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类情感方式:社会生活的引导与维护

人类情感方式:社会生活的引导与维护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阐明了人是社会人,人的心理情感品质是社会地形成的,带有精神上层建筑属性,从而是由经济基础性质和社会生产方式的状况决定。类亲和心理正是由此产生,成为维系和巩固动物的共生行为的心理纽带。尽管文学家们用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伦理标尺对凶悍动物的这种“兽性”进行贬斥,称之为“罪恶行为”,但这种“特殊心理素质与行为方式”,是动物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形成的,从而具有自然的合理性。

人类情感方式:社会生活的引导与维护

社会动物具有的类亲和心理,在人类身上表现为人际关切,或简称爱心。人具有的相互关爱心是一种社会心理,它是处在劳动、生活共同体中的人具有的积极心理和精神形态,这种精神品质发挥着匡正人的行为、维护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功能。人的爱心不是天然生成的,它是社会人的精神品质,它产生和植根于人的共同体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如劳动协作、成果共享、生活互助、赡老育幼等社会关系,就是氏族人的相互关爱心理的社会基础。

人的情感是随着原始人类的文明演化而不断丰富和优化的。人是历史地形成的,经历了猿、类人猿到人的演化。初始人类经历了一个由蒙昧、野蛮到文明的发展过程。人的文明发展首先是物质文明的发展,它表现在人的生产力的提升和物质生活资料的充实化,同时是人的文明情感心理的形成,如人的相互关切心的强化,共同体内部人们相互间愈加友善,对儿童与老人的抚爱,等等。考古学家发现了数万年前远古人类葬仪,包括对先祖的单独墓葬和儿童的群葬,表现了远古人的尊老爱幼和惜生重逝的心理形态的形成。

哲学家们长期进行着有关人性“本善”或“本恶”的讨论,这种讨论的方法论和出发点是把人作为一个个孤立的和独自维生的自然人历史唯物主义阐明了人是社会人,人的心理情感品质是社会地形成的,带有精神上层建筑属性,从而是由经济基础性质和社会生产方式的状况决定。这就要求我们从劳动、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其变革来考察人性的变化。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基于这种方法论和历史观,人们不能把原始人的情感、心理特征视为同文明人一个样。我们不能以现代男欢女爱和独生子家庭的情感模式来描绘原始母系氏族下的男女之情与父(母)子之爱。原始人类的生成来自类人猿的进化,这决定了原始人在精神上必然会保留有生物性质或痕迹,就氏族社会来说,氏族内部成员间存在互相关切,但在异族间则是互相敌视,为争夺生活资源频繁发生种族战争和仇杀异类。氏族人宗教祭祀中经常实行杀俘,甚至食俘行为,更是初始人类的性格中的生物兽性的表现。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就记叙了土人暴怒时对亲子进行残害的行为。

小 结

第一,情感心理情感机制是脑神经组织的一种运行方式。具有脑神经结构的动物的心理情感机制之所以形成,在于处在自然竞争、优胜劣汰中的生物为增强自身生存能力的需要。

第二,草食动物实行不同程度群居,共享生活资料。动物的共处、共生行为中表现出一种类亲和心理。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群体共同生活,相互依护,类亲和心理机制有了进一步发展。鸳鸯鸽子、牡禽与牝禽之间保持长期配偶共同生活。许多动物都具有亲和心支撑的护幼行为。母鸡对幼仔的细心哺食,辛勤养护,特别是为保护幼仔而奋起与老鹰搏斗。一些聪慧的犬类更有舍身救主的行为。人们可以在文学著作中读到许多歌颂鸳鸯的“情爱”和犬的“忠义”的动人的故事。(www.daowen.com)

动物的类亲和心态产生于适应动物的共生需要。实行同类群居的动物,共同享用食料,交配生育、繁衍物种。为此,要求建立起同类共处共容的行为方式。如果同类互相敌对,自相残杀,物种就会毁灭。类亲和心理正是由此产生,成为维系和巩固动物的共生行为的心理纽带。动物不仅有类亲和心理,还存在对异类的敌对心理,后者鲜明地表现在动物与它的天敌间的互相凶猛撕斗、相食中,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兽性”。尽管文学家们用适用于人类社会的伦理标尺对凶悍动物的这种“兽性”进行贬斥,称之为“罪恶行为”,但这种“特殊心理素质与行为方式”,是动物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形成的,从而具有自然的合理性。

第三,人际类关爱心理的形成和历史演变。善良人性是在人类的社会生存方式下产生的。人对人的相互关爱作为一种特殊心理精神活动方式,产生和植根于具有共同体性质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中。原始社会成员间共劳、共生、共济、休戚与共的社会关系,成为氏族成员相互关爱的制度基础。

原始人类的劳动共同体处在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中,共同体性质的增强,意味着人的原生动物性的扬弃和类关爱心的增长。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社会由原始公有制社会经过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进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辩证法。阶级社会把原先的共同体社会成员一分为二,一方是占有生产资料从而大量占有无偿劳动的剥削者、统治者。另一方是被剥夺了生产资料,从而被剥夺了劳动成果的劳动者与穷人。阶级社会所固有的对抗性的生产关系决定了阶级社会中,人的“类关切”存在于私有者利益共同体和无产者利益共同体内部,而敌对阶级之间的精神情感行为则表现为怨恨与仇视。特别是在奴隶制社会,奴隶主对奴隶进行非人的人身残害,表现出统治者心理中动物性的一面。即使是当代号称文明世界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享尽荣华富贵的富人们对待贫穷困苦的同胞也是冷漠与无情。在那里,远远不是自由、平等、博爱、“温情脉脉”的欢乐世界。

未来共产主义将废止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人对人的剥削,结束人们在物质利益上的冲突,实现自由劳动者共同体的构建。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过程中,人们休戚与共的崭新人际关系业已产生,并将日益发展,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根本性的变革,它将会带来人的精神情感品质不断提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将成为广大社会成员共同的心态,这意味着人类的善良人性获得更高、更全面、更完善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