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索系统性与偶然性的关联

探索系统性与偶然性的关联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体地说,导致大系统偶然性的因素是:第一,条件束的规模。来自自然的不确定性,成为与自然相关联事物偶然性发生的重要原因。市场主导的世界经济大系统具有内生的不稳定性,会带来更多风险,从而使经济运行中负面偶然性事件发生概率增大。

探索系统性与偶然性的关联

1.大系统运行中的偶然性

辩证法的思维立足于世界、事物结构的复杂性。自然事物与社会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有如大工厂的机器体系,它包括多个层次、众多部件,轮轴杠杆、工作手。这些内在要素不是随意的杂凑,而是一个有机的组合,各个部件、环节之间处在有机的联系之中。其整体的运动是由各局部环节运动组成。我们把上述复杂的和有机的结构称为大系统。

内在协调性是大系统的本质特征。现代企业管理学,依靠科学管理把专业分工精细的多部门具体作业纳入和变成一个各环节紧密相扣、精准契合、高度协调、有序的大系统。而现代技术生产系统,如核电站、航天器、超音速战斗机、精密制导导弹等的顺利运行,都是立足和依靠大系统各种要素相耦合和各种关系相协调的。

2.宏大系统与偶然性

大系统的运行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偶然性。(1)内生的偶然性。大系统内部条件束数量大,如现代高科技设备,有成十万、百万个零部件。如此数量巨大的零部件束出现个别质量精度不足、部件装置整合中发生纰漏、人力操作控制中出现失误往往是难以避免的。(2)外生的偶然性。大系统外部涉及面大,来自环境的突然变化也可能引发偶然性事件。如气候突变,引发客机撞山;一群不明来源的飞鸟撞入发动机,造成飞行事故。大体地说,导致大系统偶然性的因素是:

第一,条件束的规模。系统规模越大,意味着影响系统运行的条件束的因子越多,实现协调运行难度越大。

第二,条件的不确定性。自然因素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不仅气候具有多变性,地质条件也是不确定的,宇观物质和微细物质也充满不确定性。来自自然的不确定性,成为与自然相关联事物偶然性发生的重要原因。

第三,人的行为的不稳定性。机器体系运行对内在协调的要求与人力操作的不稳定性,是大工业生产固有的矛盾,是工业偶然事故——包括交通偶然事故——出现的内在基础。这一矛盾在当代高科技设备工厂中更加突出,是核泄漏等现代重大生产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当前的机器智能化、管理无人化,很大程度上是为减少和消除大系统中的偶然性而设计和被采用的。

可见,在理论上承认和重视偶然性,这不意味着人们只能听任偶然性的摆布,恰恰相反,承认偶然性,认真研究偶然性事件发生的规律,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大系统各种关系的自主协调,人完全能够做到减低生产生活中偶然发生的概率。

社会是一个更复杂的大系统,深入研究社会大系统作用束的特征,掌握负面作用因子产生的规律,防止与杜绝人为失误,是完善社会治理、保证社会和谐运行的重要条件。

当前人类进入了高知识、技术的时代,也是一个生活高度社会化的时代,各个领域偶然性事件增多和造成的危害增大,要求人们在实践中更加重视并立足科学知识,掌握与顺应客观规律,实现人对社会生活与外部自然的自主协调,大力减少大工业和高科技时代的种种风险,化解和减少物质生产中和社会化生活中的各种负面偶然性事件。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立足于掌握客观规律的“科学认知的实践”,这不仅意味着人对客观必然性的顺应,而且使人获得和实现对进程的自主驾驭和赢得更大自由。

300多年前从西欧肇始,然后在各国开展的市场化和工业化打破了农业经济时代经济的封闭性,铁路海运、航空事业的发展,促使商品、物资、人员跨国流动,20世纪中叶以来,计算机、互联网引发的信息革命,进一步促进了商品、资本、技术、知识的全球流通。就经济运行来说,当代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被纳入世界经济的大系统中,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都要受到国际经济活动势态的影响,任何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又会作用于和影响到国际经济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在当代世界经济大系统形成的大背景下,影响我国经济的外部关联因子增多了。市场主导的世界经济大系统具有内生的不稳定性,会带来更多风险,从而使经济运行中负面偶然性事件发生概率增大。在这种条件下,加强科学研究,形成通晓客观规律的科学认知,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就成为我们防止和减少偶然性,保证经济运行稳定增长的前提条件。

【注释】

[1]冯友兰等:《老子哲学讨论集》,中华书局,1959年,第4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74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74页。

[4]《光明日报》2015年1月29日。(www.daowen.com)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2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3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9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2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45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2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0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0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40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40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43页。

[16]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43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41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41~542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42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4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