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意识形态参与下的人类情感形成与品质提升

意识形态参与下的人类情感形成与品质提升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本书的论述,动物相互敌视的心理模式之所以形成,正是服务于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的行为模式。动物的行为从属于丛林法则,也就是实行弱肉强食,这是动物为维持生存的本能行为,具有自然的合理性。人类的行为决定于对外物与事的认知。这是一种知性与知识机制参与的投桃报李式人的情感活动。这种意识形态塑造的理性的人类情感,鲜明地体现在历史上古往今来众多英雄人物身上。

意识形态参与下的人类情感形成与品质提升

1.人性社会关系的人格化

初始人类的情感心理,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人性,是善还是恶,是一个学术界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一问题只有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有关动物以及人的心理活动的阐述,才能得到正确解决和科学阐明。

情感、心理活动是动物大脑神经结构的运行方式。只有地球生物自然演化中出现了有发达的脑结构的高级动物以后,才有情感心理活动的出现。低级的、尚未发育出神经组织,特别是脑神经结构的生物,如植物,就不存在情感心理活动,如人们所说的:草木无情。

动物具有情感行为,但动物的情感与文明人类情感行为有本质差别。动物的心理情感方式产生于它们的生存方式。动物除了蚂蚁、蜜蜂、猩猩等群居性动物外,大多独自求食谋生,这种自求生存方式要求动物具有和形成自我关切的基本心理情感模式。生物圈内动物快速增殖与生存资源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动物为谋生而相互竞争。后者表现在肉食动物为争夺食物而相互撕斗,甚至同类相食上。这种达尔文称之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更催生了动物敌视他兽,特别是敌视异类的丛林心理与情感。

人们习常的观念是:将动物激烈的生存竞争行为称为“恶行”,也将动物相互敌视的心理称为“兽性”,视为“罪恶”的东西,这是一种浅薄的世俗观念,是将适合于人类的伦理思维照搬于动物界,用来评判动物的本能的行为。按照本书的论述,动物相互敌视的心理模式之所以形成,正是服务于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的行为模式。基于生物自然演化的理论,动物的行为模式,包括情感行为都是生命体适应特定的自然环境做出的主体反应。动物的行为从属于丛林法则,也就是实行弱肉强食,这是动物为维持生存的本能行为,具有自然的合理性。人们不能以人类的意识形态和善恶观念来评判动物行为,更不能对动物的“暴行”实行“惩处”。

人类的行为决定于对外物与事的认知。氏族共同体中的人,其一,他认识到其他成员和他存在血缘关系;其二,他认识到其他成员是他的劳动和生活的“伙伴”,而不是“敌人”,这种认知使氏族人和睦共处。氏族人不仅在劳动与生活中共处,而且视其他成员为自己的兄弟姐妹,他们具有互相关爱的人类情感。这种人类的情感在社会关系中形成,是一种社会性情感。生存于劳动共同体中的人,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互助互利的社会关系,决定和赋予社会人相互关爱的心理。既然氏族大家庭中,人们在劳动与生活上相助相依、休戚与共,他们彼此间怎么不会自然而然地生出相亲相爱的情感与心理呢?可见,社会共生共济关系和利益纽带是人类相互关爱心产生的制度根源。

2.认知与人的情感塑造(www.daowen.com)

情感是一种精神活动,是外物与事在人脑引发的反映,表现为司情感神经元的运行。人的情感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心智活动,后者要受到人脑对社会存在的认知——知识形成和社会意识形成——的影响,也就是说,有关客观存在的知识与社会意识都是参与人的情感模式形成的因素。就劳动与命运共同体的公有制社会来说,一旦人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人与人相互之间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互助共济的关系,脑海中这种知见的建立,就会使共同体人生起和形成互相关爱的心理和情感。这是一种知性与知识机制参与的投桃报李式人的情感活动。图式如下:

按照以上图式;(1)现实的社会生活是人的精神活动产生的物质基础。(2)人的行为首先决定于人对社会的认知。(3)在认知(知识)机制下产生的情感方式,是影响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

3.意识形态参与人的情感品质的提升

就劳动与命运共同体社会来说,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了他和其他人之间的互助协作关系的知见;在人与人之间相濡共乐的生活实象的启迪下,人们会产生和形成与他人共难同乐的伦理观念和理性认知,并且会在这种理性认知影响和支撑下,进一步产生一种高品质的人际关爱模式:首先关爱他人,关爱集体,然后关爱自己,甚至是完全关爱他人,“毫不利己,完全利人”。这是一种为文明人类所独有的情感心理模式,这意味着生物人向道德人的转化。这种意识形态塑造的理性的人类情感,鲜明地体现在历史上古往今来众多英雄人物身上。

价值观的情感塑造功能图式如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