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不是孤立地来认识自然对象,而是把自然世界看作是多样物质体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体系。恩格斯指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而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物体,是指所有的物质存在……这些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由此可见,物质没有运动是不可想象的。”[45]
恩格斯在这里把物体的运动,归结为自然界物体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也就是自然世界物质体相关联性。《辩证法》一文中说:“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关于联系的科学。”[46]相互联系表现为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相引相斥,从而表现为运动。反之,如果物体间互不关联,没有相互作用,没有相引相斥,也就不会有物体运动的发生。
1.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两极对立式运动
辩证法把自然界的运动势态和过程视为多种物体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和体现。为进一步弄清自然运动的机制,人们首先要假设和分析一个较简单的自然过程,即体现一对关联物体的相互作用。恩格斯说“一切自然过程都有两个方面,它们建立在至少是两个起着作用的部分的关系上,建立在作用和反作用上”[47]。如地球的绕日公转,体现了两个星体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原子世界中电子绕原子核运行,体现了两个微观物质体的作用与反作用;生物世界中的葵花向阳开运动,体现了日光与植物体二者间的作用与反作用。鹰奋击长空,鱼乐游大渊,这些生命运动形式,也都体现了特定生命体与它相适的环境间的作用与反作用。
可见,正是两个自然物体相联系,二者互相作用,你推我拒,此促彼制,相引相斥,产生了运动;如果二者不发生联系,不形成对立,互不相干,“风、马、牛”不相及,就不会有运动的发生。上述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与交相作用,就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哲学规律。用中国古代哲学学术话语就是:两极对立,一阴一阳谓之道。物体的两极对立产生运动的命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被中国哲学家和古希腊哲学家提出来了。
恩格斯说:“一切运动的基本形式都是接近和分离、收缩和膨胀,——一句话,是吸引和排斥这一古老的两极对立。”[48]在18世纪“康德早已把物质看做吸引和排斥的统一体”[49]。
2.自然物质的广泛联系性与复杂的运动(www.daowen.com)
如果说,两个相关物体间的联系和二者间的对立统一决定物的运动产生和运动势态,那么,在诸物体间复杂的联系下,则有复杂的运动势态的产生。
自然物质体无论是宏大宇宙、星系、星体、地球体,或是生物聚集地、生态圈,等等,它们都处在极其众多的联系之中,而正是这些多方面的联系和各种交错作用与反作用,形成了复杂的运动。我们可以用“网络”一词来概括诸相关联物体间的联系。如果有某一物体撞入一个特定网络中某一线点上,它对网络发生的“作用”,不仅把一个冲击力传递到落点上,产生落点网络反应;而且,由于整个网络结构上力的互相牵动,撞入物体的冲击与牵动力,就会由落点传导和扩散到全部网络,形成整体网络反应。
上述相关物体间的联系,图式如下:
作用一方:A、W、X、Y、Z…
反作用一方:B、D、M、N、O…
上图中B、D、M、N、O等物的反应态中,均有来自A、W、X、Y、Z等物的作用,同时,A、W、X、Y、Z等物的运行态中也有来自B、D、M、N、O等物的反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