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中世纪唯心主义到近代唯物主义的演变

从中世纪唯心主义到近代唯物主义的演变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世纪西欧的主流意识是神学唯心主义,近代唯物主义第一个代表人是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他论述了感觉是可靠的,自然科学以经验为基础。恩格斯说“关于人类的全部知识起源于感性世界”[22]的论点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早期唯物主义,不了解立足于脑神经运行的人类认知机制,他们还不能彻底地摆脱唯心主义,传统意识总是顽强地存在。

从中世纪唯心主义到近代唯物主义的演变

中世纪西欧的主流意识是神学唯心主义,近代唯物主义第一个代表人是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他论述了感觉是可靠的,自然科学以经验为基础。[18]然后是霍布斯,他把培根的学说系统化。

霍布斯论述了全部知识是由感官提供,一切观念起源于感性知识,存在的主观反映是形体。“形体、存在、实体只是同一种实在的不同名称”,这个客观实在即物质,“物质是世界上所发出的一切变化的基础”。[19]

霍布斯认为“概念和观念就不过是现实世界丧失了感性形式的幻影”[20],他把概念视为“幻影”,就是疏离于现实,从而使观念脱离了客观实在。

唯物论的认识把意识、观念作为存在的反映,是先有客观存在,然后有意识形式,存在不仅决定意识,而且规定观念的内涵。恩格斯认为:黑格尔“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的事物和过程的多少抽象的反映,相反地,在他看来,事物及其发展只是世界出现以前已经以某种方式存在着的‘观念的现实化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弄得头足倒置了”[21]

恩格斯说“关于人类的全部知识起源于感性世界”[22]的论点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

当然,霍布斯还不了解人类大脑认知机制。首先是外物投射到人的感官,形成作为感性认识的脑象或始象,进一步通过思维抽象上升为概念。早期唯物主义,不了解立足于脑神经运行的人类认知机制,他们还不能彻底地摆脱唯心主义,传统意识总是顽强地存在。

17世纪以来牛顿力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兴起,18世纪末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和大机器生产的发展,引起了观念的变革,把自然物看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世界的唯物主义观念得到传播。但另一方面,千百年来上帝创世的观念,仍然是西欧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恩格斯说:“大约在本世纪中叶,每个移居英国的有教养的外国人都感到惊奇的,是那种他在当时认为是英国体面的中等阶级的宗教执迷和愚蠢现象。……我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英国几乎所有有教养的人都相信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奇迹……”[23](www.daowen.com)

不仅是在西欧,在任何国家,没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就不能消除人脑中的“宗教执迷和愚蠢现象”,人们就会固守神力创造和支配自然与社会的传统意识,不懂得自然世界与社会从来都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

立足于自然科学的新观念是:世界是可知的,只有尚未知之物,没有不可知之物,也就是不存在康德所说的神秘的“自在之物”[24]

唯物论认识论的出发点是:

第一,存在、现实是“本原的东西”(恩格斯),观念是客观存在的“摹写”。[25]

第二,科学认识要从事实中发现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在发现(这些联系——引者)之后,要尽可能用经验去证明”[26]

第三,不只是要经受个别的“实证”,而且要经得起众多的实证,获得“普遍的”验证。[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