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多个古代文明,如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恒河流域的古印度,但其文明历史都中断了。还有南美洲的玛雅文明在3000年前也曾十分辉煌,然而曾经繁华的大城市一夜之间消失于美洲的热带丛林中,因为没有历史的记载,其原因至今都是一个谜。随着文明古国的消亡,他们的文化传承也中断了。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5000年文明,并且5000年文化传承不断的国家,可以说史圣司马迁居功至伟。正是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卓越见识,写下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用52万多字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是他的记载,使全世界的华人都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也正因《史记》的确切记载,我们才有了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这一共识。
中国是一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如周人在青铜器上铸刻有关周王朝历史的铭文,墙盘铭文284字,前段颂扬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7代周王的功绩;号称“中国第一盘”的逨盘,以370余字的铭文记载了单氏家族8 代人辅佐西周12 位周王(从周文王到周宣王)征战、理政、管理山川林泽的历史。到春秋时期,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记的历史资料编写了《春秋》一书,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共计16000多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正是由于这部书,后来历代的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段历史时期的名称。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孔子称自己“信而好古”,然而在谈到夏、商之礼时,尚且感叹文献不足征。(《论语·八佾》中有“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而司马迁祖上自远古唐虞之时便掌天官,周朝时为太史,是世代相传的天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司马错是秦惠文王时伐蜀的名将,司马迁的高祖司马昌是秦始皇的铁官,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汉武帝时的太史令。司马迁10岁时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向经学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他不但有深厚的家学渊源,又受名师指点,而且能看到汉武帝时的国家档案与图书。这为他撰写《史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司马迁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从20岁开始行万里路。在为期两年多的全国漫游中,他亲自采访,实地考察,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为撰写《史记》做准备,保证了《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时,就有志于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书。他大量搜集史料,为修史做准备。可是司马谈年事已高,如果独自修史,时间、精力与才识都不够,所以寄厚望于儿子司马迁,希望由他实现这样一个宏愿。
司马迁画像
司马迁在继承父业任太史令,准备著述时,因替将军李陵战败降匈奴之事辩解,惹得汉武帝大怒,被判死罪。汉武帝时代,判了死罪的人可以“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但家境并不富裕的司马迁拿不出这笔钱,只能选择受宫刑以免死。这人生大不幸的遭遇使司马迁的肉体与精神受到极大创伤,他甚至想自杀。但他想起了父亲的遗言,又以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吕不韦、韩非等在逆境中发奋著述来激励自己,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他决心以残躯完成史书的撰写。经过6年的囚禁生活,司马迁在征和元年(前92年)出狱。武帝还是很爱惜司马迁的才能,任命他为中书令。他在监狱里就开始埋头发奋著述,终于完成了前无古人的巨著《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130篇,52万余字。
我国的历史著作分为四大类:一是编年体,按时间记述历史事件,如《春秋》和《资治通鉴》;二是纪传体,如以《史记》为代表的“二十四史”;三是纪事本末体,详细记述历史大事件;四是研究典章制度沿革的《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三通”,后来又出现了“续三通”“清三通”。四大类史学著作皆洋洋大观。其中,司马迁首创的纪传体始终为正史之根本。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高度赞赏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www.daowen.com)
司马迁祠献殿和寝宫(刘玉虎/摄影)
司马迁墓(石春兰/摄影)
司马迁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而且在天文星象方面也极有造诣,对我国的历法贡献极大,《史记·天官书》即展示了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卓越建树。
中国律历起源很早,据史书记载,颛顼时设火正官,帝尧时立“明时正度”的羲和之官,都是以观测天象来确定四时节气,称为“观象授时”。夏朝出现了以北斗斗柄的指向和若干恒星的出没来定时月,商代甲骨文中出现了干支纪时,西周金文中又有以月相的晦朔弦望如“既生霸”“既死霸”结合干支纪时的方式。夏、商、周三代的历法虽有很大进步,但并不精确,连对年的称谓也不相同。据《尔雅》释,尧舜时称年为“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称年为“祀”,到周代才称之为“年”。在汉代以前频繁的政权更迭中,每一次改朝换代、帝王易姓,统治者为了表示是“受命于天”,都要“改正朔,易服色”,如夏代建寅,以孟春之月(即今阴历正月)为岁首;商代建丑,以季冬之月(今阴历十二月)为岁首;周代建子,以仲冬之月(今阴历十一月)为岁首;秦朝时又改用颛顼历建亥,以孟冬之月(今阴历十月)为岁首。如此改来改去,连哪一天过年都不知道了。
到汉武帝时,历法经屡次人为改动,出现了“朔晦月见,弦满望亏”(《汉书·律历志》)的错乱现象,倪宽等大臣商议后,上奏要求制定新历法:“唯陛下发圣德,宣考天地四时之极,则顺阴阳以定大明之制,为万世则。”所以汉武帝在太初元年(前104年)命太史令司马迁总负责,落下闳、邓平等专家重新推算、修订历法,制定了《太初历》,仍以夏历正月为岁首,符合孔子“行夏之时”的理念。所以民间至今仍把农历称为“夏历”。虽说我国在民国初年引进了公元纪年,但夏历从未废弃,至今还影响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和我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确实成了“万世之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