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以来,国际、国内整体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国际方面,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加剧了全球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国内方面,局地性疫情风险持续存在,政法机关需要继续做好应对准备;社会焦虑心理累积,需防范报复社会类恶性事件多发。此外,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启动,还需注意正面宣传过程中引发负面舆情的风险。
1.疫情再发风险持续存在 需继续做好依法防控疫情准备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已经成为2020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此次疫情产生的影响是全球性的,传播环境也是全球性的,带来的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对我国社会生活和经济运行造成的冲击和影响都显而易见。尤其是部分专家指出,新冠肺炎疫情还将在今年秋冬季节迎来第二波。同时,近段时间以来,北京、乌鲁木齐、大连相继出现了区域性疫情,可见今后一段时间,疫情的影响还将持续存在。
在此种情况之下,各地政法机关应当防止因疫情带来的“次生灾害”,必须做好继续“打硬仗、闯难关”应对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依法保障和服务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执法、司法行政职能,开展针对突出问题的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市场主体权益保护,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另一方面,完善政法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网络“智慧政务”建设,释放信息化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巨大效能。一旦出现局域性疫情,各地政法机关能够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击违法犯罪、掌握疫情涉稳动态,对重点区域和社会面整体部署防控。此外,疫情之下,谣言容易满天飞,假新闻大规模出现,政法机关对各类谣言及时辟谣显得尤其重要,不仅要提供事实,还要普及知识,用舆论引导缓解社会情绪,防止出现大面积社会恐慌。
2.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启动 需防范典型案例宣传引发负面舆情
7月8日,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动员会召开,中央政法委决定成立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办公室,统筹组织、整体推动试点工作。全国5个市本级及4个县(市、区)的有关政法单位,2所监狱作为试点单位,于今年7月至10月开展试点工作。随着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些政法系统的顽瘴痼疾可能浮出水面。从舆情发酵来源来看,除了媒体对部分案件的发掘性报道,官方主动的结果性调查通报也会诱发网络舆情。因为调查通报中公布的内容,特别是涉贪污腐败、涉黑恶势力、涉司法不公等细节,具备了舆论热衷的“吸睛点”,可能由此引发更多的舆论讨论,进而成为媒体深度介入报道的着力点,产生“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舆情连带效应。(www.daowen.com)
比如,云南孙小果事件的舆情发端于当地将其作为典型正面案例进行宣传。2019年,中央扫黑除恶第20督导组于4月1日进驻云南,昆明市打掉了孙小果、涂力军等一批涉黑涉恶犯罪团伙。此事经由当地媒体《昆明日报》报道后进入公众视线,网民爆料孙小果的违法犯罪行为,《新京报》立即赶赴当地挖掘案件详情,孙小果“被判死刑却未死”“多次减刑”等离奇经历持续引发舆论公愤,成为一起轰动全国的重大舆情事件。因此,此次教育整顿试点工作中,官方在发布典型案例和阶段性成果时,不但要注重宣传引导效果,也应做好充分的舆情监测和预警工作,尤其须重视当地网民的爆料信息,将相关调查整顿工作做扎实。一旦出现针对政法队伍人员以及司法案件的负面讨论,也需要及时进行回应,表明一查到底、依法严惩的态度,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
3.社会焦虑心理累积 警惕报复社会类事件增加
疫情突发,不仅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部分民众难免会产生恐慌和焦虑等情绪。此外,疫情对就业产生结构性冲击,令当前的就业形势变得严峻,由此也可能引发悲观失望情绪。这些情绪如果疏导不当,还可能造成抑郁、愤怒,导致应对失当和行为失常等后果,其中最危险的情况是产生报复社会的冲动。此前这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多处于无业、负债等生活状态,容易将自身的遭遇归结为社会不公,进而将不满和愤恨情绪发泄到社会中去,借此来引起社会的关注与同情。
此类事件对各地政府部门快速处置和信息发布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及时透明公布信息,防止突发事件中的谣言和恐慌情绪蔓延。同时,官方需引导媒体将报道重点放在政法机关震慑和严惩犯罪上,以此降低其他人仿效作案的可能性。政法机关还需从健全社会调处和防范措施、通畅解决机制等方面入手,疏通诉求表达渠道,加强互助机制,加强社会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消除暴戾之气、摆脱“绝境”,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观察时间:2020.01.01—2020.07.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