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语言、人类认知与文字形成的提升

语言、人类认知与文字形成的提升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一方面是依靠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完善,另一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促进。大脑的发育是人类认知能力提高的物质、生理基础。考古专家认定,中国最早的完整的文字是出现于公元5000年前商代的甲骨文。近些年来,中国各地发掘出的文物中均发现有更早的文字萌芽,时间可以推到7000年至1万年前后。文字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进行知识生产和文化精神活动的重要载体和认知工具。

语言、人类认知与文字形成的提升

人类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提升,一方面是依靠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完善,另一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促进。人类学家把地球上现住民的直系祖先,现代人出现的时期规定在50万~60万年前。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指出,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出现迄今约10万年,其中的蒙昧阶段经历了8万年,接着的野蛮阶段经历了25000年,有文字的文明阶段为5000年。[1]

人类的远祖是属于灵长类的类人猿。大约300万年前,树栖的类人猿下到地上,开始直立行走和在地上谋生。类人猿由于手臂获得解放,手由此逐步演变为劳动的人身工具。在劳动中增进了灵巧的人手制造出物质工具。工具使用和创新及劳动方法的完善,加强了人的认知活动,促进了古猿人大脑的发育。

大脑的发育是人类认知能力提高的物质、生理基础。初期原始人经历了以感性认识来反映客观世界的阶段,这一时期人对外在世界的认识,主要通过直觉和联想等直观形式。还不会进行抽象思维和形成明晰的概念,他们也就不能清楚地区别事物和认清不同事物的功能,犹如生活于懵懵懂懂的状态中。我们把这一人类认知史中的最初篇章称为精神蒙昧时期。这时的人还只能算是感性生物人。此后,经过长时期社会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也基于人脑结构和功能的逐步完善,原始人开始发展出抽象思维认知,开始了由感性生物人到知识人的转换。

前面论及,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与语言的产生相伴随。人是社会的动物,最早的人类生活在原始群中。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中密切的交往,要求人们进行思想、感情的沟通和信息交流,这就决定了人的发声逐步节律化,最终则是分节语的出现以及语言的形成。共同的语言成为原始群人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和信息、知识传递的工具,成为协调集体劳动和形成有序的社会生活的精神条件。共同的语言也是人们用来维系氏族归属感、亲情感的重要纽带。语言还促使知识社会化,共同的语言使个人的知识转变为集体享有的知识。语言不仅实现知识传承,还促使知识的交流和传播,使知识由个人的认知行为,转变为社会、集体性的精神生产活动。(www.daowen.com)

进一步说,文字是语言的符号化。文字的形成更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萌芽形式到完整形式的演变和完善过程。考古专家认定,中国最早的完整的文字是出现于公元5000年前商代的甲骨文。近些年来,中国各地发掘出的文物中均发现有更早的文字萌芽,时间可以推到7000年至1万年前后。

文字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进行知识生产和文化精神活动的重要载体和认知工具。文字的产生和应用:(1)体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提高。(2)文字使知识得以跨越地域空间进行交流和传递。(3)文字是保存、储藏知识的工具,它克服了依靠记忆和口头传授、储存知识的局限性,实现了知识和精神财富跨越世代的积累和传承。(4)文字在使知识成为存量的条件下,促进了人的知识生产和精神活动不断扩大和文明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