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的自然观既把自然物体视为永远处在发展变动之中,又强调自然物质体的物质本体不灭。
自然物体处在运动中,动则生变,包括:(1)物体的空间位置的变化;(2)体形的变化,如形态、大小、高低的变化;(3)体性表层的变化,如质量、颜色、重量、硬度、热能、磁力、辐射等物理化学“属性”的变化;(4)物体里层结构的运动和变化。如物理学阐述的非生命物体的原子核结构,或更细微的层级结构,如量子、弦等,或生物学阐述的DNA、蛋白质结构等的运行和变化。
16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研究,产生和论述了自然之本是不断变化的物质的理念,这一新理念有力地冲击着中世纪传统意识。但是迄至17、18世纪,西欧人们头脑中的形而上学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一些人提出“物质是会死亡的,而运动是短暂的”的主张[63],认为运动和变动的世界终将回归静止不变。宗教神学大肆煽动人们皈依教廷、求助上帝来结束世界的动乱和赐人以永生。
针对思想意识领域的混乱和迷误,恩格斯在他的一系列有关自然辩证法的论文中,阐述了新的辩证自然观,他指出:除了“一切产生的都要灭亡”以外,还有另外一面,这就是“运动不灭”“物质不灭”[64]。物质的运动形式是互相转化的,这是从各门自然科学研究得出的共同结论。恩格斯说:“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是互相转化的。物体的机械运动可以转化为热,转化为电,转化为磁;热和电都可以转化为化学分解;化学化合又可以反过来产生热和电,而由电作媒介再产生磁;最后,热和电又可以产生物体的机械运动。”[65]物质运动形式的互相转化,采用哲学的话语,就是“自然界中整个运动的统一”[66],或物质体的同一性,也就是各种运动形式的“相通”。(www.daowen.com)
从各种不同物体“运动形式”转化和“相通”出发,热力学进一步提出“能量守恒”概念。热力学论证了各种物质的单位,如克,由于运动、做功,就转化为一定的热力能量,如焦耳。假设煤炭每克的热能存量是x焦耳,煤炭在燃烧中消耗50克,同时产生了50x焦耳的热能,并且转化为做功的机械动能。尽管燃烧后煤炭蕴含的能量消失了50x,但机械运动却获得了50x能量。可见煤炭的能量通过做功,转化形成机械能,煤炭本身热能量等于机械获得的动能。基于这一机制,好几个科学家提出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论题。尤罗·迈尔在1842年提出了能量守恒的原理,焦耳则用实验确定和论证了热功当量的精确值。可见能量守恒这一论题不过是古代哲学家的物质不灭命题的近代实验科学表述。尽管这一科学术语体现了精确数量思维,但毕竟是表层关系的描述。物质不灭的古典话语则包含了物质体性变化与物质本体不灭的辩证法思维,是揭示自然深层关系的更富有智慧性的哲学命题。
恩格斯指出,自然哲学具有对自然科学的指导功能,“现代自然科学必须从哲学那里采纳运动不灭的原理,它没有这个原理就不能继续存在”[67]。恩格斯从物质体的运动变化性和物质本体的不变性的辩证关系上,对这一命题进行了新的阐述,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不灭的原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