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联想的规律与机制探析

联想的规律与机制探析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的春节意念与穿新衣、放鞭炮意念相联结。华人的上述联想产生和植根于崇文尚礼的中国社会,是已形成了数千年的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模式塑造的联想。广阔丰富的联想则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

联想的规律与机制探析

1.脑象联结根源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关联性

联想理论最早的阐述者是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他提出了“观念的联想”一词,认为人的“心灵”可以将存在“自然契合性的不同观念连贯起来”。洛克提出了自然契合性的观念,但他不知道上述观念的自然契合性来自相关事物之间本身存在的“有机联结性”。如观察自然气象农民,之所以能将“要吹风”的意念和“要下雨”的意念相联结,在于“起风”与“下雨”体现了自然气象变化的因果必然性,也就是客观事物的内在关联性是人脑联想的基础和前提,由此产生和形成人脑中“吹风引发下雨”的意念联结。

2.生活方式、文化性的联想方式

某些不同“意念”的联结之所以形成,不仅在于意念所赖以产生的事物本身的自然关联性,而且在于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习俗所赋予和塑造的关联性。如身处异国他乡的华人节日意念与返乡合家团聚的意念的联结。儿童的春节意念与穿新衣、放鞭炮意念相联结。华人的上述联想产生和植根于崇文尚礼的中国社会,是已形成了数千年的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模式塑造的联想。(www.daowen.com)

3.艺术性的自由联想

艺术是人类独有的高级精神活动,是立足生活现实的艺术形象思维。广阔丰富的联想则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艺术家不同于记者或历史学家,记者、历史学家的任务主要是记述当前人生真实或历史真实,文学艺术家则要通过形象的艺术概括、艺术联想与艺术遐想等表现手段,进一步发掘真实之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篇,诗人从赤壁滚滚东去的大江,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雄景,引发“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感叹,对当年三国英杰卓越的政治谋划和睿智惊险的军事操作往事的联想,词中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早已成为历史的赤壁之战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描绘了一幅气魄奇雄,意蕴无限的歌颂中国卓越历史人物的至美画卷。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以北国生活描述开篇,通过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古代豪杰的丰功伟业的联想与评颂,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和科学评判结尾,把革命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通过天马行空似的艺术联想和自由想象,勾画出一幅凸显当代中华儿女英雄形象的画卷,堪称书写中国红色革命壮美的艺术鸿章。

可见,文艺创作的联想和自由想象手法的应用,通过对超越时空的事物的引入,完善了作品结构,丰富了作品内涵,实现了艺术美的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