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十分丰富和广泛,除法律规定的企业行为规范以外,所有可能影响社会福利的企业行为都应纳入企业社会责任之内。大体可以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办好企业,提升企业竞争力。努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创新,向社会提供更好、更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
(2)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这包括企业内部管理、产品设计、制造、质量保证、广告用语、营销手段、售后服务、公关工作等。
(3)社区福利投资。对企业所在社区或其他特定社区的建设进行福利投资,包括医院、学校、幼儿园、老人院、住宅、公共娱乐设施、商业中心、图书馆等有关社区居民福利的一切设施的投资,均不应以赚取商业利益为目的,因为社区为本企业的发展已经作出了太多的牺牲和贡献。(www.daowen.com)
(4)社会慈善事业。对社会教育、医疗公共卫生、疾病防治、福利社会及对由于特殊的天灾人祸所引起的一切需要帮助的人,企业应根据自身优势适当定位,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尤其对那些突发性社会灾难事件,如地震、海啸、飓风与恐怖袭击等造成的巨大灾难,企业应给予特别的关注,并争取在第一时间作出快速而适当的反应。例如,汶川大地震后,国内外企业捐赠不断,金额不一。王老吉在汶川大地震的捐款额是1亿元人民币,创下民营企业单笔捐款的最高纪录。
(5)自觉保护自然环境。主动节约能源和其他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尽可能减少企业活动对生态的破坏。积极参与节能产品的研究开发,参与地球荒漠化和地球变暖所引发的各种灾害的研究和治理。如果企业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企业的形象有很大影响。例如,1989年3月,美国埃克森公司的巨型油轮因触礁导致800多万加仑原油泄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埃克森公司既不调查事故的原因,也不采取有效措施清理泄露的原油,致使事故进一步恶化,最终索赔、罚款、损失高达几亿美元。其傲慢的态度最终使其石油大王的形象受到严重破坏,西欧和美国的一些老客户纷纷抵制其产品。
社会对上述活动一般都不用法律的形式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因而是由企业的管理者根据企业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企业内部治理的规章制度自愿作出抉择。企业主管应十分敏感的关注消费者和社会舆论对本企业产品或行为的反应和法律可能变更的趋势,并迅速作出必要的、合理的响应。任何过度的澄清、辩解、否认或抗拒都可能进一步扩大事态,使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甚至引发一场危机。如果处理得当,企业所尽的社会责任不仅能赢得社会公众的尊敬,更重要的是,由此所激发起员工自觉的道德力量会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