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指标选取对货币政策评估的重要性

指标选取对货币政策评估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宏观波动指标货币政策是否实现了预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判断货币政策效果好坏最重要的标准。从各国的货币政策实践来看,货币政策最重要的目标包括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但是由于痛苦指数的计算过程过于简单,没有考虑到央行对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权重,因此使用这个指标作为衡量货币政策的宏观效果是有问题的。

指标选取对货币政策评估的重要性

(一)宏观波动指标

货币政策是否实现了预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判断货币政策效果好坏最重要的标准。从各国的货币政策实践来看,货币政策最重要的目标包括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以我国为例,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并在此基础之上实现经济增长。因此,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主要是考察物价和经济增长的变动情况。Okun(1970)首先提出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相加起来得到了所谓的“痛苦指数”,用以衡量宏观经济所处的状态,也可以衡量宏观政策的有效性。但是由于痛苦指数的计算过程过于简单,没有考虑到央行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权重,因此使用这个指标作为衡量货币政策的宏观效果是有问题的。另外,虽然我国于1978年就开始公布年度的失业率数据,并于2003年第1季度开始公布季度的失业率数据,但是相比较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调查统计失业率指标,我国公布的一般为城镇登记失业率,不包含农村失业情况[5],因此,在我国考察政策效果使用失业率数据也是存在问题的。

据此,本书将参照公式(7.2)构建的福利损失函数,建立政策效果指数。该模型是目前测算央行社会福利最为常用的函数,本书即采用这个函数。但是不论是类似于公式(7.1)的政策效应函数,还是类似于公式(7.2)的福利损失函数,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确定产出缺口波动占福利损失的比重即λ的取值。

关于权重的设置,Favero和Rovelli(2003)通过对美国1961—1998年宏观经济稳定性与美联储操作的分析,将1961—1979年产出缺口波动占福利损失的比重λ设为0.00153,1980—1998年的比重设为0.00125。Ozlale(2003)通过构造损失函数,运用两步法分析了威廉弥勒保罗沃克尔和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对于产出波动的权重赋值问题,认为权重赋值在0.0021~0.0037之间。Dennis(2006)也考察了美联储在格林斯潘时期对于产出波动权重的设定问题,并将这一权重设为0.00294。王美今和王少林(2013)通过对我国1998—2011年产出和通胀波动的实证分析,将权重设为0.0011。Söderström等(2002)认为目前实证数据显示通货膨胀率的波动水平较低,而产出波动的水平较高,因此应该尽量对产出波动赋予更小的权重。综合以上研究,同时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我们采用王美今和王少林的研究,将产出波动的权重设为0.0011,最终构建了如下的宏观经济波动综合指数(macroeconomic volatility composite index,简写为mvc):

mvc表示宏观经济波动综合指数。产出和通胀波动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好,mvc的取值越小。我们选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表征通货膨胀π,国内生产总值GDP表征产出。对于最优通货膨胀水平(或目标通胀水平),1995年我国开始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具体的物价变动目标,并且一直持续至今,因此1995—2014年的通货膨胀目标数据我们选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关于产出缺口的计算方法,我们参照了Stasavage(2003)的定义:

关于潜在产出yf的计算,我们使用了Hodrick和Prescott(1980)提出的H-P滤波方法[6]剔除实际GDP季节和周期性因素后获得。经过测算,我国2000年第1季度-2014年第4季度宏观经济波动综合指数状况如图7-1所示。

(www.daowen.com)

图7-1 宏观经济波动(mvc)情况图

从图7-1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宏观经济在2003年第1季度-2005年第1季度、2007年第1季度-2009年第1季度、2010年第1季度-2012年第3季度出现三次明显的波动,其他时间波动幅度均较小。

(二)政策透明度指标

目前关于货币政策透明度的评价大概分为以下四种:一是以Fry等(1998)为代表的调查问卷方法;二是以Eijffinger和Geraats(2002)为代表的指标体系方法;三是以Haldane和Read(2000)为代表的市场反应方法;四是以Kia,A.和H.Patron(2004)为代表的动态指数方法。其中前两种方法主要强调货币当局的信息披露,后两种方法主要强调公众对于信息的理解和反应。Blinder(2004)认为根据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定义,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考察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本书以目前广泛使用的E-G指标体系方法和A-H动态指数法为基础,分别评价了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信息披露透明度和公众对信息理解透明度状况,并将两个评价结果进行加权,从而构建了货币政策透明度综合指数(Monetary policy transparency composite index,简写为mpt)。通过建立的评价方法,本书对我国2000年第1季度—2014年第4季度的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如图7-2所示。

图7-2 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综合评价指数

从图7-2中可以发现,我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指数近年来不断上升,尤其是2002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通用系统GDDS和2015年加入数据披露特殊标准SDDS前后,货币政策透明度提升状况较为明显。同时由于受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货币政策透明度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波动。

(三)政策操作指数

在研究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过程中,除了货币政策透明度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货币政策操作变量。为了体现货币政策操作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选取货币供应量数据表征货币政策操作情况,以M2的同比增长率表示货币政策操作指数(m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