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社会事物的物质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社会事物的物质性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该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称为社会的“第一个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构建的用来分析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概念是“物质生产方式”,该著作明确指出物质生产方式概念内涵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前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是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充分阐述了生产活动这一社会存在的物质性论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社会事物的物质性

物质是自然科学的基本范畴,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构建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世界的物质性以及存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中世纪的西欧在思想领域一直牢固地被罗马教廷制造的神学意识统治,神学家致力于宣扬上帝创造世界的神圣教义,教士们向缺食少衣的民众宣示:虔诚礼敬上帝的纯洁的精神生活,将为苦难中的子民带来最大幸福。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17、18世纪的英国和法国,资本主义工业、商业兴起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启动了社会思想领域的大变革。被视为“人学”的启蒙理论,特别是政治经济学逐渐成为显学。新的理论着力宣扬人性解放,论证人的物质欲望满足和对物质财富追求的合理性。

但是在资本主义发展滞后的德国,学术思想仍然受时髦的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支配。即使是那些新起的口称要进行创新历史的新哲学流派,如19世纪30年代德国的青年黑格尔主义者,他们打着哲学革新旗号,实际上却是继续坚持历史唯心主义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5~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集中批判了宣扬“意识、精神决定存在”“绝对思维创造历史”的青年黑格尔唯心主义,深入地探讨和阐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快速发展,进入系统性整理知识和做出理论性概括的阶段。物质是自然科学理论的基础范畴,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的研究对象都是物质的各种存在形式及其结构和运行的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理论贡献则是将物质范畴引入对社会结构和历史发展的分析之中,“物质”就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词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著中就使用了多种冠以“物质”的概念和词组。

第一,确立了“物质生活”概念。该著作中将社会生活分为三层:物质生活、政治生活与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概念相近的词有: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物质生活资料、物质生产资料、物质工具,等等。

在该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称为社会的“第一个需要”。为满足这一需要的活动即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加上用来生产这些产品的生产工具的生产,二者构成物质生产活动,称之为“第一个历史活动”[5]。在这里,可以看见,作者已经提出了物质生产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二,物质生产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构建的用来分析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概念是“物质生产方式”,该著作明确指出物质生产方式概念内涵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前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后者是人与人的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生活的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6]

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辩证思维,要求人们在研究社会生产时不是将其作为鲁滨逊式的孤立的人的生产行为,而是要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引入考察之中,特别要分析与生产力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生产关系的规定性。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分析社会的物质生产时,当然要考察生产力状况,如生产工具、机器设备的水平、劳动者状况,等等,这些要素对物质财富创造至关重要。但是生产关系——包括产品交换、消费、分配的机制——的性质对微观的生产和宏观经济运行,特别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征在于重视对社会生产关系的考察和研究,《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的着眼点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部早期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将社会生产关系规定为一种“物质联系”[7]。(www.daowen.com)

另外,他们还把“交换关系”、“商业”活动也纳入物质生产方式概念之中。

第三,人的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指出,社会的物质生活还包括“生产出另外一些人”,即“人的生产”[8],也就是生儿育女。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充分阐述了生产活动这一社会存在的物质性论题。也就是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人的衣、食、住、生育子女等生活行为都作为物质范畴的内涵,这是一个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的构建,它大大超越与扩大了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内涵。

第四,青年黑格尔派主张宗教、意识、思想是人类社会的起点和决定力量。他们继承黑格尔的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和外化的学说,把制造新的宗教幻想作为历史的动力。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根本是物质生活的生产,社会是以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在此之上有政治、社会活动,以及意识形态生产活动,即“观念上层建筑”的形成。马克思和恩格斯着力阐述只有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产的变革才是推进历史进步的原动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1)观念是社会的人的观念;(2)社会观念产生于“物质生产”,后者是“观念的基础”。他们论证了历史不是如青年黑格尔主义者认定的那样:人们可以通过“理论批判”来创造历史。“要真正地,实际地消灭这些词句,要从人们的意识中消除这些观念,只有靠改变条件,而不是靠理论上的演绎。”[9]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改变人们观念,实现历史变革的力量归结为人的物质生活和物质生产方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抽象行为,而是纯粹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事实,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一事实。”[10]

“德国的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11](重点为引者所加)

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观念、意识,即意识形态作为物质生活过程的升华物,归属于上层建筑概念。这段话中,把“人脑中的模糊的东西”,也就是各种幻想畸化的思维,也作为是植根于物质生产过程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2],明确地阐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