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阶级社会的宗教意识形态及其消亡现象分析

阶级社会的宗教意识形态及其消亡现象分析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在阶级社会历史中的任何宗教意识和行为,它并不是“洁白无尘”“超越尘世的”,在本质上它仍然是从属于世俗的利益和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宗教意识产生于人类受自然严重桎梏的原始社会,发展于广大群众受到阶级压迫的中世纪社会,它是物质贫乏与制度桎梏的社会在意识形态上的表现和特征。在上述条件充分具备下,人就无须向天堂寻找幸福,寻求神佑的宗教精神和社会意识将逐渐地淡化和自行消亡。

阶级社会的宗教意识形态及其消亡现象分析

原始宗教是人类精神蒙昧时期将头脑臆造出的神灵当作客观实在的畸化认识,这一精神现象体现出在自然强力桎梏中陷于生活困扰和精神不安的原始人类祈求神佑的心态。在阶级社会里,宗教虚幻观念是建立于对抗性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属于上层建筑,是用来维护占统治地位的私有制生产关系的精神工具。古代罗马奴隶制社会,亚力山大大帝就通过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以政治强制力向大众传播和推广基督、耶稣的博爱精神,以此来麻痹人心,消解奴隶对奴隶主的反抗。中世纪的西欧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罗马教廷不仅统率管理人的精神生活,而且具有重要社会政治、经济职能,成为维护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力量。可见,在阶级社会历史中的任何宗教意识和行为,它并不是“洁白无尘”“超越尘世的”,在本质上它仍然是从属于世俗的利益和为现实政治服务的。

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神灵观与神灵崇拜不过是人类认知发展史中的阶段性现象。宗教意识产生于人类受自然严重桎梏的原始社会,发展于广大群众受到阶级压迫的中世纪社会,它是物质贫乏与制度桎梏的社会在意识形态上的表现和特征。也是科学认识尚未普及和统摄人心条件下,必然会产生和存在的畸化的社会意识。自然科学的一项伟大启蒙功绩,在于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从来不存在超自然的神灵。爱因斯坦在《上帝信件》中说:“对我而言,上帝一词除是人类脆弱的表现和产物,没有更多含义。”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更是阐明,世界历史上为人信奉过的一切神灵都是“人造的”,是一种无现实本体,纯粹由人脑构想出的“虚幻的观念”。而信众对神灵的崇拜,在本质上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和行为。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随着物质生产力高度发展,普遍的富裕化,阶级消亡,人际关系和谐化,也由于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普及,精神文明的提高,人类理性水平将普遍提升。在上述条件充分具备下,人就无须向天堂寻找幸福,寻求神佑的宗教精神和社会意识将逐渐地淡化和自行消亡。

【注释】

[1]参见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5页。

[3]19世纪探险家发现南太平洋群岛上的原始氏族缺乏1、2、3、4等数学观念和计数能力,他们也缺乏时间观念,往往是花两三个月时间来制作一把弓。(www.daowen.com)

[4]“在古希腊部落和拉丁部落中宗教仪式占有突出地位。”(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5]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6]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5页。

[7]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