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物体处在相互共存、彼此关联和相互作用中,物体的运行表现为外来作用下的受体反应。非生命物体的运行通常表现为外来作用引发受体机械式的反应,而且这一反应态完全受物理学、化学规律支配,可以用数学关系式来加以定量描述。这是一种不可选择性的作用→反应方式。如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加温达到100℃(作用)时,导致沸腾(反应);凸镜聚合阳光热度达到燃点(作用)便引起物体燃烧(反应)。一块崖石由山顶滑落到山脚,其滚落路径,也是决定于力学定律,是不可选择或能在中途改变的。非生命自然界是一个万物受物理、化学“铁律”支配,按严格自然秩序运行的领域,在那里不存在作为哲学范畴的“主体”概念,也没有主体行为。
其图式如下:
我们把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规定为自主性,可以称其为主体行为,其表现是:生命体运动的自主启动、行为的自主调节、结构的自主演化。
任何生命体一旦显现于世间,它就是一个具有自主行为的主体。以最高级生命体的人类来说,呱呱坠地的婴儿就会自主吮吸母亲的奶头,这里体现出人的生存和生长活动的自主启动。动物按照自身的生理结构和需求觅食和进食,这里体现了动物行为的自主调节。就植物来说,红豆生南国,云松发崇岭,橘逾淮为枳,体现了植物为适应环境的自主演化。每一棵树、每一枝干、每一叶都有与它所处地域的气温、日照、地势、周边植被等环境相适应的独特生长势态。即使是作为生命始原的海水中的原始菌类,也具有适应环境的自主行为。
生命体的自主性在于它特有的将外部作用(刺激)转化为主体感受的行为机制。
生命体运动,作为一种自主行为,表现为:外部(环境)作用—引发生物体感受—形成受体行为。
图示为:
A2—A2S—B2
在这里,外来刺激(作用)首先表现为生命物体的感受,即A2S;然后是立足于感受的生命体的反应行为,A2S—B2。这一图式中,受体产生两重反应态:(1)在外在环境作用下,形成感受;(2)内生感受外化为受体行为。这里运动的起点仍然是相关联物体A2的启动,但继起的则是外来刺激转化为受体的感受A2S;(3)感受不是终点,运动到A2S并未停止或结束,继之而起的A2S—B2,也就是感受的外化或表现。尽管整个运动其始发力是A2,B2是受体,但由于A2S—B2机制的引入,B2不再是单纯的外力导致的受体,而是已经具有主体反应的性质,我们称它为主体反应。
以上的论述,已经清晰地导向一个哲学命题:生命活动由主体感受(觉)引领。
基于自然哲学的思维,我们把感受规定为外来刺激在生命机体内形成的初始反应,它进一步转化外化为生命体行为。对发育程度不同的生命体来说,感受机制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这里,我们把感受又分为:(1)尚不成熟的感受,即体感;(2)成熟发达的感受,也就是感觉;(3)更高级的感受,也就是知觉。原始生命体是单细胞体,还未发育出专门化的感官,它通过全部躯体来接受外在信息,形成简单而朦胧的“体感”。植物是多细胞组织,也还未分化出感官,它用茎、叶、花感受阳光,开展光合作用,我们说它具有“光感”。某些植物如含羞草与猪笼草能对外来碰触做出反应,我们说它们具有“触感”。一般地说,植物的“感觉”是不成熟的,但可以说它们仍然具有外来刺激做出主体反应的“感受”。
一旦生命体发育出感觉器官和形成了神经系统,有了神经丛覆盖的器官、肢体,生命体就形成了发达的感觉和生物的感觉驱动的行为。其具体机制是:第一步,生命体面对的物与事,表现为外在刺激作用于感官,感官将接受到的信息传递入大脑,形成反映外物个别属性的直观形象,也就是感觉。第二步,感觉进一步带来大脑神经操作,引发和转化为生命体肢体、内脏、器官、腺体的运动,也就是外化为行为。
动物行为都是跟着感觉走。其表现如下:(1)感觉支配动物的生活行为。如饥则食、渴则饮、困则睡、性欲促使交配。可见,感觉驱动了动物的生命活动。(2)感觉取向形成行为模式。感觉取向指的是某物带给主体正面的感觉,引起主体对该物的亲和行为,而负面的感觉则引起主体对该物的排拒行为。
动物的胃肠结构决定了食物癖好。食草会使牛的胃肠产生“正面感受”,形成了牛对草料的食物偏好,牛天然地会为寻求合适口味的草料聚居于水草丰饶的地区,在那里享受自然为它准备好的美餐。可见,“正面感受”引导牛成为草食动物。
感觉还主导牛的饮食行为模式的形成。假设牛维持一日生命需要5000大卡热量,折合10斤草料。牛的饥进食、饱停止进食的生理感觉机制,成为一个自然调节器,驱使牛每日进食10斤草料,满足一日体能的自然需要。牛不会吃得更多,当然,由于不足则饥,牛也不会吃得太少,因为牛需要摄入基本能量来维持生命。可见,感觉自我调节机制促使具有自然合理性的动物行为模式的形成。(www.daowen.com)
