一项工作都具有相同的发生偏差的概率。
(2)并不是所有可能发生的偏差都会对组织带来相同程度的影响。企业工资成本超出计划的6%对经营成果的影响要远远高于行政系统的邮资费用超过预算的15%。这表明,全面系统的控制不仅代价极高,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必要的。
适度的控制要求企业在建立控制系统时,利用ABC分析法和例外原则等工具,找到影响企业经营成果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因素,并据此在相关环节上设立预警系统或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
3.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任何控制都需要一定的费用,衡量工作成绩,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为了纠正偏差而采取的措施,都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同时,任何控制只要纠正了组织活动中存在的偏差,就会带来一定的收益。一项控制,只有当它带来的收益超出其所需成本时,才是值得的。控制费用与收益的比较分析,实际上是从经济角度去分析上面考察过的控制程度与控制范围的问题。
(三)客观控制
控制工作应该针对企业的实际状况,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或促进企业活动沿着原先的轨道继续前进。因此,有效地控制必须是客观的、符合企业实际的。客观的控制源于对企业经营活动状况及其变化的客观了解和评价。
(1)企业必须定期地检查过去规定的标准和计量规范,使之符合现时的要求。没有客观的标准和准确的检测手段,人们对企业实际工作就不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难以制定出正确的措施进行客观的控制。
(2)控制过程中采用的检查、测量的技术与手段必须能正确地反映企业经营在时空上的变化程度与分布状况,准确地判断和评价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与计划要求的相符或相背离程度。这种判断和评价还取决于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是否客观和恰当。
(四)弹性控制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可能遇到某种突发的、无力抗拒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企业计划与现实条件严重背离。有效的控制系统应在这样的情况下仍能发挥作用,维持企业的运营,也就是说,应该具有灵活性或弹性。
弹性控制通常与控制的标准有关。预算控制通常规定了企业各部的主管人员在既定规模下能够用来购买原材料或生产设备的额度。这个额度如果规定得绝对化,一旦实际产量或销售量与预测数发生差异,预算控制就可能失去意义:经营规模扩大,会使经营单位感到经费不足;销售量低于预测水平,则可能使经费过于富裕,甚至造成浪费。有效的预算控制应能反映经营规模的变化,考虑到未来的企业经营水平,从而为经营规模的参数值规定不同的经营额度,使预算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变化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