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学《游子吟》,感母爱之真切

学《游子吟》,感母爱之真切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单元“日积月累”要学的就是一首古诗——《游子吟》。“游子”是指出门远行的人,“吟”是吟诵、说的意思。《游子吟》是他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想象画面,感悟母爱。板书设计语文园地对比 游子吟凸显情感母爱

1.读题解题。

提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诗更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本单元“日积月累”要学的就是一首古诗——《游子吟》。

(1)读题,读准“吟”,“吟”是前鼻音。

(2)解题。“游子”是指出门远行的人,“吟”是吟诵、说的意思。

2.回顾古诗的学习方法。

预设:借助插图、借助注释、了解背景、想象画面……

3.初读古诗,知诗人。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思考:游子指的是谁?

(2)学生朗读汇报。

提示:生生互评,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节奏、停顿。

(3)齐读古诗。

(4)了解诗人。

提示:“游子”指的是谁?

预设:“游子”指的就是诗人孟郊。

提示:教师出示诗人孟郊的资料,学生自读。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诗人。《游子吟》是他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他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为了考取功名,一展抱负,他不得不离开慈母,漂泊他乡,直到50岁,他才做了溧阳尉。

(5)教师小结:读准故事,了解诗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4.细读古诗,知诗意。

(1)再读古诗,结合注释,思考:游子孟郊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呢?

(2)学生自由读古诗,同桌间说一说。

(3)全班交流。

预设:母亲手拿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她担心儿子很久不能回来,所以一针一线都缝得非常密。

提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同时联系古诗中的字词。

(4)想象画面,感悟母爱

提示:读读这六句诗,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5)学生汇报。(www.daowen.com)

预设:夜深了,微弱的油灯下,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衣服,她的手已不再灵巧,但她缝得非常认真、非常结实……

(6)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评价:从你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

(7)齐读古诗。

5.激发情感,感悟母爱。

(1)走进母亲内心。

提示:母亲一针一线地缝着,她缝的仅仅是一根根丝线吗?

预设:还有母亲对儿子的担心、牵挂、恋恋不舍……

追问:母亲担心的是什么?牵挂的是什么?不舍的又是什么?

小结:一针一线,都饱含了母亲对儿子的爱。(板书:母爱)

(2)走进游子内心。

提示:游子啊游子,你看到这些,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预设②:母亲您辛苦了,儿子长大了一定好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

6.联系生活,感受母爱。

提示:诗人从临行前母亲缝衣的情景中感受到了母爱,在你生活中,母亲的哪些言行举止也让你感受到深深的母爱呢?

预设:每天上学前母亲的叮嘱,生病时母亲着急的神情……

7.配乐朗读诗歌,加深体会。

8.教师小结:《游子吟》中母亲缝补衣服的细节,让我们体会到了母亲对游子深深的母爱。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运用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具体事物或者某个场景和细节,借助想象、朗读等方式,加深了我们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对比  游子吟

凸显情感母爱

【教学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