生命体因应环境的体性自我完善的主要表现是感官的专业化、多样化。动物适应识别外物光象,即在光照中的物象的需要,产生了视觉感官。适应接收和识别外在声象的需要,产生了听觉感官。适应接收和识别食物味象需要,产生了味觉感官。适应接收和识别外物的气味的需要,产生了嗅觉感官,等等。发达的生命体,如动物发育出一个各司其职的多样化的感官结构,在脑神经操作整合下,各种感觉互相协调、配合,形成综合性感觉。一些动物发育演化出包括视、听、嗅、味、触在内的复杂、高效的感官体系。某些动物的感官功能远远超越人的感官。比如,海鸥和海豚具有海水中辨识方位、路径的能力,蝙蝠能在黑暗的洞穴中识别四周的环境。生物具有的许多神奇的感知机制迄今尚未获得令人信服的阐释。总之,专门化、多样化的感官的发育意味着感知能力的提升,在脑神经结构的感觉操作下,外在信息就得以更充分与更确切地转化为生物体的感觉,并且再转化为有效的顺应与应对环境与外在状况的生物行为。
有关人脑和神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感觉机制的形成,是生物演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人类不仅具有多样专门化的感觉器官,而且发育出发达的和功能无比强大的神经结构。人的一切器官都载有神经系统,它们与大脑神经中枢相联结。人对世界的认知表现为:(1)外界的物与事,作为外在刺激束,通过感官末梢神经,传导到脑结构特定域区,引发脑神经组织运行,形成色、声、视、味、触等多种感觉形象。(2)大脑进行复杂的思维整合,包括记忆库中的感觉的调出,使其与当下感觉相联结,形成综合性感受。(3)人的脑库中不仅有感觉存象,而且有知识存象以及社会意识存象,等等,它们都会被调动出,参与感觉形象的整合,形成对外在世界的复杂的主体感受。这是一种有知性与理性参与的复合感觉,或知觉的形成,它意味着在人身上出现了由动物生理性感觉机制向知性、理性的人类感受机制的转变。
生命体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普通物质体的作用反应机制受自然法则支配,带有确定性,而且可以用精确的数学形式来加以表现。生物体是一个活体,处在不断变动的自然环境中,自身的活动势态、体性以及机体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生物体总是随着外在环境与自身的状况的变化,来调整和重塑感受,因而决定了感受带来的反应方式的变易性。图式如下:
在既定作用束下,生物基于内在感受变化而调整其行为,我们称之为行为选择,后者是主体性的重要内涵。以生物觅食行为为例,你给猫一块鱼骨,饥饿状态下的猫会争先恐后地争食,但已饱食的猫则不为所动,顶多摇摇尾巴。旅游者会看见非洲大草原上金钱豹为觅食而猛袭斑马,饱食的狮子却在林下静观不动。河畔钓鱼客会向你诉说,在同一池塘垂钓,同样的钓饵有时使多条鱼上钩,有时却毫无所获。可见,生命体在外来作用下的感觉充满变数,因此,感觉主导的行为也就具有不确定性,人们事先不能对其做出某种精确的测定。
生命体具有的作用→感受(感觉)→反应机制,其物质生理基础在于生物基因结构的功能。
生命物体的特征在于:(1)“个性鲜明”。在生物界不存在基因组结构100%相同的生物体。即使是属于同一种(类)的生物个体,它们的基因组结构也存在差异,由此决定了同一外来刺激下形成的生物受体反应的差别性。(2)生物基因组结构受环境规制,它会因外在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3)生物作为“活体”,对外来作用的感受迅速而敏捷,导致体性“突变”的发生。
我们可以举三月桃树花开为例。假设某一产桃乡,各个农户在种植培育桃子生产时使用同样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实现了每年春三月桃树花盛开。但有的农家花开早,有的花开迟,有的花繁,有的花稀,个别农家桃树不开花。可见,同样作用束下的受体反应不同。其原因在于受体,即各株桃树的个体差别,确切地说,在于各农家桃树基因组结构的差异性。地球上有上千万个生物物种,它们生存于各自的特定环境中,有着各自的相关物质体圈,形成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外来作用下引致主体反应形式,加之以自然环境、外在生物种活动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着生物受体的反应活动。所以说,如果受自然法则支配的非生命世界的万物运行中体现出一种严整的规律性,那么,有生命物质运行则鲜明地体现出主体能动性质和个体运行方式的差异性,而生物学一般规律也就获得了趋势性的实现形式,生命体的有规律的演化进程也就呈现出突变和偶然行为多发的特征。
小结:
第一,生命体对外部开展的行为表现为:外在事物作为刺激,它引起生物机体产生内在感受,接着是感受外化为主体行为。这是一种从属于主体感受的生命体行为模式。
第二,由原始生物到初级生物,再到高级生物的自然演化进程,表现为由简单的生物的肢体感触→行为模式向动物的感觉→行为模式的提升,进一步出现的是知识和意识形态因素介入的主体感受行为模式的确立。生命体对外界的认知形式的发展,可以用图表示为:
【注释】
[1]谢强、卜文俊:《进化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5页。
[2]马克思、恩格斯把白界黑界视为不断运动、变化的自然历史过程。
[3]更严格地说:人不仅有“意识支配的行为”,而且具有“自我意识”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