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管理者所需的技能与素质及其优化

管理者所需的技能与素质及其优化

时间:2023-07-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他能否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下面我们从管理者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管理者的技能和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管理者的技能管理者的技能是指管理者把各种管理理论与业务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行具体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所有这些活动都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开拓是管理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这是提高管理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管理者所需的技能与素质及其优化

由于在组织中的特殊地位,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充当着多种角色,执行多种职能,因此,对管理者的素质也就有着特殊的要求。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他能否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下面我们从管理者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管理者的技能和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管理者的技能

管理者的技能是指管理者把各种管理理论与业务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行具体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能力与知识是相互联系、互相依赖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与丰富,有助于潜能的开发与实际才能的提高,而实际能力的增长与发展,又能促进管理者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管理者按照其具体所处的管理位置和管理内容不同,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管理学罗伯特·卡茨认为,管理者应具备三种基本的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各层次管理者对三类技能的需求强度如图1-5所示。

1.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管理者执行某项特定的任务所必需的那些能力,具体是指“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3]”。也就是说,技术技能与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有关。例如,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课堂教学和管理能力,监督会计人员必须懂会计,计算机程序人员必须能熟练编制程序,财务人员必须能撰写财务报告,等等。对于管理者来说,就是要掌握和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并普遍熟悉和了解本部门及其他组织有关部门所从事的技术项目。技术技能对于各种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可以用图1-5来表示。由图可知,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高层管理一般重要。

2.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与人共事,激励或指导组织中的各类员工或群体的能力。人际技能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组织内外部各有关部门、有关人员之间关系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4]”。一个管理者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人打交道,对外要与有关组织和人员进行联系、接触;对内要联系和了解上级、同级、下级,协调各级之间的关系,要指导下属的工作,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所有这些活动都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许多研究表明,人际技能是所有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一种技能。如图1-5所示,这种能力对各层次的管理人员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图1-5 各种层次管理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

3.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又可称为思维技能,指的是综观全局,对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因素作出正确判断,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决策、引导组织发展方向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作一个整体,并且了解组织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能够准确把握工作单位之间、个人之间以及工作单位和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刻了解组织中任何行动的后果,以及正确行使五种管理职能。很强的概念技能为管理者识别问题的存在、拟订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挑选最好的方案并付诸实施提供了便利。从图1-5可知,高层管理者更需要具备概念性技能。

总而言之,成功的管理者应具备较高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但由于各个层次的管理者所承担的主要职责是不同的,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而言,这三种技能的重要程度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对于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概念技能。因为要由高层管理者负责的计划、政策、决策都需要有理解各种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而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由于他最接近现场作业,所以技术技能特别重要。又由于管理者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人,因此人际技能对各个层次的管理者来说都是重要的。

(二)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企业管理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某个组织环境下能导致成功的素质,在另一个组织环境下可能不会成功,而且一个人的素质是由多方面的品质组合而成的,特定品质的重要性会受到其他品质及其组合方式的影响。众多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和企业经营者的管理实践都可证明,有效的管理者除了具备前面三项能力技能外,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品德素质、知识素质和身心素质,如表1-1所示。

表1-1 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www.daowen.com)

1.品德素质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它是推动一个人行为的主观力量,决定一个人工作的愿望和热情。尽管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对品德的标准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但把品德作为选才用人的首要条件却是每一个社会或组织所遵循的共同原则。

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品德素质有[5]

(1)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管理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主要体现在他的管理意愿上。如果一个人缺乏为他人承担责任、缺乏激励他人取得更大成绩的愿望,那么他就不可能学会管理,所以管理者首先要有强烈的管理意愿。现代管理科学研究认为,缺乏管理意愿的人是不可能敢为的,因此也就不可能在管理上取得成功。只有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勇于克服困难,不折不挠,锐意进取,才会在管理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

(2)开拓进取精神。开拓是管理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这种品质表现为不断进取的精神,胸怀大志的气质,敢于拼搏的勇气,不怕失败的韧性。管理是一种开拓性的工作,不能开拓的人是无法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的,因为即便他有创新意识,也会因缺乏探索勇气而无法付诸行动。勇于开拓意味着改革创新,也就意味着向风险挑战,不怕失败,以及善于在失败中探索总结,最终将失败转化为成功。因此,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个改革者、开拓者

(3)正直、诚实、公平的作风。做事先做人,管理者要想管好别人,首先必须管好自己。管理者一定要为人正直、诚实,对人对事的处理要公道正派,坚持原则,不徇私情。这是提高管理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4)谦虚谨慎,胸怀宽广。管理者要养成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作风,海纳百川,虚怀若谷,从善如流。要有宽广的胸怀,能容人容物,具有拿得起、放得下的大将风范,只有这样才能将组织带到一个更好的方向上。

(5)勤奋好学的钻研精神。管理科学也和其他科学一样,知识在不断更新,方法和手段在不断发展进步,因此,在管理上更是学无止境。一个管理者一定要有一种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应该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素质不断提高,跟上时代的步伐。

2.知识素质

管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融汇了众多的学科知识。管理活动涉及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复杂活动。知识是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的基础,管理者对某方面知识的缺乏,都会导致管理上的失误。因此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应具备以下知识:

(1)政治、法律方面的知识,以便把握组织发展方向。管理者要掌握所在国家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有关法律、条例和规定,保证整个管理活动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运行。

(2)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懂得按经济规律办事。管理者应了解当今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变革创新好的管理方法。

(3)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者应能够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和规律,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4)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管理者应该掌握计算机应用的相关知识,掌握最新的大数据、云平台和人工智能方面的理念和知识,以便更好地利用新技术提高组织管理中的各项活动,做一个内行的管理者。

3.身心素质

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其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具体来说,身心素质主要包括: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开朗乐观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广泛而健康的兴趣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