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网络舆情中的特权想象表现与介绍

网络舆情中的特权想象表现与介绍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多起案例来看,舆论对带有某些身份、财富或地位标签的事件具有特别的敏感度,这类事件的舆论爆燃速度快、讨论热度高,同时还伴随着舆论失焦和道德审判现象的舆情特征。“特权想象”本质上是一种针对“无特权人士”的认知偏差,它还容易激发舆论的立场判断,将一切带有相关标签的事件引向对“特权群体”的讨伐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网络舆情中的特权想象表现与介绍

从多起案例来看,舆论对带有某些身份、财富或地位标签的事件具有特别的敏感度,这类事件的舆论爆燃速度快、讨论热度高,同时还伴随着舆论失焦和道德审判现象的舆情特征。

1.舆论失焦。一些舆情事件本身发生在公开场合,在网络的聚光灯下得以迅速发酵,不但“在现场”的网民通过社交媒体积极参与传播,还能引起更多“不在场”网民的转发、评论、再扩散,使得信息来源变得更加繁杂,小道消息具有更多的辐射能力和影响力。网民关注的焦点很快从事件本身转移到对当事人身份、背景、关系等方面的猜测和讨论之上,并由此形成对事实的判断。这种判断,直接影响着接下来舆论对司法程序的信任程度。即便这种事实判断与官方认定有明显差异,一些网民仍然更愿意接受民间信息;而一旦官方结论符合舆论猜测,也会刺激网民为自己“赋权”,继续深追细查事件真相。(www.daowen.com)

2.道德审判。“特权想象”本质上是一种针对“无特权人士”的认知偏差,它还容易激发舆论的立场判断,将一切带有相关标签的事件引向对“特权群体”的讨伐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网民爆料、媒体挖掘不断吸引眼球,加上“吃瓜群众”不负责任的转发,网民的立场判断很容易偏向道德审判,比如豪车女司机总会伴生“情妇”“小三”等桃色联想,嚣张跋扈“耍特权”行为背后肯定有着为官不廉、为富不仁的人性污点。而事实真相的客观性一旦被道德审判掩盖,官方与舆论的互动就会出现断层,即“你说什么我都不信”,因为这一群体的道德观已经“集体崩塌”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