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物质体的总合。物质体是分子聚合结构,物体分子的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种分子层级的变化属于量变,它不会影响物体结构的性质。分子层级的变化达到饱和点,就会出现物质体结构的变化,由原物体转变为另一物体,这就是自然物质的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地球上的山体在烈日、暴雨、狂风的消磨下发生石头风化、泥沙流失,是地表体的日常的量变。亿万年间的泥石流失带来山体力学结构变化,在达到极点时,力的再平衡引发一场山体大滑坡和结构重组,这就是地表体的质变。一切自然物质,无论是无生命物质,还是生命物质的发展与变化,都服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而且,这一规律在自然领域表现为精准形式,它能为自然科学家发现并且做出定量、定性的描述。
宇宙自然物质的运动是以连续性和长演化为特征,由此决定了许多自然物质体的量变到质变,采取量变→局部质变→根本质变的具体形式。
第一,量变达到某一节点,发生局部结构的质变,然后,在后续的量变中引发物质体基本结构的变化,即重大质变。其图式是:量变→局部质变→重大(根本)质变。
第二,局部结构往往是多次发生,逐步递进,表现为一个局部质变系列。其图示是:量变→局部质变Ⅰ→局部质变Ⅱ……→重大(根本)质变。(www.daowen.com)
我们寓居的小宇宙的形成就是采取这样的不断的量变→多次局部质变→重大质变的演化路径。更具体地说,大自然在特定时间段、特定区域出现了前宇宙微粒子逐渐聚合,形成若干微粒子堆,此后是微粒子云的形成,这属于局部质变。大约140亿年前粒子云内在能量聚集、增长达到饱和点即“奇点”时,出现了大爆炸和宇宙基本粒子的产生,这是前宇宙物质体的一次重大质变。此后,经过基本粒子多次合成,众多星系和暗物质的递次产生,这又属于局部质变。此后我们寓居的小宇宙结构的形成,则属于重大而根本的质变。作为小宇宙的分子的星系,在时间流中也处在不断的生成和衰灭中,这些星系结构的演化,同样地经历着量变→局部质变→重大质变的路径。就地球的表层地貌结构来说,它经历了多次的局部质变,才形成了今天的五大洲四大洋以及各大陆的高山、丘壑、平原、沙漠、江河组成的地表基本结构。
生命物体的演化也具有以多次局部质变导致重大质变的发展形式。由原始无细胞膜体到单细胞生物,再到多细胞生物,低级动物,有神经组织的高级动物,最终到有发达大脑的人类,体现了生物演化长过程中的一系列局部质变。而就同一物种来说,又存在多个具有体形、体质特点不同的种、属、目、类、系,它们也是经历了一系列局部质变而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